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垃圾清理挑战”互联网让公益变得不一样
互联网+环保,垃圾分类、绿色生活方式借助互联网得到推广。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互联网+#
最近,网上流行起了一个“垃圾清理挑战”:找一个你觉得需要维护和清理的场地,先拍下照片,然后你把它打扫干净,再晒上清理后的照片。3月16日,人民网微博表扬了国内多位参与挑战的网友,感谢他们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浙江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医生王启新。(3月18日《宁波晚报》)
在一个互联网无所不“加”的时代里,“垃圾清理挑战”给公益植入了互联网基因,给环保活动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依托于社交网络的快速传播能力,“垃圾清理挑战”被更多的人看见和发现,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环保得到越来越多的价值认同的当下,“垃圾清理挑战”为环保提供了一条公众参与的渠道。
伴随着社会变迁,老百姓对环保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从不乱扔垃圾到垃圾分类,再到“垃圾清理挑战”,环保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在通常的情况下,垃圾清理都由环卫工、清洁工来完成;只不过,总有一些地方的垃圾处于被忽略、被漠视的边缘地带。面对这些垃圾,究竟是“无视地走过”,还是通过自己的有所作为将它打扫干净,折射出人们不同的“意义之网”。通过“垃圾清理挑战”,参与者到底得到了什么?一方面,通过亲力而为的角色体验,人们能够更加理解清理垃圾的艰辛,懂得换位思考和体谅环卫工的不容易,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环保深层次的认同;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公益”,参与者不仅得到了满足、乐趣等内在性的激励,也得到了来自他人的肯定、尊重和赞誉等外在性的激励。
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这个世界的分量和质量,和每个人的角色息息相关;“勿以善小而不为”,点滴的细节推动,其价值同样不容忽视;聚沙成塔,众人拾柴,当公益的力量汇聚,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能量。建设美丽中国,垃圾需要得到更好的处理。环保作为一种公共事务,不能陷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搭便车困境”,而是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的路径。
(责编:苗楠钰(实习生)、王倩)网址:燕赵晚报:“垃圾清理挑战”互联网让公益变得不一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21406
相关内容
“垃圾清理挑战”:互联网让公益变得不一样“垃圾清理挑战”互联网让公益变得不一样——人民政协网
一个网红任务 “清理垃圾”挑战,正在悄然走红社交网络
“互联网+回收”让电子垃圾变废为宝
芯片垃圾桶助力垃圾智慧分类 下月起随意投放生活垃圾或被罚
旧衣捐赠微公益怎样走得远
不死的电子垃圾让“互联网+回收”成为生活方式
【领航新征程】垃圾变“积分”可购物能换券 “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让居民过上绿色“智”生活
“互联网+生活垃圾回收”新模式探究——以“绿家园”APP为例
全民总动员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