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曾国藩的家庭教育理念:要勤俭、要谦虚、要仁恕

发布时间:2024-12-30 04:56

勤劳节俭:教育孩子珍惜资源,懂得勤俭持家。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品格教育理念#

曾国藩的一生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坚守并实践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的典型代表,而他在“治国、平天下”方面的政治建树又是以他在“修身、齐家”方面的努力为基础的。曾国藩的家教思想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湖湘文化和良好家风的传承影响。

曾国藩把家训归结为“ 早扫考宝书蔬鱼猪”。早扫,就是早起和扫除;考就是祭祀祖先;宝就是睦邻,要做到邻里之间“患难相顾”;书,指读书明理;蔬、鱼、猪也就是种菜、养鱼、养猪。他把此作为家训的内容之一,教育诸弟子侄,并希望世世代代守之。

曾国藩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订出了“不晚起,勤打扫,好收拾”的戒条,也要求家中子弟皆以“贪睡,晚起”为戒,以“早起,洒扫”互勉。他严格要求子弟,主要是防止子弟们好逸恶劳,染上纨绔习气。

教儿女:不贪婪、不嫉妒,勤俭持家、孝友持家

曾国藩曾言:“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婬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

他在而立之年就决定不给子孙囤钱,而是通过接济亲戚族人来散家财。他写给儿子的家信,占全部家信的四分之一,主要教育儿子读书学习、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以及持家教子等。

在家庭教育上,曾国藩教导儿女勤俭节约,孝顺友好持家。咸丰六年十一月五日,他给长子曾纪泽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师子弟子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又给次子曾纪鸿写信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 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他对女儿也同样严格。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致女儿:“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他还告诉儿女、家眷:“ 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倡导的俭朴、清正廉明的教子特色,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教兄弟: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

中国人讲究,“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重视兄弟之间的和睦相处,其根本一条就是要“团结”。

曾国藩有四个弟弟。曾国潢,为曾国藩大弟,在族中排行第四,曾国藩称其为“四弟”;曾国华,因在族中排行第六,故曾国藩依族谱称其“六弟”。曾国荃,为曾国藩三弟,因在族兄弟中排行第九,故人称“曾老九”。曾国葆,为曾国藩最小的弟弟。

曾国藩认为重要的是孝悌原则。孝是对父母感恩与赡养。悌是指兄弟之间和睦友爱,也就是同辈之间的融洽与和谐。

在曾国藩家书里,他写给弟弟的信最多,可见他对兄弟之间关系的重视。

曾国藩经常在信中教育兄弟,兄弟之间的和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特难。现实社会中,兄弟为了家产,大打出手的事件屡见不鲜,让人寒心。曾国藩之所以做到了兄弟之间相亲相爱,原因其一,他以儒家的规范要求自己,尽“悌”的责任,对兄弟尽心尽力培养。

其二,他事事为兄弟担心,在财力物力上,极尽所能帮助弟弟,用真情实感教化兄弟,无事不可对人言。

其三,曾国藩遇事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属于自己的责任,会及时修正,若是别人他会恳切温和的提出来。

教妻子:树立好榜样,别当“官太太”

曾国藩一生只有一个原配夫人“欧阳氏”,这在当时封建社会里,有权有势的男人大都三妻四妾,而曾国藩却一生娶一个,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可见,曾国藩并不是一个贪图美色之人。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有两封写给夫人的“情书”,劝诫妻子勿要奢靡度日,还是应该勤俭持家,“官太太”的架子不要摆。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说服夫人,用实际行动为儿媳妇树立好榜样。他说“吾夫妇居心行事,各房及子孙皆依为榜样,不可不劳苦,不可不谨慎”。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执手相看两不厌”。 夫妻之间情感和睦,这样的家庭子孙兴旺。

教儿媳:守本份、持孝友,承传曾氏家风

在家族的婚嫁方面,作为父亲,因为事关子女和家族的未来,曾国藩就更上心了。曾国藩素来识人看人一绝,为了给家里的两位儿子选好儿媳妇,曾国藩从三十四岁就开始物色媳妇,操心二十二年的心。

曾国藩挑选儿媳妇首看德行,标准是“勤快、俭朴、孝道、温和”,此后对儿媳妇的教育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展开。后来曾国藩还发明一个词叫“孝友之家”,就是孝顺、友爱、和睦、和谐之家。

曾国藩专挑“孝友之家”的女子做儿媳妇,这来源于他识人看人的阅历,以及他的巨大“野心”。道光二十九年,他在与诸弟书中讲明自己的观点,说家庭兴旺的规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

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修身进德的思想教育

曾国藩非常注意人格修炼,人格修炼对他事业很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 要勤俭、要谦虚、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家庭环境越来越优越,有些家庭对孩子放任自由,好吃懒做,坐享其成,宠惯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之所以曾氏家族子孙很有成就, 从家训中对子孙要求必须进德修身,热爱劳动,养成勤奋的品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有很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2、读书治学的思想教育

曾氏家族提倡半耕半读,非常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曾国藩提出了读书可以变化气质的观点,勉励诸弟及子侄奋发读书,愿他们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有读书癖和很强的求知欲。1834年11月,他中举之后,到京都(北京)去考进士,第二年考进士失败,便回湖南,穷困得很,在经过睢(虽)宁时,向易作梅借了一百块钱。

易作梅以为他有急用,就借给他,谁知曾国藩路过南京,把这笔款子完全买了书。还不够,便把衣服送进质店当,换出钱来买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的读书癖。他认为, 学习是一件十分艰苦而又必须长期坚持的事情,非经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不能成功。他的终生学习理念,在现实中仍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

3、“自概之道”的思想教育

曾国藩的自概之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盈满亏损,极盛至衰的自然法则;二是以史为鉴;三是主张自概。

他认为要想使家族及个人永远持盈保泰,就要自觉地做到自概和先概,若被他人所概,一切后悔就来不及了。要做到自概,第一要廉、谦、劳,第二要求缺概盈。“孙所以汲汲馈赠者,盖有二故。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二则各亲戚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资助,则他日不知何如。”

家庭教育的原则、方法。曾国藩在其家庭教育中贯彻了有关德才统一原则和知行统一原则。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方法,则有多端,比如:远绍祖德、循循善诱、训诲教诫、防患于未然、以身作则、省察自我,等等。

责任编辑:

网址:【春节特辑】曾国藩的家庭教育理念:要勤俭、要谦虚、要仁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04710

相关内容

曾国藩八则家训,教育子女,一生受益!
从曾国藩家书中汲取的三大生活智慧
曾国藩:穷人想成为富人,需悟透节俭的3种妙出,好东西要省着用
中华先贤家风家教故事|曾国藩
家庭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养成勤俭习惯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家书 第五十四篇 致泽儿:居家之道以戒奢侈为要义
勤俭教育,要入脑入心形成自觉
中国人的“家”文化对幸福的意义
《曾国藩家书》: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子孙贫富各有天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