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 11:38:41 1点赞 32收藏 0评论
对于初学者来说,增肌训练应该从基础且效果显著的动作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减少受伤风险,同时确保训练的持续性和效果。被广泛推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几种训练:
基础力量训练:
深蹲、硬拉和卧推等复合动作是很好的入门练习,它们能够同时锻炼多个肌肉群,提高整体力量。
自重训练:
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和下蹲等自重训练动作不需要任何设备,可以在家中进行,适合初学者逐步建立力量基础。
使用固定器械的训练:
健身房中的固定器械通常对初学者更友好,因为它们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减少了平衡控制的难度,同时可以针对性地锻炼特定肌肉群。
拉伸和柔韧性训练:
定期进行拉伸可以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减少受伤风险,适合初学者在力量训练后进行。
结合奥赛5冠王Chirs Bumstead所认为的最棒的10种增肌动作,我给出我认为的对于新手效果最好的10个动作:
深蹲:深蹲是锻炼下半身肌肉的王牌动作,主要针对股四头肌、臀大肌和腘绳肌。Chris Bumstead也特别推荐深蹲,认为它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的同时也能发展核心肌肉群。在刚开始接触这个动作时,可以先从自重深蹲开始训练,再慢慢尝试负重。也不需要过度追求一些教练口中的“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但是如果动作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了膝盖的疼痛,应立刻改进动作。一些模仿深蹲行程的固定器械动作(有重量压在肩膀,需要你蹲下去的动作,比如:史密斯深蹲、哈克深蹲、犀牛深蹲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替自由重量深蹲。但是我个人认为最棒的,最能全方位发展下肢肌肉群的,同时也是最痛苦,风险最大的,依旧是自由重量深蹲。这边我也给出一些小白应该注意的事项:
正确姿势: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站立,脚尖朝前(或微微往外)。臀部像坐椅子一样往下坐(注意不要屁股眨眼),同时手臂向前,在胸口位置阖起。注意事项:膝盖不要内扣,重心平均在双脚间。保持脚掌完全着地,避免脚跟离地或足弓塌陷。



硬拉:硬拉是一种全身性的复合动作,能够锻炼到背部、腿部和手臂的肌肉,对于提高整体力量和肌肉体积非常有效。硬拉作为三大项(深蹲、硬拉、卧推)中的一员,也是一个对全身肌肉协调性比较有要求的一个动作。我个人最推崇的就是自由重量硬拉,而且我认为这是帮助新手快速进步的动作之一,它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深蹲。而结合这些年的训练,我认为对于新手来说,最大的三个坎是:
髋关节活动性不足(或踝关节受限):在动作起始位置是,无法在抓住地上的杠铃的同时绷紧背部以及挺直腰部。
背部肌肉无力:背部应该是全程保持紧绷,并且手臂需要加紧背部,否则很有可能腰部会过分代偿,从而导致受伤。
核心肌群无力(腰部代偿):腰部是不可以反弓的,不然大重量训练会直接让你腰部报废。



卧推:卧推主要针对胸部肌肉,同时也能锻炼到肩部和三头肌。Chris Bumstead的训练方案中包含了平板杠铃卧推和斜板哑铃卧推,这些都是锻炼胸部肌肉的有效动作。现在已经有了许多针对胸部肌肉的固定器械,比如杠铃卧推机、坐姿(上斜,下斜)推胸机、蝴蝶
机等等,但是对于新手最棒的增肌动作是自由重量的杠铃卧推,当然,作为三大项的一员,它的危险系数也是相当的高,完美诠释了高风险高回报。正确姿势:躺在卧推板上,双脚着地,宽度略宽于肩膀。夹紧双臀并让双肩和臀部紧靠卧推板。握住杠铃,间隔略宽于肩膀。
注意事项:下背微弯保持脊椎的自然曲度,杠铃下放至底端时约于胸线或稍低于胸线的位置。在下放杠铃的过程中收紧肩胛骨。


引体向上:引体向上是锻炼背部和手臂肌肉的经典动作,尤其是背阔肌,对于增加上肢力量和肌肉体积非常有帮助。我认为这是背部训练最棒的动作,因为它可以刺激到几乎整个背部。如果刚开始做不了自重的引体向上,强烈推荐引体向上辅助机(如下图,有些健身房没有这个器械)。如果没有机器,也可以使用弹力带辅助。如果很排斥引体向上,也可以用高位下拉代替。

肩推:肩推能够锻炼肩部肌肉,特别是三角肌,对于增加肩部的宽度和力量非常有效。个人认为哑铃肩推比杠铃(或史密斯)肩推更好,可以同时兼顾核心肌群,但安全起见,小白可以先使用器械肩推或者史密斯机肩推。
俯身杠铃划船:这个动作主要锻炼背部肌肉,尤其是背阔肌,同时也能锻炼到腘绳肌和臀肌。这也是背部训练王牌动作,但是对于下背核心要求很高,建议小白可以在熟练掌握硬拉之后尝试这个动作。
俯卧撑:俯卧撑是一种无器械的全身运动,主要锻炼胸部、肩部和三头肌,适合新手在家进行训练。
卷腹:卷腹是锻炼腹部肌肉的有效动作,有助于增强核心力量。
平板支撑:平板支撑是一种静态的核心训练动作,能够有效锻炼到腹部、背部和臀部的肌肉。平板支撑对于增肌没有太大帮助,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稳定核心,进而帮助更好的完成复合型动作。
屈髋:屈髋动作主要锻炼下背部和臀部肌肉,有助于提高腰部力量和稳定性。同时它也可以帮助训练髋部的活动性,帮助更好的进行深蹲、硬拉、划船等动作。
每个人的身体构造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最适合自己的行程轨迹有可能和我说的会有些不同,请以自身的身体感觉为判断的基础,不要盲目上大重量,在确保自己动作正确,重量吃到正确的肌肉群的情况下慢慢上重量。
祝各位吴彦祖越练越大!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