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艺术与⽣活的边界——突突画廊的⽣存之道
创新的乐趣在于挑战自我,不断突破创新的边界 #生活乐趣# #创新乐趣# #创新艺术#
⾼端,是⼤部分纽约画廊的代名词。诚然,那些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画廊在代理着世界上最昂贵的艺术作品。藏家们为这些作品⼀掷千⾦,在资本的作⽤下,⾼端,仿佛是这些画廊必备的素养。在此情形之下,⽩盒⼦、开幕⾹槟和重要媒体报道仿佛成为了加持于艺术之下的杠杆,只有当画廊具备提供这些内容的条件,展⽰的艺术作品才能得到青睐。这让⼀些代理和展⽰新兴艺术家的⼩型画廊压⼒倍增,使得他们在资本不够雄厚的情况下,依旧努⼒维持画廊的⽩盒⼦属性,为重要媒体报道买单。同时,为了⽣存,精打细算,不断压低展览成本,并通过增加展览更新频次、增加架上艺术展⽰等⽅式,实现更多作品的展⽰和售卖。这样的⽅法的确让⼀些⼩型画廊脱颖⽽出,但背后的压⼒也是与⽇俱增。在经济萎靡的当下,画廊的经营不容乐观。有些时候,⾼昂的房租甚⾄很容易成为压倒这些画廊的最后⼀根稻草。仅在今年年初,就有多家画廊宣告关闭,其中包括已经有近⼋⼗年历史的蓝筹画廊马乐伯画廊(Marlborough Gallery)和⽀持实验艺术家的双周学院(Fortnight Institute)。
在此情形下,位于布鲁克林的突突画廊(Tutu Gallery)更显的难能可贵,呈现出了和其他⼩型画廊不同的经营态度。突突画廊是⼀个开设在创始⼈何仁杏(April Z)公寓的DIY空间,其⽬标是和有趣的⼈合作,展⽰⾮传统的艺术创作。在公寓⾥开设画廊极⼤的降低了画廊的经营成本,为做更加实验性的展览提供了经济空间。突突画廊不愿刻意追求⾼端的氛围塑造,售卖艺术作品虽然是业务之⼀,但突突画廊不以作品是否容易售卖作为选择艺术家合作的标准,这使得它更加不符合传统意义上商业画廊的定义。
突突画廊既往展览:顾宇琳 (Yulin Gu)和罗莎(Sha Luo)双⼈展《雾⾥看花》(Seal the Fog)现场
突突画廊的建⽴承载着创始⼈何仁杏对于建⽴⼀个多元的、和艺术家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社群的期待。⽽以养在空间内的⿊猫突突(Tutu)命名画廊,也是何仁杏拒绝将画廊主作为空间主体的⼀种表达。突突画廊把需要帮助的艺术家作为画廊服务和合作的主体,为他们提供展览的机会。⽽正是因为创始⼈何仁杏深知远离家乡在纽约奋⽃的艰难,在过去展览中,突突画廊尽可能的把机会留给了具有移民背景的艺术家。⾃2019年突突画廊创⽴以来,已经举办了32个展览,其中⼤部分的艺术家都⾮来⾃于本⼟美国。
突突画廊既往展览:顾宇琳 (Yulin Gu)和罗莎(Sha Luo)双⼈展《雾⾥看花》(Seal the Fog) 现场
在举办展览的过程之中,虽然每个艺术家创作的材料和内容风格都有很⼤区别,但是突突画廊依旧发现了这些移民艺术家创作的⼀些共通之处。由于移民艺术家有着在不同地区和⽂化环境下⽣活的经验,他们对于不同地区的材料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会出现家乡的现成品或材料,亦或者是跨⽂化媒介的使⽤。曾在突突画廊展览的中国艺术家顾宇琳(Yulin Gu),就常把⼉时家中现成的塑料制品作为作品的⼀部分。苍蝇拍、洗菜盆、晾⾐架……这些不起眼的彩⾊塑料在她的作品中,变成了旋转的珍珠喷泉、飘逸的宇宙秋千等玲珑装置。看到顾宇琳的作品,眨眼间,仿佛进⼊了距离现实⽣活很远的梦幻之境,⽽回忆中的童年家乡是她搭建新世界的材料。
⿊猫突突(Tutu)在顾宇琳 (Yulin Gu)作品
《⽔母》(Jellyfish)下
顾宇琳 (Yulin Gu)作品《海洋公园》(OceanPark)
