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案例丨“沉浸式”督导为家庭教育赋能

发布时间:2024-11-12 21:30

石门县永兴街道中心学校副校长 戴美华

案例背景

近二十年来,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多数家庭却不懂得如何教育和培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子女。同时,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现在的父母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很少有时间去考虑家庭教育问题。孩子小的时候就交给了祖父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父母大多双双外出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于是留守儿童居多、家庭教育乏力无助下家庭教育途径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年来,身为督导和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的我,通过“沉浸式”督导调研、融合、实践,为学校家庭教育赋能,收获颇丰。

一、“沉浸式”督导萌发家庭教育现状的思考

10月初的一天早上,像以往一样,我走进启航幼儿园大门随访督导。紧随着身后来了一位一手拎书包、一手抱孩子的家长奶奶,脸上泛着红光,微微喘着粗气,放下“一脸懵”似乎略带不情愿的幼儿。“幺儿,跟老师到教室里去。”看来,这祖孙俩迟到了。远处满面笑容迎接上来的老师很自然接过家长手中书包,“来,宝贝,跟奶奶再见”,然后牵着幼儿向教室走去。我询问身旁的园长得知是中班的幼儿。孩子中班了,奶奶还是抱着来幼儿园的,这种宠溺的方式,园长和老师并没有做过多回应。

很明显,这是一个隔代教育的家庭,奶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溺爱”的教育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也并没有抓住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契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肩负起一个家庭、建设祖国的重任?幼儿园的“无意回避”何来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值得深思堪忧!  

二、“沉浸式”督导搭建家庭教育调研的平台

以上案例只是现今家庭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此次随访督导发现的问题令人深思,如何深层次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并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

机缘巧合,我于10月中旬有幸参加国培计划”(2023)——常德市小学、初中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既有集中培训、实地参观,又有网络课堂,还有学习随时发表的各种感悟、交流心得等,理论联系实际形式多样,收获颇丰,受益良多。

1.追忆带娃经历反思

我的女儿正上大四,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不仅体会到陪伴她幼年、儿童时期成长的幸福,也深深体会到与青春期的女儿沟通的迷惘、无赖与沮丧。

女儿高二时期恋爱,老师“无情”通知家长接回家反省。虽然当时提醒自己“言行不能过激”,保持一点理智,但比我预料的难一百倍,和女儿沟通就没有愉快过,摔门、咆哮、失望……不断上演,愈演愈烈。“你的不听话是我教育的失败”“我只是你和爸爸对外炫耀的资本而已”……我的指责除了加重母女隔阂之外,没有任何效果。“一定要学会多做少说。”这期间,我经常咨询家教成功的家长,但这样的方法并不能解除隔阂、化解矛盾。

高考前两个月,女儿突患肺部“肺大泡”,从保守治疗到手术割除病灶,前后历经一个月。我放下所有工作全身心陪同,“高考”一词成为了“敏感”话题,我不敢劝女儿放下高考来年再战。在几经“忙前忙后且心疼女儿默默流泪煎熬”“院里院外日夜穿梭辛劳尽收女儿眼里”的情景轮番转换,俩母女相依相偎,在日夜陪伴中又回到了从前的和谐。

女儿术后第六天,顶着疼痛,选择回到学校,最后顺利参加高考并考了637分,在父母心中女儿依然是那个懂事、坚强的女孩。为什么女儿到了青春期像变了一个人?为什么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让我们俩母女好好地沟通?最后是什么力量又让女儿坚持高考?

培训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任何孩子的青春期成长都会存在心理发展滞后性,这是共性问题。儿童成长时期一定会暴露问题,哪些是真正问题?哪些是成长过程中所有的孩子都会发生的必然会产生的问题?随着长大,孩子的成长问题逐渐消除,这就是孩子成长秘密之一。作为长期从事教育的家长都感觉当父母不容易,更难以想象成长中的孩子会令多少乏知的家长头疼——家庭教育能力提升亟需指导。

2.学习提升收获颇丰

在此次线上学习中,教育名家的课案例真实、切入心田、令人共鸣、给人解惑。

中国家庭教师教育学会宣教会副秘书长王智勇的《科学教子十九步》《孩子成长的秘密》《教你轻松做父母》让我明白孩子的成长是有“关键期”的,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把握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错过了关键期,就像是农民伯伯种田错过了播种的季节一样,变得颗粒无收或者收成甚少。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白玉萍老师通过分析当前家庭教育形式,以各种与家长沟通的案例,明白“敬”字当头,“爱”字为先的沟通艺术。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向葵老师向我们讲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发展的,如何实施好家庭教育,“我向信息”良好的沟通方式,能有效预防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孔宁老师就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交流,具体的语言何为“绊脚石”,认识到对青春期的孩子说教,单方面要求和命令或者否定孩子的想法,观点、情绪、感受、爱好、兴趣,都是错误的沟通方式。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应该是积极倾听、接受信息、伴随反应,最后“同理心”确认,也就是深度倾听的3R法则。除此以外,还有邢列娅、北大博士生的父亲贾教授等等,他们的课处处透露着成功实施家庭教育的解锁密码。

做一名老师容易,做一名智慧妈妈很难。因为甚少有家长像老师研究学生一样研究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包括我自己。直到现在,我才真正初步懂得孩子成长的秘密,以及家庭教育是有技巧的。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或者我能沉下心来思考教育方式,哪会有那么多的无赖与迷惘?!

