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鱼类养殖

发布时间:2024-11-12 21:07

  一、鱼苗鱼种

  (一)鱼苗

  人工繁育鲤鱼苗

  1960年5~6月,从石泉县运回鲤鱼卵1400万粒,经柳林鱼种场孵化出苗。1962年11月,洛川县从潼关县港口购回黄河鲤亲鱼148尾,放入黄连河鱼池饲养,于1963年5月孵化出鱼苗30万尾,1964年出苗4.0万尾,1965年出苗2.0万尾。

  家鱼人工孵化

  1974年,富县鱼种场孵化出家鱼苗4.5万尾。1977年6月16~24日,富县鱼种场人工孵化两批鲢鱼。第一批鲢鱼3组6万尾,17日其中一组产卵18万粒,其它两组产卵80万粒,下塘后仅存活25.0万尾。第二批于21日产卵3~4万粒,但因受精差未孵化出鱼苗。

  (二)鱼种

  鱼种场

  延安专区柳林鱼种场,1960年5月建成,水面10亩。1960年6月放进鲤鱼卵1400万粒,孵化出鱼苗,因池漏又入冬,转池后全部冻死。1990年因修建西延铁路,鱼种池土地被征用。

  北教场鱼种场,1961年4月建成,水面8亩。1961年8月接回银川鲤鱼苗饲养,1963年产鱼100公斤。1974年兰宜公路从中经过,废掉南边两池,剩下北面池(1.0亩水面)。1987年干涸填毁。

  黄陵县鱼种场,位于黄陵县城南沮河滩,1973年建成,水面42亩,其中鱼种池13个(水面38.2亩),1974年起投产。1986年,经延安行署批准,将其中6个鱼池填毁作为黄陵县农贸市场。

  富县鱼种场,位于大申号水库坝下,1973年建成,水面49.5亩,其中鱼种池10个,水面29.5亩,亲鱼池4个,水面8亩。1974年起生产鱼种,1996年产鱼种10万尾。

  延安市鱼种场,建在延安市桥儿沟延河古道上,占地297亩,原为延安地区渔场,1972年10月下放给延安市。1975年建成,水面166亩,鱼种池19个。1976年投产,1996年生产鱼种35万尾。

  寒砂石鱼种场,地址在延川县高家屯乡寒砂石水库大坝下,占地50亩。1984年建成,水面32.0亩,1985年投产。1996年,生产鱼种39万尾。

  双河鱼种场,位于志丹县双河乡。1984年底建成,水面35.0亩。1985年投产。1988年生产鱼种103.0万尾。1989年因水源缺水而停产。

  官庄鱼种场,位于黄陵县官庄村,1986年建成,水面128亩,至1996年共生产鱼种60多万尾。

  鱼种池

  黄连河鱼种池,位于洛川县土基乡。1962年10月建成,水面2.0亩。1963~1965年,生产鲤鱼苗36.0万尾。

  白马滩鱼种池,位于延长县交口镇。1985年建成,水面15.0亩。1985~1988年生产鱼种31万尾。1989年,因上游坝垮,无水源而停产。

  韩沟门鱼种池,位于吴旗县吴仓堡乡韩沟门村。1985年建成10个池子,水面8.0亩。当年生产鱼种56.0万尾。1986年生产鱼种52.0万尾。1987年停产。

  黄龙鱼种池,位于黄龙县曹店乡。1986年开工,建鱼种池14.0亩。1988年被洪水冲毁。

  水库配套鱼种池

  王窑水库鱼种池,位于王窑水库大坝下的杨川台上。1972年建成4个鱼池,水面10亩。1985~1986年,扩建鱼池,水面达20.0亩。1996年尚保留3个池水面15.0亩。

  金盆湾水库鱼种池,1972年建成4个鱼池,水面4.0亩,1973~1974年生产鱼种。之后停止使用,到1996年有鱼种池水面6亩。

  尧门河水库鱼种池,1976年由黄龙县建成,3个池,水面4.0亩。1996年有鱼池1个,水面7.5亩。

  石沟水库鱼种池,1984年建成3个池,水面5.0亩,当年投产。1996年有鱼池2个,水面4.5亩。

  石头沟鱼种池,位于洛川槐柏乡石头沟。1986年建成10个鱼池,水面10亩。1988年生产鱼种10.0万尾,1989年生产鱼种11.0万尾。1996年有水面10.6亩。

