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种理想生活里,都有一个理想厨房— 中国进取精英“理想厨房”调查报告
在现代家庭的空间中,厨房的多元化功能正在被唤醒。
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另一种新的“科学”—家务经济。英国的发明家在研发完各种更具效率的工厂和工业流程后,开始注意到厨房中几百年来都没有变过的烹饪习惯和设备。那是厨电革命的伊始。
在两百多年的迭代中,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食材和烹饪需求,新的厨电也应运而生。但这些都不是推动厨电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将记忆拉回到2000年之前,彼时燃气灶刚开始进驻千家万户,诸如吸油烟机等厨电的产品形态也趋近于成熟,但厨房仍旧是一片私密且边缘的场所,在家中占据极小的空间,人们对它认知的关键词只有“烹饪”。
当下,现代人的家庭,比起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温暖也更为舒适。房屋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返璞归真”的现象。比如,外卖并没有摧毁进取精英厨房中的锅碗瓢盆,他们也没有忙得没有时间下厨。真实情况是,他们很乐于做饭,把时间花在厨房上,也促使他们使用更多智能、美观且具备品质的厨电。
驱动核心来源于消费者的改变。这种转变在中国进取精英阶层的家庭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这也是我们和西门子家电一同发起此次“理想厨房调查”的原因。我们总共回收了3423份有效问卷,受访者来自十多个不同行业,覆盖了不同城市层级。我们也深度采访了4位进取精英,以深入了解什么是这个群体的理想厨房。
对这群生活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他们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通过打拼,拥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也反向推动他们投入到追求更高生活品质和理想生活的潮流中。但光鲜的另一面,他们也需要承担巨大的生活压力。
装修精致、拥有众多智能厨电的现代化厨房成为一个让他们暂时忘却烦恼、体验理想生活的场所。因此,他们对厨房的依赖性在逐渐增强。
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有65.68%的进取精英每周下厨的频率在3至7次,60.89%的人每次会在厨房花1至2个小时,烹饪美食。
在进取精英的探索中,厨房的意义变得丰富起来。厨房可以是他们业余独处的个性空间,也可以是迸发灵感、挥洒创意的场所,抑或是一片与朋友社交互动、亲子之间增进情感以及体验智能生活的区域。
再进一步延伸,进取精英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也因为厨房的迭代和厨电的积极革命在不断向理想生活靠拢。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我们将要向大家展现中国社会中的进取精英们如何理解自己的厨房,通过他们既有的厨房形态、使用厨房的习惯以及理想厨房的样子等多个细分维度来解读。
#张宇/32岁/媒体行业/上海#
厨房是排解压力的个性空间,是追逐新技术的智能空间,也是迸发新菜品灵感的创意空间。
过了三十而立之年,张宇愈发注重提升自制力。他选择的方式是坚持烹饪美食与健身减脂并行,“理想生活中,希望自己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不油腻,而是成为一个更加有趣且自律的人。”
因此,他在装修新家时,厨房成为重点操盘的场所。
为了扩大厨房面积,他将屋子朝北的阳台、餐厅和厨房全部打通。但因为承重墙的限制,他无法拥有一间完全开放式的厨房。为了弥补中岛缺失的遗憾,他定制了一整条操作台面和水池。原有厨房用来放置电磁灶、烤箱、冰箱等厨房电器,连成L型。因为个子高,出于操作起来的顺手性,他还将操作台的高度考虑到定制化的范畴中。
在第一次添置厨电时,他一次性将西门子家电的一系列厨电都搬进厨房,包括电磁灶、吸油烟机、嵌入式蒸箱、嵌入式烤箱和冰箱。
西门子家电首先吸引他的部分在于产品颜值,“看上去简洁大气,不花哨,最重要的是,产品外观和厨房深色色调整体非常契合”,其次,在功能设计上,这套厨电智能化程度较高,操作起来非常简便。
张宇称自己是一位技术控,他希望在每天由自己掌勺的厨房空间中营造出一种智能化氛围,体验更多的先进技术,“传统的厨电已经用过,不再有新鲜感,如果增加更多的功能,才会吸引我的注意。”
