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下才是生命起舞的鲜活场域

发布时间:2025-01-01 07:32

放下过去的遗憾,活在当下才有无限可能 #生活乐趣# #生活态度# #享受当下#

  作者:卢珍珍

  法国当代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在其重新诠释西方古代哲学的工作中,梳理出了一条关于“生活方式”与“精神修炼”传统的脉络。阿多本人对于“精神修炼”的理解是,“一种自愿的、个人的实践,目标在于实现个体的一种转变,一种自身的转化”。

  在《别忘记生活:歌德与精神修炼的传统》一书中,阿多对歌德名作《浮士德》作了一番富有哲学意味的创新解读。在他看来,《浮士德》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精神修炼”的指导手册;在《浮士德》所营造的文学世界里,读者更多的不是对虚构世界的享受,而是对切实生活的感受。剧中两个主角,浮士德与海伦,一个是对未来充满无限期盼的现代人,一个是对过去持久怀念的古典人,一个瞻前,一个顾后,他们相遇相爱,在爱情中学会对此刻、对当下的专注。由此,阿多揭示了哲学与个体的关联,强调哲学话语同个体日常生活实践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就在于瞬间,瞬间即永恒。

  哲学的现代性进程造成了古代哲学的失落,而后者是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结的。哲学并不是一种纯粹理论性的、抽象的建构,它原本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哲学话语最终要引导人不断回返到真正的生活当中。阿多将“生活”作为思想线索,提出了“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概念,用以考察西方哲学中对这一遗失传统的根本态度,重新诠释了欧洲的古代哲学。

  阿多对哲学的理解也受到柏格森的影响,后者就曾将其解释为“不是一种体系的构建,而是一旦(也就是说一次性地做出决定)采取朴素的方式看待自身与周遭的事物的决定”。他在一本对话录中谈到,对于整个西方古代哲学来说,哲学话语的宗旨,不在于提供信息,而在于培育。就如同他所言:“哲学家希望带动他的读者们或听众们进行精神劳作,让他们进入某一种情绪倾向的状态。”

  阿多看到,在伊壁鸠鲁流派和斯多亚学派那里,两者同时指向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去幸福地生活。前者通常被简化为“享乐主义”,后者往往被冠以“禁欲主义”的标签,虽然两种思想的审视维度、达至目标的路径不同,但是无疑,它们对待生命的态度都是肯定的,生命不只是苦难和死亡,更多的是生活,是当下。在伊壁鸠鲁流派那里,“精神修炼”意味着对意识的审查,对斯多亚学派来说,则是面向生活困苦的准备,这都关涉人的精神性生活。阿多指出:“伊壁鸠鲁流派和斯多亚学派都要求重新明确当下时刻在世界视角中的位置,并且承认,哪怕最小时刻的存在也具有无限的价值。”

  阿多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哲学思想有一种引向内在转化的可能。古希腊人将哲学解释为“爱智慧”,阿多进而拓展为“为了智慧修炼自身的生活”,也就是在根本上转变自身。古代哲学正是以精神体验作为感知世界的方式,通过修炼关于当下瞬间的意识,以保持灵魂的内在需要。有两种当下瞬间,一种是特殊的瞬间,是命运中的意料之外,它引向“创造性的幸福”;另一种则是日常的瞬间:是最普遍常规的当下,它处在自身不自觉的状态。歌德说:“一定要坚守当下,所有的情景、所有的瞬间都具有无限的价值,因为它就是全部永恒的代表。”当下瞬间的体验是自我与时间关系的现世呈现。

  将哲学视为一种可操作的生活之道,这种当下化、个体化的处理如何推而广之?

  首先,要保持对当下的专注,追求“时刻的康健”。浪漫主义者倾向于将自身置于一个遥远的过去或者将来的时刻,向往别处而造成了当下的断裂,而歌德与阿多,是要把目光拉回到具体当下,恢复这种处在当下时刻的尊严,呼应斯宾诺莎“勿忘生活”的提法,追求此刻的意义。如同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言:“精神既不瞻前,也不顾后,唯有现在才是我们的幸福。”过去已逝,未来尚未来临,只有当下才是我们生命起舞的鲜活场域,也是我们“精神修炼”的时间场域。

  其次,当下的确有乏味枯燥的一面,如何打败这种庸常的时间感?阿多提示我们,要尝试同万事万物拉开距离,用一种“高处俯视的目光”“普遍性的视野”去看待万物,同时也要求对渺小自我的一种跳脱,只有跳出了有限和偏颇,才能真正发现世界。这和中国哲学中孟子所讲的“万物皆备于我”的生存体验不无契合之处,是一种“诚”的境界。同样的表达,也见之于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传统中。

  再次,命运有其必然与无常,要习练接受,也学会永恒的反抗。面对现代性所带来的生存体验的分裂性,尼采给出一种“双重透镜”的解决路径,那就是“用艺术家的透镜看生活,用生命的透镜看艺术”。在阿多那里,同样存在着这样一种“双重透镜”,那就是用当下的透镜看历史,用生活的透镜看哲学。在剧中,“浮士德与海伦之间的相遇就像两个情人之间的相遇那样脉脉含情,像两个时代相遇那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像一个人和他的命运相遇那样充满形而上学的意义”。在阿多的当代视角里,这种聚焦于当下的生活方式就是通向生命本真的可能性本身。

  最后,实行“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对存在感的捕捉,剧中浮士德不停地漫游,就是在领略存在本身。在阿多的视野中,《浮士德》中所蕴含的修炼方法可以被归结为时间感、空间感、命运感和存在感这四个阶段。

  阿多在另一本讨论自然主题的著作《伊西斯的面纱》中,就把自然研究作为一种“精神修炼”。他考察到,自然是爱隐藏的,因为发现她的秘密对于人类来说很危险。有两种对待自然的态度:一种是“普罗米修斯态度”或实验探索的态度,它将自然对象化,主张用人类的技艺揭开自然的面纱,通过技术的诡计逼迫自然献出秘密;另一种则是“俄耳浦斯态度”,即沉思、诗性和审美的态度,这种态度要求敬畏、融入、和谐地激荡自然。“精神修炼”的方式可以引导我们体验人既在自然之中又出离于自然的双重神秘,沉思自然同技术、审美之间的微妙关联。不难发现,这样一条经由艺术与审美的路径同尼采、歌德颇为相契。对于他们来说,艺术是对存在说“是”的表达,是通往狄奥尼索斯精神境地的不二之路。在阿多那里,只有“精神修炼”的方式才能带给我们持久的平和与宁静,才能对生活说“是”。

  皮埃尔·阿多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唤起了我们看待世界和对待日常生活目光的转化,可以看出,在西方现代性病症愈发严重和文明危机愈发喧嚣的时代,西方古代哲学所提倡的生活方式与修炼传统并没有过时,相反,它能够与新的时代哲思发生对话,有助于我们省察,寻找可能的出路。(卢珍珍)

[责编:王营 ]

网址:只有当下才是生命起舞的鲜活场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18994

相关内容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植根生活的文艺创作才有生命力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导写:生活,是独舞还是共舞?
跳起广场舞 拥抱好生活(健身新视野)
跳起广场舞  拥抱好生活(健身新视野)
细节是有生命的
拓展空间,让生活灵动起舞
李银河的生命哲学:只有活得清醒,才能活得自在
【关于舞蹈那些事儿】舞蹈的艺术特性
跳起广场舞  拥抱好生活(健身新视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