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好的活法:拒绝内耗,拥抱松弛感

发布时间:2024-12-30 20:49

委婉拒绝陌生人的拥抱和亲昵行为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家庭安全技巧# #儿童防拐骗技巧#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瞬之间又是一年。

站在时间的节点上,思绪万千。

想起网上那句引发无数共鸣的话:“如果回忆过去,我会抑郁;如果展望未来,我会焦虑。”

生活中,很多人时刻精神紧绷,把能量过多地消耗在心理摩擦上,错过了许多当下的美好。

此刻,过往的遗憾,已成为历史。未来的未知中,也满载期待。

2024年最好的活法,无非就是做好以下这件事。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想象到最差的结果,整天忧心忡忡;

稍有一点儿闪失就开始自我贬低,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在你心里翻江倒海。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苦恼,并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想得太多。

你的每一次纠结和焦虑,都在损耗着心理能量。越是担心出丑、害怕失去,越是漏洞百出、寸步难行。

其实,很多所谓的人生困境,不过是我们胡思乱想、自我设限的枷锁。

无论生活、工作还是人际交往中,原本就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

不妨尝试用“间歇性冷漠”暂时逃离烦心事,当你无视它的那一刻,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舒畅。

也可以寻找产生心流的方法,比如运动、下棋或者看一部纪录片。

而当你把精力聚焦到事情本身,立即着手行动,烦恼便能自动消退一大半。

作家哈尔订婚后,买刚了新房,结果突遭经济危机,接踵而来的债务压力让他喘不过气。

他整天担忧,对生活充满了消极情绪和无力感,以至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颓废了一段时间后,他意识到这样下去只能让情况越来越糟糕,于是开始利用晨间进行冥想、规划和自我激励。

短短两个月,哈尔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也随之翻了一番。

正如张朝阳所说的:“缓解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什么也不要想,干了再说。”

想得越多,问题就越多。

可当你开始行动时,会发现这些问题都是有答案的,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新的一年,别再折磨自己了。

遇事的时候,不要反复推演,尝试着转变思维方式。

把情绪消耗转化成解决能力,或者向外求助,或者干脆把事儿先放一放。

专注过好当下的每一刻,其他的就让它顺其自然吧。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紧绷感成了当代人的通病,我们的身心如同遭受着酷刑。

工作强度严重超出负荷、因为孩子学习急出心脏病、遇到一点挫折就彻底崩塌......

然而,也有些人,为人处事落落大方,在困难面前从容自如。

好像什么都满不在乎,却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只因他们活得张弛有度。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降低期待,放平心态,结果反而会超出预期值。

就像纪录片《徒手攀岩》中,攀岩者不带任何保护措施,徒手攀上3000英尺高的酋长岩。

他的每个动作都像是跟死神博弈,连一次呼吸,都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但他的状态非常自信洒脱,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健、很享受。

生活中的我们也应当如此,要认真以对,也要有无所谓的态度。

无需用力过猛,只需保持理智清醒,达到心里的平衡与和谐。

在面对压力时,接受不可抗力因素,完成力所能及的部分,事态反而会趋于明朗。

华为有位研究“类脑智能”的博士生,常常在园区咖啡厅里和高校老师、学生以及不同部门的专家喝咖啡。

一年多时间里,他喝了一千多杯咖啡,同时也和产品线联合完成了二十多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你看,有些人看起来很悠闲,实际上是在对抗和妥协之间找到了一种自洽的状态。

在自我奖赏的同时完成自我激励,能够更好地体验生活,快速前行。

《轻松主义》里有句很经典的话:“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放轻松,做到轻而不浮,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

别紧张,学着给自己松绑,凡事不必追求极致,尽力而为就好。

慢下来,做个长期主义者,练就柔韧的心理弹性,比什么都强。

删繁就简,给生活一点留白。

随心赏一朵花,用心做一顿饭,在草地上肆意打个盹,穿上不敢尝试的装扮。

享受当下的美好,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丰盈,拥有足够的力量应接明天的变迁。

冯唐说:“每个厉害的人都有个笃定的核,这样在宇宙间才不易被风吹散。”

这个内核,说的就是稳定的情绪,以及高度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这纷繁的世间,建立生活的秩序感,不轻易被外界干扰,远比马不停蹄的奔跑更有力量。

如何修炼出强大的内核?跟朋友们分享几个小方法。

1.接纳自己

梭罗有句名言:“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

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上限。最重要的是接纳自己,跟现实和解。

承认自己的平庸,理解别人的想法,允许生活的不如意。

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肯定自己,打造自己的专属美好。

2.保持钝感

作家渡边淳在当整形医生时,指导教授总在手术时指责协助的部下。

面对指责,只有一位S前辈不以为然,继续做好手头的工作,近距离掌握教授的医术精髓。

后来,他不仅成了出色的外科医生,还当上了院长。

面对压力,反应迟钝些,做个深呼吸,给大脑思考的时间,也给负面情绪驱散的时间。

保持自己的步调,必将赢得生活的主导权。

3.合理规划

你是不是整天像被驱赶着前行?看视频靠倍速、吃饭狼吞虎咽、睡眠时间一压再压。

却不知,合理规划才能进退自如。

网友@雷鸣作为金牌销售,他的设计图几乎无可挑剔。

他接到订单从不急于动手,而是先用30%的时间跟客户沟通,再用50%的时间设计,最后用剩下20%的时间来修改。

将目标分步拆解并逐一落实,不仅能减缓紧迫感,还能提高精准度。

4.行动起来

精神内耗的本质,就是想得多,做得少。而松弛感的底气,来源于内在的定力和实力。

凡事先干起来,就能解决80%的问题。

认准目标和方向,在行动中不断优化调整。

想减肥、想提升学历、 想晋升晋级……先行动起来。

敢于做最坏的打算,也要做最全的准备,剩下的就交给全力以赴后的随遇而安。

很喜欢毕淑敏的一句话:“一个人将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状态,才能变成一缕柔纱,与千疮百孔的世界温暖相拥。”

人生在世,谁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

停止内耗,别再和自己较劲,放下强撑的面子,放下无谓的追求。

多爱自己一点,倾听内心的声音,把心态调成松弛模式。

修炼稳定的内核,慢火细熬,不慌不忙,在安静中笃定坚强。

作者 | 徐小栩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原标题:《2024最好的活法:拒绝内耗,拥抱松弛感》

阅读原文

网址:2024最好的活法:拒绝内耗,拥抱松弛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09422

相关内容

拒绝精神内耗 拥抱充实人生
【心理】小贴士:如何拥有“松弛感”的自信
职场生存法则:守住边界,拒绝内耗
被这一届网友的松弛感圈粉了:上个班而已,别太较真
美绮软装|打造一个松弛感的家,告别“班味”,拥抱惬意生活
孩子松弛感的秘密:如何轻松培养内心平和的孩子?
6个假期社交Tips,拒绝无效内耗!
人民日报推荐:养成松弛感的9个方法
如何拒绝焦虑内耗?9个好习惯让父母轻松带娃!
回归松弛感丨心理学自助小方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