他用西门子电磁灶举例。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对电磁灶的火力是否能达到中餐烹饪要求持怀疑态度,但体验过西门子电磁灶后,他发现只要使用“爆炒”档,就完全能胜任中餐旺火爆炒的需求。
智能厨电也给张宇的烹饪过程带来了质的变化,最大一点在于效率的提升。西门子家电的烤箱、蒸箱或是电磁灶都能同时发挥功用,极大地节约了烹饪时间;其次,智能厨电只要设置好最佳烹饪时间,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厨艺的缺陷。
当张宇在厨房中独处排压、体验智能化生活的同时,也非常享受待在厨房中研发菜品的时刻。
为了精进厨艺,张宇购买了许多与食谱相关的书籍,将书中教授的办法作为参考或自由发挥。“如果我想好要创作一件事,是不希望被别人打扰的。”当然,张宇也会遭遇灵感枯竭的时候,这时他会通过跑步和踢球来缓解。
而现在的厨房还不是张宇的理想厨房,他希望空间能再大些、最好有一个大大的中岛。因为在他描绘的理想生活中,还有一副与妻子一起烹饪,彼此碰撞激发灵感的画面,“厨房应该是一个有人气的地方,以后还希望能和孩子一起下厨,应该是件很有幸福感的事。”
#咻咻/90后/自媒体人/昆山#
厨房是保持对美食新鲜感的创意空间,也是和朋友聚会的社交空间。
3年前,咻咻辞去了设计师的职业。她日常喜欢研究与制作各种料理,出于对美食的兴趣,决定开一个名为“美食设计师咻咻”的公号,与大家分享烹饪心得。
一年半前,咻咻婚后拥有了自己的新家。鉴于厨房已经成为咻咻的工作室,她前后耗时一年多才完成装修。现在的厨房,面积接近40平方米,中岛将厨房分割成中厨和西厨两个部分。
这并非开发商规划的房型。咻咻拿到房型时,“就明确知道,这个厨房没有办法够我使用。”
咻咻开始了一番对厨房“大动干戈”的改造。她找来装修工,敲掉厨房和餐厅中的墙面,将餐厅规划到西厨区,原来的厨房作为中厨区,“看上去比较通透”,她说。
对于喜欢倒腾各种料理的咻咻来说,完备的厨房电器不可或缺,她的宗旨是,“将能配的家电都配进去”。如果现在到咻咻家厨房参观,你会发现从烤箱、蒸箱、洗碗机、榨汁机到垃圾处理器一应俱全。
一个多月前,咻咻刚搬进新家。为了保持公号更新的频率和质量,她需要创作一些美食保持新鲜感,“我所有的创意都是在厨房里完成的,可以带来一些灵感。”例如她不久前分享的一款“路飞最喜欢的烤肉”。她用培根代替原型中的两端的骨头,在鸡肉中加入一颗鸡蛋。切开时,鸡蛋被刨开的样子有趣也有创意。
对咻咻来说,厨房也是她和朋友们聚会的社交空间。她的朋友大多热爱下厨且厨艺不错,近些年来,每隔1至2个月,她都会邀请大家到自己家中做菜。搬进新家的第一个月,她迫不及待邀请了6位厨友社的朋友,到新厨房中开了一次“暖房趴”。当天,每人负责做一道菜,比如烤鸡、蒸鱼和油爆大虾等。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大家不会有利益上的计较,而是很纯粹的付出。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很享受,这是厨房给我们热爱烹饪的人带来的社交的快乐。”
说到厨房中最糟糕的工作,大概就是最后的碗盘清洗,但有了洗碗机,咻咻的双手得到彻底解放,而洗碗机也位列她在公号中“这些厨房家电,让生活更美好”的榜单首列。
其实在购置洗碗机时,咻咻没有做太多功课,“身边很多朋友在用西门子家电,就是冲着牌子去的”。咻咻的烹饪频率高且过程复杂,尤其烘焙后,会出现很多待清洁的碗、盘和打蛋器等,但她只需要将餐具放入西门子洗碗机,“就可以实现舒舒服服躺在沙发上看球追剧的理想生活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洗碗机也解决了“到底谁洗碗”的家庭终端矛盾,“完全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啊”,她发出感慨。
#董佳/三口之家/芯片公司总经理/上海#
厨房是感受家乡风味的创意空间,也是三口之家共同进餐的团聚空间。
董佳的丈夫是浙江温州人,从小吃海鲜长大。工作日比较忙碌,没有机会吃海鲜。因此,每到周末,董佳都会和丈夫“大费周章”地烹饪一顿海鲜大餐。
两年前装修新家时,她特别请设计师将厨房和餐厅打通,在靠墙的一面,购入全套西门子家电布置得满满当当,包括蒸箱、烤箱、消毒柜、两台冰箱、吸油烟机等。
在她挑选厨电品牌时,西门子家电是她的首选。“几乎没有考虑过其他品牌,好像购买厨电就只能想起来西门子家电,”她说,理由在于“因为产品颜值高,我挑选的厨电全部都是银色的,和厨房的主体风格搭配起来很好看,且国际大品牌的口碑也值得信赖”。
周日上午,董佳和丈夫会早早起床,到海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海鲜。
自己下厨的好处在于,可以自由发挥烹饪的方式和口味。例如温州有种青蟹品类称作蝤蠓,董佳的丈夫会先将蝤蠓切成两半,锅内放油,加入葱姜蒜爆香后,将蝤蠓放入锅内,倒入水、黄酒和酱油,加水焖煮一会,鲜美的蝤蠓就能端上桌,或者直接加入黄酒,放在西门子蒸箱内,是一种便捷且保留原始风味的做法。
