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12-28 14:30

'自助之道'论坛,用户分享自我调节心得。 #生活技巧# #心理调节技巧# #心理自助网站#

  [于丹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读后感   光谷二小   高金华   读了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温暖起来,于丹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读后感.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原著精彩语言摘抄:】   于丹《论语》心得 心灵之道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既然死生、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个人无法决定,也无法左右,那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   但保持一颗诚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减少过失,对待他人充分尊重、谦恭有礼,却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做到的.   一个人能做好自己,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会爱敬你如同手足兄弟.   所以,做一个有良好修养的真君子,又何愁没有兄弟呢?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一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这个故事结束了.真的是一朵头花弥补了这个女孩生命中的缺憾吗?其实,弥补缺憾的是她自信心的回归.   而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为“鄙夫”.   鄙夫,意义几乎等同于小人,就是不上台面的鄙陋的人.   这种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   偏偏有一天,子路真的去问老师说:“君子尚勇乎”?君子应不应该崇尚勇敢呢?   孔子对他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意思是说,君子崇尚勇敢并没有错,但这种勇敢是有约制的,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义”.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   我们想想,小偷劫匪穿门打户,甚至越货杀人,你能说他不勇敢吗?但是这种没有道义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那么这个“义”、“道义”又是什么呢?   那是一种内心的约制.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   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做到了约制.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后来苏轼在《留侯论》中也曾经论述过勇敢,他把那种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他说: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   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在苏轼看来,真正的勇者有一种“过人之节”,他们能够忍受像韩信那样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辅佐刘邦决胜千里、扫平天下那样的大业.他不会像平常人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所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做一个有修养的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别人,但当别人没有任何缘由地时常冒犯你,你能做到不怒吗?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这个故事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却整天指责抱怨?他们的生活真的相差那么远吗?   其实就像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则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缘于心态不同,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读后感》.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   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现出来的则是故作姿态,骄矜傲人,因为他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气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闲.   其实,是什么样的武功使茶师取胜呢?就是心灵的勇敢,是那种从容、笃定的气势.   所以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而技巧之外的东西则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   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种坦率和勇敢,那么你可能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愿意把美好的东西告诉你;但是如果你与此相反,那么即使是有教无类的孔子,他也不见得会对牛弹琴.   孔子说过,一个人能够听你讲道理但是你没去跟他讲,就叫“失人”,你就把这个人错过了,不好;相反,假如这个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讲道理,那就叫“失言”,也不好.   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你先天的遗憾,也可以弥补你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你的生命饱满、充盈,让你有一种大欢心,让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让你的每天进行着新鲜的轮回,并且把这些新鲜的养分疏导给他人.   《论语》给我们的,永远是一个人生动态的系统,我们不可以断章取义、不可以僵死地去理解.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当在你的血液中流动起来的时候,你欢欣的态度本身就是我们今人

网址:于丹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读后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2890

相关内容

2022年于丹论语心灵之道读后感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灵之道读后感
于丹心灵之道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心得之二 心灵之道
论语心灵之道观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之二 心灵之道(3)(范文)
论语心得心灵之道
《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
论语心得 02 心灵之道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