【亲子教育】千万别怪孩子不听话,因为TA要到这个年龄才会形成自律意识

发布时间:2024-11-12 19:49

用正确的方法去爱孩子

导语: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从出生后就迈入持续发展的历程,每个个体都时时在发展中,也都有所处阶段应该学习的事物。

因此,当我们谈品德教育时,同样也可以思考这两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孩子道德发展的关键条件——认知发展的阶段,成熟到什么阶段,然后再根据成熟的条件,思考如何创造理想学习的环境与经验,来促成所希望看到的改变。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他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分为三个阶段,从而引出对不同阶段的孩子,父母应该有不同的期许与教育方式。

一、无虑阶段

无律阶段(约5岁以前)的学龄前孩子,在道德判断上常容易受到情绪上或周遭人的影响,也不具备思辨的能力。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兴趣的,或成人认为是好的,就认为是好的。

一般而言,教育无律期孩子的道德价值观,需要多一些的引导与约束。 

null

给父母的建议

1. 明确告知期望:

在此阶段的孩子因为不具备辨别对、错的能力,父母要明确清楚的告诉孩子在某一环境里适当的行为是什么,并要求孩子表现出来。

如:脱下的衣服该放在哪里(整洁),不可随意摘公园的花(公德心)。

2. 父母以身作则:

在孩子没有自主判断的能力下,最易受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影响。

因此父母应将希望孩子养成的品格,在生活里示范给他看。

3. 避免负面影响:

因为孩子无法辨别在生活中哪些是父母想要他们学习的,哪些不是,所以往往对父母的行为照单全收。

因此父母要特别留意日常非语言行为,是否有和对孩子的期望相抵触者,适当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

4. 鼓励行动实践:

一般对有品德的人的认定,是着眼在其道德行为而非道德知识。

因此此阶段的孩子在认知发展上虽尚未成熟,可能不解行动背后的意义,但道德的行动是在任何人生阶段都不该缺席的!

所以还是要在可塑性高的此阶段,指引孩子在适当的时间、地方,做适当的事情。

二、他律阶段

他律阶段(5~10岁)的孩子在道德行为的决定上,往往受到行为之后的结果支配。做完以后结果是好的,就认为是对的;反之,就认为是不对的。

也正是由于逻辑思考能力尚未发展出来,孩子对抽象道德概念的认识并不清楚,并且常常无法坚持下去。

所以,教育他律期孩子的道德价值观时,可善用奖励惩罚、提示因果关系及透过同侪互动,来塑造合宜的行为。

null

给父母的建议

1. 体验因果关系:

因为孩子的行为常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所以父母可善用不同策略,将"鼓励"、"奖赏"与希望塑造的行为做紧密联结;"处罚"、"隔离"等与不当的行为做紧密的联结,带领孩子逐步行动出合乎品德的行为。

如完成作业时给予多一些休闲时间,未完成时剥夺休闲的时间。

2. 激发同侪影响:

同侪往往生活在一起,其影响不容小觑。建议父母在适当的时候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在同侪互动中带入适当的品格议题。

如餐桌礼节、房间整洁、或进退应对的礼貌等(同侪: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

3. 不断重复提醒:

由于此阶段孩子思考能力的限制,意志不坚定,也缺乏自制力,经常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因此需要父母在不同的场景中,持续提醒好的行为,才能逐步产生"学习迁移"的效果。

如在电梯中、社区、路上遇到长辈,均可提醒孩子注意礼貌。

三、自律阶段

在自律阶段(10岁以后)的孩子,对于道德规范已开始有认知上估算与修正的能力,也会选择性地接受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并能从行为的动机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迈入道德规范较成熟之阶段。

因此,教育自律期的孩子则可着重自治,鼓励运用逐渐发展出来的道德推理能力,去探讨行为是否恰当。

null

给父母的建议

1. 讨论价值观念:

有别于在无律阶段的"不知而行",在此阶段的孩子已逐渐发展出抽象的思考能力,可以对道德行为进行思辨讨论。

因此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对话。

通常经过思辨过程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为,亦即"知而后行",在日后面对阻碍挑战时,也会更经得起考验。

2. 提供选择决定:

此阶段孩子的道德行为已不是全由父母告知,因此父母可与孩子讨论各种不同的可能,协助选择和做出决定。

在探索的过程或错误的尝试中,逐步培养孩子反省检讨的能力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未来人生中的道德议题。

3. 寻找生活典范:

在此阶段的孩子,情感上已开始渐渐独立,想要脱离原来对父母的倚赖,但生活里他所认同的人依然对孩子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父母可以协助孩子寻找生活里的典范。在孩子所欣赏的同学、老师,乃至于影视歌星身上去发掘可贵的特质、态度。

如有意无意表扬某同学协助班际竞赛所呈现的负责、热心的态度,称赞某歌星在舞台上出色表现背后的敬业、坚持、热情等态度。

关于不同年龄段怎样教育孩子的建议虽然是就认知发展阶段而提出,但也不必然有绝对的分野。

主要是因为孩子本身发展的迟速有个别差异,而后天和环境互动的经验也有不同。

孕婴指导师寄语:无论如何,孩子在家庭里受到的教导,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都比在学校或社会中所受的多,对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有着更为特别、更为深远的影响。虽然现今社会生活中教养子女有"外包化"的现象,各种学习占满了孩子的时间,但身为父母更应提醒自己在孩子的成长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席,尤其不要让孩子的品德教养输在起跑点。

null

家长们还有孕婴或育儿教育方面的问题或建议,可以加入我们的"孕婴指导师专家指导群"互动哦!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ND

孕婴指导师以科学孕育、指导先行为理念,其服务体系涵盖了备孕、孕期、产褥期、孩子0-6岁的成长以及成长关键期等多个阶段的指导。

长按关注:给你最专业的孕婴指导服务

网址:【亲子教育】千万别怪孩子不听话,因为TA要到这个年龄才会形成自律意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8973

相关内容

亲子教育的心得体会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亲子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八篇)
亲子教育最容易忽略的6个细节,家长们要注意了!
【家庭教育】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10条常识!家长做错了,就耽误孩子了!
亲子教育名言
45条亲子教育法则影响千万家庭,父母们要看看
父母该怎么教育孩子,亲子教育要这样做!
认识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有效倾听,才足以理解孩子
育儿需要“正面管教” 10个小建议让孩子更听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