突突画廊对移民艺术家的关注和纽约独特的移民⽂化环境息息相关。纽约承载着世界上最多元的⽂化,其艺术和⽂化⽣态也是随着时代迁移,由来⾃不同⾝份背景的⼈共同建⽴的。早在1926年,胡适和郭秉⽂就和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 保罗·门罗(Paul Monroe)在纽约⼀同建⽴了华美美术馆(China Institute),让中国⽂化更好的在纽约传播,成为纽约多元⽂化的⼀部分。⽽同样在⼆⼗年代,战后的哈莱姆⽂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将优秀的⿊⼈艺术创作者聚集起来,为纽约的⽂化繁荣作出了贡献。这样的例⼦数不胜数,⽆论是著名的⾳乐电影《西区故事》(Westside Story)讲述波多黎各移民⼥孩和美国⽩⼈男孩的爱情悲剧,还是在2020年开始在纽约举⾏的移民艺术家双年展(The Immigrant Artist Biennial),纽约充斥着不同⽂化相互交流的痕迹。如果说傍海的纽约是在将不同⽂化的⽀流都汇聚在⼀起,那突突画廊就是与⼤海相连的⼀⽚⼩⼩湖泊。
突突画廊⾝处的纽约布鲁克林的贝德福德-斯泰弗森特地区,聚集着不同族裔和背景的⼈。从⼋、九⼗年代的开始在此区域居住的⿊⼈,以传统东正教⽅式⽣活的犹太⼈,到为了节约房租成本迁移到这⼀地区的学⽣。在突突画廊附近,每⾛过⼀个街角,都可以看到不同⽂化背景的⼈在此⽣活。⾃2019年建⽴以来,突突画廊也感受着来⾃附近居民的接纳与善意,同时以其独特的包容性,为所有访客提供了⼀个⽂化交流的平台,成为了该街区多元⽂化组成的⼀份⼦。随着突突画廊的名字被更多⼈知晓,更多不同背景的⼈都与其建⽴了深厚友谊。这使突突画廊拥有了⼀个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作为其发展的基础,为将同⼀话题放在不同⽂化中探讨提供了可能性。让鲜为⼈知的⽂化故事,通过在突突画廊的展览变得有迹可循。
突突画廊观众在后院
这⼀特质在突突画廊的展览开幕或者活动⽇就显得尤为明显。
⾛进突突画廊最新由中国策展⼈罗莎(Sha Luo)和韩国策展⼈李承俊(Seung-Jun Lee)联合策展的展览《柔雾》(Gentle Mist)的开幕现场,房间内充斥着不同肤⾊的⼈。虽然⼤家来⾃于不同的⽂化背景,但每个⼈⾝上的放松与⾃在感显⽽易见,这是在纽约曼哈顿的画廊中难以看到的。在放置展览介绍的桌⼦前,⼏⼈席地⽽坐,为的是⽅便其他⼈看到艾⽶丽·卢卡斯(Emily Lucas)的作品《寻找他⼈为我思考》(Looking for Someone to Do My Thinking For Me)。
观众和策展⼈罗莎(Sha Luo)围在艾⽶丽·卢卡斯(Emily Lucas)的作品《寻找他⼈为我思考》(Looking for Someone to Do My Thinking For Me)前交流
在旁边壁炉中的不是炉⽕,⽽是泰·保罗斯基(Ty Pawlowski)的作品《发光》(Luminary)在闪烁着光芒。在厨房的展区中,⼤家⾃然的把⾃⼰带来的酒⽔放⼊冰箱,⽽对⾯沈宇涵(Yuhan Shen)的作品《未命名》(Untitled)正在不断地将凝结空⽓中的⽔分成冰。
左侧:沈宇涵(Yuhan Shen)的作品《未命名》(Untitled)
中间:阿拉·科(Ara Ko)的作品《我的沉浮⼈⽣》(My Vicissitudes of Life)
⾛到后院中,特伦斯·穆利根·Jr(Terence Mulligan Jr)创作的《跟我来,航向天空,追求启蒙之光》(Come with me, sail across the sky toward enlightenment)在空中摇曳,⽽往来的观众就在这风帆之下,围着篝⽕,⾃在的聊天,还能听到偶尔有⼈在屋中弹起了钢琴。在这⾥,每个⼈都像是坐在最好朋友的家⾥⼀样,有⽆尽的、可聊的话题,⽽艺术⾃然⽽然是话题的⼀部分。突突画廊没有将艺术放在神坛之上,反⽽把艺术融⼊进⽇常⽣活,并把这⼀精神传递给了这⾥的每⼀位来客。