  柳梢湾水库鱼种池,位于富县柳梢湾水库大坝下。1985~1986年建成鱼池2个,水面10.0亩。1986年生产鱼种5.0万尾,1988年出鱼种1.0万尾,1989年生产鱼种8.0万尾。1996年有鱼种池1个,水面9.0亩。

  郑家河水库鱼种池,1988年建成。1996年有鱼池1个,水面9.5亩。

  二、成鱼生产

  (一)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始于1958年延安县罗家坪。20世纪60年代起,有延安柳林、柳树店、拐峁,富县北教场、任台农场、槐树庄神灵寺,洛川黄连河,宜川南关,黄龙范家卓子、红石崖等地,共有池塘水面50余亩,多为混合放养,以鲢、鳙鱼为主。80年代始,养鱼池塘水面突破千亩。池塘养殖推行吃食性与滤食性鱼类并重,肥料与饵料并重,适当投施化肥,多品种混养,大小规模套养。延安市鱼种场实行机械增氧,平均每亩产鱼170公斤,个别池突破200公斤。黄陵县养鱼重点户刘旺民亩产鱼231公斤;富县养鱼重点户徐连清有10亩水面,亩产鱼近180公斤;延安市李文喜30亩水面成鱼亩产200公斤。全区池塘养鱼产量由1979年1.53吨,亩产5.35公斤,上升到1987年的63.2吨,亩产22.1公斤。80年代,池塘养鱼产量达354.98吨,占养殖总量的30.06%。1996年养鱼池塘面积2430亩,成鱼总产470吨。

  (二)水库养鱼

  水库养鱼始于1959年,富县大申号水库1962年零星捕鱼100公斤,1964年捕鱼1455尾2267公斤,1989年捕鱼32717公斤。安塞县石马科水库水面350亩,1967~1969年共生产成鱼27385公斤。1969年全区水库养鱼产量3333吨。1996年水库养鱼水面162万亩,产成鱼317吨。

  1972年9月,王窑水库大坝竣工蓄水,有养殖水面1000亩,至1980年累计产成鱼206.5吨。1980年后,由于水库进行拉沙,库内蓄水量不稳定而未投放鱼种,成鱼产量逐年减少,1981~1988年成鱼产量共计18吨。1996年,有养鱼水面7995亩,产成鱼30吨。

  (三)水坝养鱼(淤地坝前期水面)

  1958年,延安县万花乡雷水湾水坝投放1寸鱼种3.0万尾,1964年放1.0万尾。1960年,洛川安民沟水坝放武汉混合鱼苗6.0万尾,60年代共产鱼7.26吨。水坝鱼产量,1984年为21.75吨,1996年为52.0吨。

  (四)湫潭养鱼

  洛川县桃坡、元桌和黄陵县侯庄、贾塬湫,水面共340亩。桃坡湫,1958年投放5万尾鱼苗,侯庄湫1959年放进武汉鱼苗15.0万尾,其它两湫1960年放进武汉混合水花鱼苗和银川鲤、鲫鱼苗。桃坡湫于1959年首产成鱼60公斤。1960~1965年,湫潭养鱼产量居于全区养殖产量的首位。1966年产鱼1500公斤。70年代后,管理不善,产量逐年下降。

  (五)渔场养鱼

  富县莲花子联营渔场,地址在富县城关镇莲花子村。1984年建成6个鱼池,水面40.0亩。1985~1996年,生产成鱼2.4万公斤。

  延安市枣园乡渔场,1985年建成6个鱼池,水面45.0亩,1985年投产,1986~1996年生产成鱼4万公斤。

  黄龙县三岔乡农工商联营渔场,1984年建成8个鱼池,水面23.0亩。1985年又建成13个鱼池,水面59.0亩。至1996年累计生产成鱼25865公斤。

  延安市周家湾渔场,位于李家渠镇周家湾村延河古道。1986~1987年施工建设,建成8个鱼池,水面70.0亩。1987年投产,1989年7月16日遭遇水灾,鱼种、成鱼全部损失,至1996年未恢复生产。

网址:第一节 鱼类养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628

相关内容

鱼养水 水养鱼 养出生态鱼新名片
家里养鱼多久换一次水?
发现生长速度最快的鱼:发育17天可繁殖
如何正确养护家庭宠物鱼类
第一次养鱼优秀作文7篇
淡水鱼类的生活习性
池塘养鱼的生态环境条件
养殖甲鱼的全面指南:从选购到饲养的专业技巧
龙吐珠的养殖方法和养殖注意事项
十大适合懒人养的淡水鱼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