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电子书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24-11-12 20:15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189 本)#2023 年精读作家(1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大家好!今天共读作家林语堂的第九本作品《生活的艺术》,该书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是一本与你畅谈如何听风戏水、玩石赏月的书,一本关乎生活态度甚至生活智慧的严肃而轻松的哲理散文。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诵读了《归去来兮辞》,还讲解了《圣经》故事,谈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2、精彩段落:①醒觉的人类人类似分成两种人: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另一种是现实主义者,是造成人类进步的两种动力。人性好似泥土,由理想主义浇灌后即变成了柔软可塑的东西,但是使泥土凝结的还是泥土本身,不然我们早就蒸发而化气了。在一切人类活动里,个人的、社会的,或民族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力都互相牵制着,而真正的进步便是由这两种成分的适当混合而促成;所谓适当的混合就是将泥土保持着适宜的柔软可塑的状态,半湿半燥,恰到好处。中国人的幽默、敏感性和现实主义,我给了较高的分数,这大概是我同中国人接触密切、印象生动的缘故吧。中国人的敏感性,无须我细为解释,从中国的散文、诗歌和绘画即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了…… 日本人和德国人在缺乏幽默感的方面,极为相像(一般的印象),然而无论哪一个民族的特性,总不能以 “零” 为代表,甚至中国人的理想主义我也不能以 “零” 来代表它。梦中人说:“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现实主义者回说:“一点也不错,让我们在梦境里尽量过着美满的生活吧。” 但是这里的醒觉者的现实主义是诗人的现实主义,而不是商人的现实主义;那种趾高气扬,欣欣然走上成功之路的年轻进取者的大笑也将失掉,而变为一个手捻长须,低声缓语的老人的大笑。这种梦中人酷爱和平,没有一个人肯为一个梦而拼命斗争。人生的智慧其实就在摒除那种不必要的东西,而把哲学上的问题化到很简单的地步 —— 家庭的享受(夫妻、子、女)、生活的享受、大自然和文化的享受 —— 同时停止其他不相干的科学训练和智识的追求。②人类是一种好奇的、梦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动物。我对人类尊严的信仰,实是在于我相信人类是世上最伟大的放浪者。人类的尊严应和放浪者的理想发生联系,而绝对不应和一个服从纪律、受统驭的兵士的理想发生联系。这样讲起来,放浪者也许是人类中最显赫最伟大的典型,正如兵士也许是人类中最卑劣的典型一样。造物主也许会晓得当他在地球上创造人类时,他是创造了一个放浪者,虽是一个聪明的,然而总还是放浪者。人类放浪的质素,终究是他的最有希望的质素。这个已造成的放浪者,无疑是聪慧的。但他仍是一个很难于约束,很难于处置的青年,他自以为比事实上的他更伟大,更聪慧,依然喜欢胡闹,喜欢顽皮,喜欢一切自由。中国人过着一种比较接近大自然和儿童时代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本能和情感得以自由行动;是一种不太重视智能的生活,敬重肉体也尊崇精神,具有深沉的智慧、轻松的快活和熟悉世故但很孩子气的天真,这些成了一种奇怪的混合物。③中国人的观念中国人对于人类的观念,人类是造物之主,“万物之灵”。在儒家看来,人和天地并列成为 “三灵”。如果以灵魂说为背景,讲起来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或都有神灵依附,风和雷是神灵的本身,每一大山和河流都有神灵统治,可说即是属于这个神灵的;每一种花都有花神,在天上管理季节,看顾它们盛开凋谢。还有一个百花仙子,她的生辰是在二月十二日。每棵柳树、松树、柏树,每一只狐狸或乌龟活了很长的岁月,达到了很高的年龄,就变成精。在这种灵魂说背景之下,人类自然也被视为神灵的具体表现。人类的智能被认为是一种潜力。这种智能即我们所谓 “精神”,这 “精” 字的意义和狐狸精的 “精” 字相同。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英语中和 “精神” 意义最相近的是 Vitality 或 Nervous Energy,这种东西在人生中每天有许多不同的时候,正像潮水那样涨落不定。一个人生下来就有热情、欲望和这种精神,这些在幼年、壮年、老年和死亡各时期中循着不同的路线而流行。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反过来讲,就是少年爱色,壮年好斗,老年嗜财。中国人甚至以为天或上帝也是一个颇为合理近情的人物,他们以为你只要过着合理近情的生活,依着你的良知行事,你就不必再有所怕惧,他们认为良心的安宁是最大的福气,认为一个心地光明磊落的人,连鬼怪也不能侵犯他。所以,只要有一个合理近情的上帝来担任管理那些不合理不近情者的任务,世界便太平无事,诸事顺利了。3、启发思考:人生几乎是像一首诗。它有韵律和拍子,也有生长和腐蚀的内在循环。人生的开始是天真朴实的童年时期,嗣后是粗拙的青春时期,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带着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较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上获得进步,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获得更多的经验;到中年的时候,才稍微减轻活动的紧张,性格也圆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一样,对于人生渐抱一种较宽容、较玩世,也较温和的态度;以后到了老年的时期,内分泌腺减少了它们的活动,假如我们对于老年能有一种真正的哲学观念,照这种观念调和我们的生活形式,那么这个时期在我们看来便是和平、稳定、闲逸和满足的时期;最后生命的火花闪灭,一个人便永远长眠不醒了。

网址:《生活的艺术》电子书在线阅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286

相关内容

《一学就会的收纳整理术》电子书在线阅读
《理财就是理生活》电子书在线阅读
《推拿》电子书在线阅读
《生活中的投资学》电子书在线阅读
《大S的美容秘籍》电子书在线阅读
《投资常识》电子书在线阅读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1500字
《生活美学摄影课:记录生活和旅行的10节摄影课》电子书在线阅读
《日和手帖·生活整理术》电子书在线阅读
《理财就是理生活(手绘版)》电子书在线阅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