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生活圈:生活就是圆心 | 《上海共生:都市 · 理想 · 生活》精彩阅读
社区读书会:共享阅读生活的心得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生活娱乐资讯#
社区生活圈:生活就是圆心
《上海共生:都市 · 理想 · 生活》编写团队
引言
城市的真正本质是由人及人的文化与社会关系组成的经纬。无论哪种城市规划概念,都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生活模式。上海在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引导下,将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昔日的“里弄生活圈”正在重回我们的当下。“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提出正是应对新常态下多元化的社区发展需求,在传统物质规划方法上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思路,尝试从社区居民行为需求的角度优化调整空间供给,形成以人的生活活动特征和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关注社区生活品质提升的,更高效、更高质的社区层面规划。
在线阅读
0 引言
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称:“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在上海,步行是生活的一把尺。以前的里弄生活是十分方便的,居民只要步行几分钟就能获得日常所需的大部分服务——小卖部、理发店、小菜摊、里弄食堂等,那时的街坊邻居就是居住在一起的老朋友,生活在其中便有一种天然的家园感。但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在现代主义的城市设计的原则下,人们的生活逐渐被分解,通勤时间过长、社区交往空间匮乏、邻里关系陌生、一公里社交圈内没有足够的硬件设施等,成了城市人居生活空间的通病。
上海1950年的里弄也是儿童的生活天地 1985年,阳光下的弄堂生活
城市的真正本质是由人及人的文化与社会关系组成的经纬。无论哪种城市规划概念,都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生活模式。
2016 年,上海发布了《上海市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希望通过完善基本生活单元,来体现新时期的城市生活方式、规划实施与社区管理的转型。2017 年,“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被写进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在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引导下,将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昔日的“里弄生活圈”正在重回我们的当下。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打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即在 15 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15 分钟”是一个鲜活的刻度,它以人的感受为起点,用步行连接生活。同时“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不仅仅是在描绘未来社区,也是在描述每个人真实的理想生活,杨行社区便是如此。
城市花园内一家人在散步
作为 2021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参展样本社区之一,由万科持续参与策划的宝山区杨行社区,聚焦于普通市民,希望将“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嵌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中,营造美好的社区生活圈。
宝山杨行社区以万科的“杨行 YOUNG”为策划概念,通过一系列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为杨行社区带来了年轻、艺术的社区生活方式,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展期内,除了杨行社区的装置艺术、涂鸦彩绘、新颖脱口秀等,更有各种形式的街道集市、活力跑、废弃物改造等有趣的展品融入社区,使“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由点及面地激发社区的创新活力,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也让杨行这个有机体,不断与外界完成着能量交换,进行着社区细胞的新陈代谢。
不仅如此,杨行社区的 CO·life 体验中心,打破了将售楼中心改造为会所的传统操作,将 CO·life 规划在社区最为核心的街道节点,从街道到室内,从城市客厅到社区绿地,搭建了绚家、绚邻、绚集、绚刻四种生活场景体系,营造了未来社区的美好生活场景。
从服务小区内的业主,延伸到服务整个社区居民,“区域营造”的理念深入万科,与未来生活圈的理念不谋而合。经过数年迭代,CO·life 已经成为了打破物理空间限制的新一代的邻里空间。
“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提出正是应对新常态下多元化的社区发展需求,在传统物质规划方法上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思路,尝试从社区居民行为需求的角度优化调整空间供给,形成以人的生活活动特征和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关注社区生活品质提升的,更高效、更高质的社区层面规划。
从昨日的土壤里生长出的未来生活圈应该是怎样的?除了从宝山杨行社区、CO·life 体验中心等社区层面入手,万科还站在城市的角度,回答着上海提出的时代问题。
中兴城的土地记载了这座城市的记忆:上海“北大门”进出口的上海北站、上海大学遗址 / 青云广场旧址、“五卅”初期的上海总工会遗址、“近代出版业巨擘”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等旧址星罗棋布。而今,这一带正由“百年工商传奇”的旧身份,向中央活动区域的“城市文化新地标”转变,并在“上海 2035”静安区“一轴三带”的发展战略下不断更新。
我们无法精确预知未来,但至少可以用前瞻的眼光去设定一个可生长、开放、自适应的系统,跟随变化而调整向新,包容更多可能。面对中兴城片区的历史厚赐予未来规划、城市空间形态的更高需求,以及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回应,中兴路一号量身定制了一座“超级底盘”,它从市民步行半径内的需求出发,最大化消解了城市与社区的边界,并根据中兴城片区特有的城市文化地标属性,带来了生活的烟火气。
中兴路一号城市鸟瞰图
中兴路一号营造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令这片“15 分钟社区生活圈”拥有可持续生长的活力,既是设施圈、潮流圈、生态圈,也是邻里圈、社交圈。跳脱出了住宅自身的局限性,万科用通盘规划去构思中兴路一号,深度参与、共建着上海的未来生活圈。
中兴路一号内的开放公共空间
当我们能把构成一座城市的“基底细胞”用美好、便捷、舒适的体验装满,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的细微触点,突破存量土地、空间不合理割裂的制约,使老人老有所依、孩童幼有所教、年轻人兼顾奋斗与美好、邻里有了可交流的广场绿地而重构紧密关系……一个个小而美的生活圈遍地开花,共融扩大到整座城市,就像那句话所形容的:“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旦发展,它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
社区生活圈:生活就是圆心 部分书籍内页
图书介绍
《上海共生:都市 · 理想 · 生活》作为一本面向知识阶层与社会大众的城市文化类读本,以城市与建筑的专业思辨为基础,通过将上海城市发展与万科在上海30余年成长放置于共同的议题和框架内,探讨上海城市百年来对都市生活理想的不断进取和追索,并以切片的形式,串起一段段上海城市的变迁历史,解析在不同层面上海城市与万科的深度链接和共生关系,畅想上海城市发展的未来图景。
《上海共生:都市 · 理想 · 生活》书籍内页
(文章及图片来源:本文及所有图片均取自《上海共生:都市 · 理想 · 生活》书籍)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上海共生:都市 · 理想 · 生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戴春,史颖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社区生活圈:生活就是圆心】
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订购《时代建筑》杂志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http://timearchi.tongji.edu.cn
电话:(021)65983417、(021)55822231
邮箱:timearchi@163.com
责任编辑:
网址:社区生活圈:生活就是圆心 | 《上海共生:都市 · 理想 · 生活》精彩阅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23583
相关内容
上海市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供给研究15分钟社区生活圈,把美好生活“圈”在市民生活的“附近”
让都市生活更美好 欢乐海岸O’garden打造都市青年社交生态圈
生活,因阅读更精彩!
为社区配齐“美好生活加油站”——唐山市精心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探访
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圈”出市民美好生活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与书籍共舞的精彩人生
龙华区打造多元化阅读“圈层”,让书房融入市民生活
“一刻钟AI生活圈”!就在海淀这个街道→
共享阅读 共享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