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视角下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

发布时间:2025-01-01 15:45

《斯坦福幸福课》提供幸福感提升策略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心理自助书籍#

    李敏

    〔摘要〕时间贯穿于个体整个生命之中,决定人一生的幸福。在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下,青少年幸福感的获得存在着时间观念不连续、时间分配不合理、时间支配不自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有损青少年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及自主性和主体意识的发展。本文觉察青少年面临的时间问题,并对问题背后存在的传统文化观念、社会竞争、潜在利益等原因进行剖析,从时间视角出发,提出归还时间让青少年自由成长、立足当下时间品味生活、利用闲暇放松身心等策略来提升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时间视角;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7-0009-03

    幸福是每个人生命发展中都绕不开的主题,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而时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张志杰、黄希庭等[1]对重庆和成都两地三组138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时间管理的好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且时间管理倾向高分者不但能够在学校中取得较高的学业成绩,而且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然而,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学校、家庭、社会等都在给青少年的成长施压,可供青少年自主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当下的时间困境,走向通往幸福的道路,是教育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时间问题

    时间是影响青少年获取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存在着时间观念不连续、时间分配不合理、时间支配不自由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会影响青少年的生活品质、身心健康、自主性和主体意识发展,阻碍主观幸福感的获得。

    (一)时间观念不连续影响青少年当下的生活品质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俗语暗示我们:眼前的苦难是将来幸福人生的铺垫,只有经历困难、克服困难才能得到想要的幸福生活。大多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受这种观念的影响,造成其时间观念的不连续,即不是将时间看作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是在脑海中将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未来,梦想忍受眼前的苦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幸福。这种不恰当的时间观念必然会影响青少年当下的生活品质。一方面,在学习上,把汲取知识看作忍受痛苦以实现未来幸福的手段,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漠视了知识对于全人发展的作用,忽略了学习是使人知礼明义、聪慧通达的过程;另一方面,无法做到立足当下、珍惜眼前,一味着眼于未来便体会不到眼下生活中的美好,殊不知只有过好人生的每一个当下,才能获得一生的幸福。

    在这种断裂的时间观念的支配下,青少年很难全身心投入当下的生活中,纵使现在的牺牲能够换得荣誉与金钱的补偿,也无法弥补失去的纯真与幸福。幼年的经历早已成为人生不可改变的一部分并融进生命的血液中,对青少年一生的幸福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我们希冀以眼前的苦痛换取未来的幸福,殊不知当下的苦早已沉淀为生命的底色,失去了当下的幸福根基,未来的幸福也只是一座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2]。

    (二)时间分配不合理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幸福成长的基础,时间的分配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在学校里,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青少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文化知识学习上面,体育、音乐等科目的时间被大大挤压,尤其到了期末考试及临近升学期间,这些科目更是名存实亡。这种将大量甚至全部时间花费在学科知识上的做法使得学生时间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本该用来休息、调整自己学习状态的周末或寒暑假,学生还要被迫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各科作业、辅导班、特长班上面,鲜少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放松、反思的时间,这种不合理的时间分配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时间分配不合理使得青少年长期被学习和作业缠身,沉重的学业压力使得青少年睡眠时间大大减少,随之诱发肥胖、超重等身体疾病及社会适应不良、神经紧张等心理疾病。一项关于云南省昆明市、大理州、红河州7至18岁的7200名汉族青少年睡眠时间和超重肥胖的关系的调查表明,睡眠不足是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3]。可见,时间分配的失衡会使得原本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时间转化为一种有害的时间,继而威胁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没有健康的身心作为保障,个体将难以实现人生的幸福。

    (三)时间支配不自由影响青少年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

    人生的幸福是以自由为前提的,时间的自由为青少年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在这种自由的时间里,青少年可以不受约束地探索、学习,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青少年却面临着时间支配权丧失的情况。

    一方面,在学校里,学生要日复一日地按照学校的课程规划度过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在这种没有任何弹性的学校生活中,学生必须放弃当下的兴趣,被迫接受学校整齐划一的培养方式。学生被迫屈从学校各项安排和规章制度,破坏了自身的主体性,忽略了内在感受。

    另一方面,许多家长出于“长远考虑”,以一种不容辩驳的态度剥夺了学生的时间支配权,违背学生的真实意愿,私自给孩子报各种类型的辅导班以提高成绩。这种没有得到学生内在认同的决定,是父母害怕子女在社会竞争中落后的焦虑心态的现实反映。

    青少年失去了时间支配的权利,必须按照成人的规划过一种按部就班的生活,这大大损害了他们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使他们丧失了经历另一种“可能生活”的可能性。

    二、青少年时间问题成因分析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深陷时间困境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传统文化观念中对“努力”和“闲暇”理解的偏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及辅导机构无底线、无道德地对利益的追求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为青少年获取幸福制造了障碍。

    (一)文化观念的制约

    一直以来,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们都是被训练着去奋斗而不是去享受”[4]。人们认为成长必然是一个涅槃重生的痛苦的过程,只有经受磨炼、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一代又一代的父母接受了这种观念并且把它强加到孩子身上。许多父母认为想要取得成就就必须努力奋斗,休闲只会使青少年沉迷于感官的享受而堕落,忙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对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助益的事情。在大多数父母的观念中,认为一时的闲暇与一生的荣耀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所以會不断挤压孩子的休闲时间转而投入到学习上面。青少年过早地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在父母的引导下注重外在、长远的利益,却忘记了如何与自己相处。内在的安宁与和谐被外在的竞争和努力所掩盖,每个人都好像患上了“努力焦虑症”,时间就像一根“紧绷的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但是一个不懂得如何利用闲暇、不懂得与自己相处的人,即使以后拥有万贯家财,却失去了最宝贵的反思、成长的闲暇时光,幸福也将难以寻觅。