观众在特伦斯·穆利根·Jr(Terence Mulligan Jr)作品前
突突画廊不介意⼀些艺术品的快消属性,并认为其简单的特质是符合当代世界需求的,让艺术不再那么⾼不可攀。这也是为什么突突画廊选取的作品,配合其创造的氛围,很⾃然的给予⼈⼀种轻松、快乐和妙趣横⽣的感觉。这⾥的作品不会承载超出作品视觉能量的含义——突突画廊中展⽰的作品可以不是通俗意义上的⾼雅艺术,但只要其中存在着⼀些巧思和灵⽓,突突画廊就乐于给予艺术家展⽰的机会。新兴艺术家,尤其是移民的新兴艺术家,总是⾯临着⽣活上的难题,创作的机会和时间不断被现实⽣活所挤压,中途暂停创作也是常有之事。突突画廊希望能够在这些艺术家还在坚持创作之时,为他们助⼀把⼒,提供当下他们最需要的展览机会。⽽很多艺术家也正是通过和突突画廊的合作,在此后获得了进⼀步的理想实现和商业上的成功。
还在艺术之路上艰难前⾏艺术家们是艺术⾏业的新⽣产⼒。如果所有的画廊和空间都只青睐于容易售卖的作品去展出,对于实验性的内容敬⽽远之,那么⾃杜尚以来的艺术家将更多的媒介引⼊当代艺术领域,到如今是否是⼀种倒退?诚然,画廊如果失去了⼤量营利性的内容,必然会⾯对越来越多的危机。然⽽,如果刻意⽤画廊的资本实⼒来引导艺术创作的媒介与内容,实验性的创作将越来越少,当代艺术创作的活⼒和能量也会随之消退,那么如今的当代艺术又能如何前进呢?
罗莎(Sha Luo)和李承俊(Seung-Jun Lee)联合策展《柔雾》(Gentle Mist)展览现场
画廊的存在在历史上已有三百余年,其形态、服务对象和经营模式也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在互联⽹媒体发达的当下,很多新兴艺术家可以凭借⾃媒体的宣传获得号召⼒和藏家。那么相应的,画廊也应当根据艺术家、藏家以及其他服务主体的需求,调整⾃⾝的经营模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在这⾥,突突画廊可能可以为此贡献⼀个新思路——那就是抛弃⼤画廊制定的模式和规则,在资⾦允许的范围内,为更加固定的社群服务。以这样的⽅式更好的获得艺术家的信任,观众的⽀持。这样即便遇到困难,也有机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持。就如突突画廊在疫情期间,虽然受到打击,但是因为收到了来⾃周边居民和艺术家的很多善意,才得以继续下去。同时,让更多的移民艺术家拥有了⼀个可以抒发⾃我,且不⽤担⼼被批判的地⽅。让更多⼈了解到艺术和⽣活,可以没有边界。(张芷蘅)
关于作者
张芷蘅(Zhiheng Ashely Zhang),策展人,写作者。
毕业于纽约大学、巴塞罗那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现居于纽约和北京。曾在纽约、北京、上海、东京多地的展览中作为策展人和执行策展。曾经合作的机构包括Nicodim Gallery, Accent Sisters, Sojourner Gallery和UCCA Lab等。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网址:破除艺术与⽣活的边界——突突画廊的⽣存之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5964
相关内容
艺术、创作与突破收藏家的“家”长什么样?缦之藏,居无界·优雅启幕
生活可以很艺术:用一生的耐心为古籍“做手术”
艺术画廊:家中艺术展览空间与画廊墙设计
艺术小镇:漫步在周边的艺术画廊与工坊间
艺术社会史研究的突破
西安休闲娱乐新地标,2000m²的沉浸式艺术空间——杌空间
【画廊之夜】庹祖海:画廊连接艺术与生活
波士顿十大艺术画廊
照明设计如何在艺术画廊和展览空间中突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