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老广回忆!广州“古董”无轨电车馆藏23年重修亮相
收集邮票或古董,成为老年人的一种收藏爱好。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老年人日常乐事#
越秀山镇海楼旁,停放着一台运营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通道孖辫车”,这是广州公交集团电车有限公司于1998年捐赠给广州博物馆的当时广州最后一辆大通道无轨电车。时隔23年,受广州博物馆委托,电车公司车辆修理厂“拯救维修团队”今年再次启动翻修工程。
修复前
修复后
大通道无轨电车的历史留痕
23年的馆藏历史,是大通道无轨电车见证广州交通发展的留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解决“乘车难”问题,广州新增了大通道无轨电车(铰接式电车),由两节用转盘连接起来的车厢组成,头上顶着两条“长辫子”,因此有了“大通道孖辫车”这个别称。
这种曾穿梭于广州骑楼街中的“大通道孖辫车”,成了独特的广州记忆。
自1960年无轨电车通车以来,广州无轨电车的车型发展,经历了购买北京、上海生产的电车,到联合广州客车生产厂家研发生产,再到自主研发、联合厂家生产的阶段。
修复中
而这台大通道无轨电车(101路,自编号D1-126)由上海客车厂生产,此后广州无轨电车进入了联合广州客车生产厂家研发生产,再到自主研发、联合厂家生产的阶段,是广州技术发展的重要见证。
修复前车内情况
时隔23年重新修复再度亮相
为传承和保护广州公交历史文化,2021年11月,在广州博物馆委托下,电车公司车辆修理厂组织“拯救维修团队”对大通道无轨电车进行历史修复。
充满历史感的车辆铭牌
“拯救维修团队”主要针对“古董”无轨电车露天环境下受风雨侵蚀、车内外装饰老化脱落的问题开展历史复原,1:1还原23年前的大通道无轨电车,修复全程耗时4天,顺利完成“古董”无轨电车复原工作。
修复中
“古董”无轨电车的修复,更是对一座城市公交记忆的修复,无轨电车发展至今,广州依然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座拥有无轨电车系统的城市,承载着记录历史的重要使命。二十载馆藏历史,六十年通车历史,成为千年广州不可磨灭的印记。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郑慧梓
【摄影】符超军
【通讯员】姚沐鑫 孔繁梅
【作者】 郑慧梓;符超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网址:唤醒老广回忆!广州“古董”无轨电车馆藏23年重修亮相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00665
相关内容
馆藏23年,广州“古董”无轨电车重修亮相广州“古董”无轨电车馆藏23年重修亮相!
馆藏23年,广州“古董”无轨电车重修亮相!
魏广文:古董钟是贵族文化的载体
广州弘粹修复中心西洋古董瓷器修复
广州西洋古董修复
这辆“古董电车”健康告急,“拯救行动”来了
一汽丰田bZ3C亮相广州车展,董修惠谈“大厂担当”
广州古董修复师
广东古董修复广州弘粹艺术品修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