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半歌》 (生活哲学)
清代学者李密庵《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半半歌》是一部生活哲学,作者是一种多么悠闲从容的生活,没有迷惘,快乐而充实,完全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常常听人说:“我忙得连坐下来看云的闲情都没有了。”日子过得似一张拉满了弓,绷得人无法承受,于是我们身边有人患上了焦虑症,有人出现了“亚健康”。其实,原来生命中点点滴滴的烦恼都与自己的观念脱不开,领悟了生命的极限,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张弓松弛一半呢?人生最重要的事业是要让自己生活得更惬意,其他一切荣誉、致富、产业,充其量只不过是人生的点缀而已。
古人说“盛名多累,隐逸多适”,虽然我们不能像古人一样去“隐逸”,但可以选择一个明媚的天气,去爬一次山,去野外散一次心,听风,听水,看云,看星——回到完全幼稚的时光。愁闷的烟,阴郁的雾,统统挥刀劈开,或者进入一个深山古寺,禅悟一点寂寞的真谛。你的心情也随之“半佛半神仙”了
一个人如果要真的享受人生,人生也尽够他享受的了,只是因为不能真正领悟尘世生活的乐趣,不知道“看破浮生过半”,不懂得“ 半中岁月尽幽闲”,怎悟得了人生苦乐呢?
幸福恰到好处的底线是什么?竟是个耐人寻味的“半”字。
《半半歌》句句含“半”,文笔流畅,语言浅显,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量度,这个量度就是“中”、就是“半”。达不到这个量度就是“不及”,超过这个量度就是“过”,做事做得“不及”或做得太“过”都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时一定要讲究“适度”,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尽可能地做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名利的诱惑时,更要适可而止。这正如法国浪漫主义大诗人雨果所说的那样:“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推上欲念的门闩的人,就是聪明人。”在这一半天一半地之间生活着的人如果能懂得这“半半”的哲理,并能身体力行,那么他就离儒家人生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中庸———不远了。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人生就会免却许多错误、损失和感情、生命的浪费,从而达到随缘自适、快乐无忧的极高境地了。
网址:《半半歌》 (生活哲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183
相关内容
低碳生活三句半2023下半年:过极简生活的18个方法
『生活的禅』智慧的歌
0.8的生活哲学
凡人的生活哲学
京瓷哲学
【刘悦笛、赵强】从“生活美学”到“情本哲学”
生活哲理小故事
生活的小哲学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一半烟火气,一半书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