    (二)社会竞争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的大环境下,工厂通过加班加点等各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以面对同行业的竞争。许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往往几百个人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这种激烈的竞争氛围也弥漫到了教育领域。学生之间的竞争体现在成绩上面,面对一个招生名额,往往一分之差就落后千人,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断压榨孩子的时间,占用本该由孩子自主支配的时间,似乎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父母们忽视了孩子的内在需求和兴趣,把恐慌的心态提早传递给了孩子。青少年只能在这场竞争中服从学校、家长的安排,逐渐失去了童年的美好和快乐。

    (三)潜在利益的追求

    当代青少年幸福感的降低也离不开社会各方对潜在利益的追逐。一方面,学校为了取得良好的声誉和名望,以及在招生过程中吸引优质生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弱化为简单的智育,将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提高分数、增加名校录取人数。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学生的在校时间都集中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缺少课外活动,校园生活变得压抑、无趣。另一方面,市面上许多辅导班、教辅机构等看到教育中的商机也应声而起,甚至聘请各种没有教学资格、缺乏专业知识的教师,家长和学生便成为他们口中的“目标客户”。这些机构为了取得高额的利润,打出各种花哨、夺人眼球的广告,大批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把钱投入辅导机构,学生的休闲时间被剥夺。资本追逐的结果是不仅损害了教育事业的纯洁性,也让学生与幸福的生活失之交臂。

    三、从时间出发,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要让青少年摆脱成长过程中的时间困境,仅仅减轻作业负担还不够,还要从时间出发,把时间还给他们,让他们自由支配时间、快乐成长;意识到时间的连续性,使个体生命与当下生活产生共鸣;学会利用闲暇时间,寻求内心的安宁和满足。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青少年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一)归还时间,自由成长

    青少年的幸福成长需要成人把夺走的时间连同时间支配的权利全部还给他们,让他们不受过多约束,自由地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充足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证,教育者和家长要意识到青少年是具有自主性的生命个体,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万物皆有时”,教育也应该遵循一定的时序,不提前将未来要学的知识挪到现在,不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过度施教,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空间、活动空间,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让青少年在自由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运用自由的能力,从而为幸福的获取创造必要的条件”[2]。

    (二)立足当下,品味生活

    当前沉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青少年对时间的异化,时间的异化使得他们无法投入眼下的生活中,无法与之产生内在的共鸣。这种共鸣的缺失会影响青少年感受世界、走向幸福。青少年在共鸣的过程中,会建立起一种时间观念:专注于当下的时间、当下的生活,不再固执地将时间拆分成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应引导青少年树立这样的时间观念:“不再以起点和终点、未来和过去这样的两极去思考、去行动,而是将事物发展的过程看作在进行中的事物的开展、更新、变通、流通的连续体。”[5]在这种连续的时间观念影响下,青少年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中,从而提高自身的主观幸福感。

    (三)利用闲暇,体验幸福

    当前,大多数青少年的生活被繁重的学业所占据,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世界,失去了在闲暇中与自己独处,涵养灵魂、体验幸福的机会。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学会利用闲暇。有效地利用闲暇能够让青少年在为学业而焦头烂额之时体会到生命的惬意与安逸,从而调整自己的状态,成为更好的自己。闲暇要求人们以一种“不工作”的观物姿态来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及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它强调 “内在的无忧无虑,一种平静,一种沉默,一种顺其自然的无为状态”[6]。我们要将青少年从成人设定的时间枷锁中解救出来,让他们自由支配自己的闲暇时间,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寻得内心世界的一份宁静与安然。另外,闲暇不是对个体时间的挤占和掠夺,而是“自我开放,把自己释放出去,达到忘情的地步”[6]。它要求青少年能够珍惜当下的生活,用心体会整个实体世界的生活,将灵魂融入生活之中,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在这种舒适的状态下,青少年才会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见识,从而走向通往幸福的道路。

    时间不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而是一张渔网。在这张网中,青少年要抓紧时间努力进取完成学业,但是努力过后也需要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反思。只有张弛有度地把控时间,才能获得幸福。

    参考文献

    [1]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6):649-653,764.

    [2]魏超.儿童幸福的时间困境及其重构[J].当代教育科学,2020(2):8-11.

    [3]刘宏,常利涛,吕慧,等.云南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0):1534-1536,1539.

    [4]马克·泰勒.为什么速度越快时间越少[M].文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

    [5]譚维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时间逻辑[J].教育研究,2017,38(8):12-24.

    [6]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M].刘森尧,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杭州,310000)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网址:时间视角下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21579

相关内容

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功能与策略
中学生学校幸福感提升策略
社会工作视角下随迁老人主观幸福感研究
幸福感提升策略的应用路径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策略研究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浅谈学习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家庭生活方式与幸福感提升策略
解锁幸福密码:提升幸福感的五大策略
提升职业高中生幸福感的策略及研究.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