3.尝试解决突出问题

解决督导中发现问题的钥匙是深入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践。结合此次研修学习所获与工作实际需要,我决定再次深入了解本地学校家庭教育的现状,精心设计《幼儿园家庭教师问卷调查表》《小学家庭教育问卷调查表》教师版、家长版,为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我在石门城区与乡镇两个不同的地域分别通过“问卷星”投放问卷。问卷调查共收集610份,城区365份,农村245份。在“与幼儿长期居住”一栏中:乡镇(农村)幼儿园幼儿长期与爷爷奶奶居住占52.35%,与爸爸妈妈居住占31.18%;城区幼儿园幼儿长期与爷爷奶奶居住占24.66%,与爸爸妈妈居住占65.48%;在“孩子的现实表现中”一栏中,表现1“没满足时发脾气”乡镇占比71.18%,城区76.99%;表现2“沉迷电视、手机游戏”乡镇占比48.24%,城区30.96%;在“孩子做错事”一栏中,表现1“家长非常气愤、批评甚至打孩子”乡镇占比79.51%,城区79.41%,表现2“先找犯错误的原因,再进行批评教育”表现3乡镇占比23.62%,城区20.13%,“不管不问任其发展”乡镇占0%,城区0.27%。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地域不同监护主体不同。问卷调查中在农村家庭教育的陪伴主体为爷爷奶奶辈,在城区为爸爸妈妈占主角。

幼儿现实表现问题突出。问卷中所呈现的“没满足时发脾气”尤其突出,高达76.99%,“沉迷电视、手机游戏”的现象也很严重,高达48.24%。当前物质生活优越,“421”的家庭模式,家长无条件满足孩子合理、不合理的需求,导致幼儿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突出严重。

家长教育方式缺失明显。“面对孩子做错事,家长采用的是直接简单粗暴的教育处理方式”占比接近80%。家长不允许孩子“犯错”,更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犯错”,无论是隔辈还是年轻的父母,家长的教育水平都亟需提升。

图片

三、“沉浸式”督导助力教庭教育的赋能提质

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走访初步摸清了家庭教育现状,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精心制作了培训讲座PPT。11月28日,开启了送培进校之旅,先后走进督导责任学校永兴街道世代书香幼儿园、永兴街道双溪坪完小,为教师和家长现场支招。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沟通,制定方案,形成合力共识。把通过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数据分析获得的突出家教问题,初步与学校管理者进一步沟通,对当前“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现状与问题形成共识,并结合参加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所获,确定通过培训教师、培训家长等方式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案,获得学校管理者支持,达到能够现场帮助家长解决部分教育难题的目的,提升其家庭教育能力与技巧。

2.培训教师,提高认识,掌握沟通技能。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通过出示“问卷星数据”帮助教师认识:当前的家庭教育问题——“不打不成材,一打分数来”传统的教育方式;“唯分数论”“压力大”导致学生“抑郁”“跳楼”“网恋”等错误教育观点;2035年国家实现现代化国家,2050年进入富强的行业,当前祖国发展需求接班人与人才的培养缺乏目的性等等。然后,指导教师初步了解孩子成长“关键期”,掌握与“溺爱型”“放纵型”“补偿型”“民主型”“粗暴型”“专制型”“冷漠型”教养方式七种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技巧,增强教师的指导信心,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11月底,我携带准备《做一名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先后进入世代书香幼儿园、双溪坪完小多媒体教室培训家庭指导师,“这样的课堂太实用了”“不仅指导家长有用,对自己培养子女也有很大的作用”获得当堂教师的赞赏与认同。

3.家长培训,懂法知教,提升家教能力。借助在2022年11月出台并正式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法规,让家长懂得“依法带娃”有了明确的要求。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落在了社会以及学校相关部门身上,作为首届家庭教育指导骨干教师,我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帮助家长把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角色关,借助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教委副秘书长王智勇和他的团队研究二十多年的成果——孩子的成长秘密,认识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特别是发展关键期,并提升其家庭教育科学育儿能力,做权威性父母或监护人。

例如:《教您轻松做父母》教学设计不仅让家长初步了解孩子的成长秘密,帮助家长明确培养“文明有礼”“有责任心”“能歌善舞”等目标,还现场给家长支招,解决孩子成长问题——“没满足时发脾气”五步走:首先,不手忙脚乱,平静对待孩子发脾气;第二,不急于让孩子停止发脾气,反倒表现出一些正面情绪,告诉孩子发脾气可以让大人休息一会儿,态度一定要温和;第三,明确慢慢告诉孩子不能满足的原因,发脾气也不能得到满足;第四,用另外一件更有意思和吸引力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如果你还继续发脾气,我们可没时间去动物园玩了;第五,孩子停止发脾气之后,给予亲吻等奖励。

面对孩子“沉迷电视、手机游戏”的问题,帮助家长分析沉迷的原因——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太少。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丰富孩子的生活活动转移兴趣点,耐心告诉孩子长期玩手机游戏的害处,做到不玩或者少玩手机游戏给予奖励等。办法总比困难多,指导家长轻松做合格父母,提高其科学育儿能力。

效果与反思:

1.培训结束后,再次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教师与家长的“家校合作”科学育儿能力明显提升,教师能及时指导家长纠正错误的教育方式,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引,家长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积极关注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希望能得到学校的长期指导。

2.督导过程中,采用“沉浸式”调研的方式方法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我深刻感受到:督导干部要带头开展调研督导,既要注重发现问题,更要给力解决问题。只有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终达到调研和督导之目的。

网址:督导案例丨“沉浸式”督导为家庭教育赋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0426

相关内容

学校开展第三期心理咨询个案督导
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典型案例(第二批)
基督徒幸福婚姻生活讲道讲章..:: 青岛市基督教 ::..中国基督教网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分析(通用21篇)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范文
家长们,家庭教育促进法全文来了!倡导这9种教育方法
@家长们,家庭教育促进法全文来了!倡导这9种教育方法→
奇台检察:创新家庭教育指导“3+1=N”模式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叮咚!寒假家庭教育指导小贴士请查收~
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双证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