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傅佩荣
《生活的艺术与智慧》- 卡尔·荣格,心理学家的哲思,启发人生感悟。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书籍#
前段时间回国,忙中偷闲读了两本好书,其中一本就是傅佩荣教授的《哲学与人生》。这本书不卖弄高深,以朴实而美的文字,比较全面勾勒了东西方哲学的脉络,传达哲学“爱智”的精神。引用傅教授前言中的话,“哲学脱离了人生是虚妄的,人生缺乏哲学是盲目的”,哲学并不是少数精英才能把玩的概念,而是对生命对世界的无穷探索,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在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以后都会自然的,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进行人生思考,有此心的话这本书应该会是个不错的引导。
这本书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孔子老子,内容十分充实。对我个人来说感受特别深刻,或者十分赞同或者深有启迪的有大概四点,记录一下。
第一,开始不久就说到所有的理论都是发现不是发明。理论是人类认识事情之本来和规律的表达,认识自然会不断发展,深入,细化,因此任何教条主义都是没有必要的,正确的态度是去认识生活应该怎样,而不是说根据xx理论应该怎样生活。可是理论也是非常必要的,甚至必要二字完全不足以形容所有前人(包括很多巨人)经验和智慧结晶的宝贵,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一代代看得更远。
第二,人性向善,而不是人性本善。我觉得人性向善确实比人性本善更合理,既然实际上人性有善有恶,说人性本善或本恶都存在逻辑上的问题,但是人确实有内在的天然追求善而摒弃恶的特性。生命既是动态的过程,来自何处属于过去,去向何方才是未来。因为这种向善的本性,我们在做“错”的事情的时候自然会感到来自内心的压力,羞耻,罪恶感等等,在做“对”的事情的时候哪怕自己会付出很多也会感到无比轻松满足骄傲。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没有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或者对潜意识认识不够,就会错过内心的信号,可是只有最终回到“对”的道路上来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
第三,这本书对儒家思想的概括是“人与人之适当关系的实现”。我觉得孔子本身的思想是很通达活泼的,后来几千年里面不知道加了多少后人的歪曲,才成了最后那个僵化的大酱缸,可叹。
第四,傅教授对“后现代社会”做了解释,即是所有价值观都归零,需要重新审视,建立。以前我单知道后现代这个词,还真不理解是什么意思,这个解释我感觉很好的表现了当前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困境,东西方皆然。这个价值观归零我理解既来自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来自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挑战。文明的碰撞也是地理障碍被跨越的结果,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生产力的发展。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已经是够人类喝一壶的,科技还在不断发展提出新的议题,单就人类生命延续相关来说,过去一百年在堕胎问题上的斗争,现在IVF试管婴儿的技术,还有将来克隆人的技术(我相信这个不是技术上不可行,只是人类伦理上还不能接受)都是对既有价值观的巨大挑战。
惟其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了解哲学,认识作为个体的自己和作为整体的人类,更大的发挥理性,更好的完成人生。这样这篇文章就圆满了,欧也。
网址:哲学与人生,傅佩荣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32276
相关内容
哲学课+沟通课+写作课=傅佩荣的斜杠哲学课明晚19:30|傅佩荣:哲学可以让生活变的更甜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精选19篇)
生活有哲学
哲学与人生心得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5篇(经典)
哲学类的经典书籍推荐
生活中的哲学.docx 免费在线阅读
人生必读的哲理书籍排行榜
生活哲学研究丛书1:生活哲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