董佳在厨房中诞生的创意不仅限于烹饪,其中,摆盘也是一种艺术和生活美学。董佳喜欢收集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碗碟,还有杯型不一的酒杯。
“端出来的摆盘有讲究,不同颜色的鱼要与不同颜色和造型的盘子搭配,不同的杯子里盛不同的酒,这些都是厨房中的创意。”董佳说。
除青蟹外,蒸鱼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过去,董佳需要在煤气灶上用传统蒸法烹饪,如果火候掌握不到位,鱼肉很快就蒸老了。但新家有了西门子蒸箱后,她只需要配好鱼的调味料,设定完成时间,就能蒸出肉质鲜嫩的鱼肉,再摆盘到和鱼肉颜色搭配的鱼形餐盘中。空余出来的灶台,可以用做其他菜,即使做一桌海鲜大餐也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完成。
除了挥洒创意DIY外,厨房的另一个功能是,董佳三口之家难得共同进餐的团聚空间。
周末要烹饪大菜外,还有一个固定环节是三个人在家中吃火锅。“聚在一起的时间太难得了,我们都不想出去吃”,她说。而厨房中带西门子电磁灶的中岛可以直接作为餐桌使用,“就像我们在外面吃火锅的氛围一样,而且电磁灶的温控特别好”,董佳已经摸索出电磁灶最适宜的温度,“煮火锅时不用担心汤底溅出来,伤害到孩子,可以吃得很放心。”董佳说。
董佳认为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理想厨房。而因为工作的忙碌,她每周只有非常有限的时间待在厨房里。她的理想生活与厨房紧密相关,希望能提前退休,每天都能在厨房中尝试不同菜品的做法,烹调出自己和家人喜欢的美食的味道,享受三口之家团聚的慢节奏生活。
#毛豆/8岁孩子的妈妈/外企/杭州#
厨房是释放烦心事的个性空间,也是陪伴孩子成长的亲子空间。
每周六,毛豆都要去参加职业技校的培训,课程项目是高级中点师。
在接触烘焙前,她也会高频下厨做一些家常菜,尤其在碰到工作上的烦心事时,“回家也不想说,就进厨房做道菜,出来后整个人就轻松了。”平均下来,她每周要在厨房里待满8个小时以上,到了周末,基本能够从早上起床后一直待到傍晚。
毛豆认为,厨房就是家里的烟火气,让家变得更有温度。“如果厨房都不开火,那和普通出租屋也没有差别。除了满足最基本的果腹需求外,还会感受到厨房中大家的一些关系的互动,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她说。
在购买厨具上,她从不吝啬,但受限于既有的厨房空间,目前家中的厨电包含两台西门子冰箱和烤箱等。
两台冰箱“各司其职”,一台用来专门摆放日常食用的蔬菜肉类,另一台存储烘焙类的点心。在选购时,“一开始出于品牌和口碑因素选择了西门子家电”,她说。
但西门子冰箱意外带给她惊喜。因为购买时间较早,当时西门子冰箱只有单开门的款式。即便已经过去多年,但冰箱的保鲜功能依旧可以让她一年四季都吃到妈妈从老家快递来的食物。
毛豆决心学习烘焙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她发现,在家制作饼干,能对当时不到3岁的女儿起到早教的作用。最开始,毛豆只是在厨房里让女儿尝尝食材的味道,提升对事物形态和味道的感知力,同时,她还会穿插一些诸如“butter”之类的英文单词,女儿当时就能掌握。
可以说,毛豆烘焙厨艺的进阶史,也是女儿的成长史。
等女儿具备动手能力时,毛豆就会邀请小区内的小朋友到家里做烘焙,“这样大家会比较有集体的氛围,也能帮她交到很多朋友”,同时,也能从女儿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女儿言行中欠妥的地方。
虽然近些年,毛豆还没有装修厨房的计划,但她已经勾勒出了理想厨房的状态:一切从烘焙出发,最好带有大理石面的中岛,这样容易清理也比较干净。她所憧憬的理想生活中,自己能保持终身学习的动力,比如不断提高烹饪技术,多学习一些新的技能,过上闲适安逸的生活。
文|刘娉婷 王一越 施歌
美术编辑|景毅
图|贾睿
网址:万千种理想生活里,都有一个理想厨房— 中国进取精英“理想厨房”调查报告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1726
相关内容
中国人的理想生活,从厨房开始中国人的理想厨房,藏在这三个细节中
理想厨房
视线 | 理想厨房构成美学生活,林内“探寻厨房生活榜样”走进成都
小红书IP“生活的万种想象”携手方太,打造你的理想情“厨”
被49416万种生活重构的中国厨房
「厨此以外」53. 理想厨房 | 客厅是厨房,阳台也是厨房,厨房更是厨房
《2020青年“理想爱情”调查报告》
怎样打造理想中的厨房生活?秘籍在这里!
视线 | 解码理想家居设计新风尚 林内“探寻厨房生活榜样”武汉站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