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还能设计?
绿色空间设计还能提供生物多样性栖息地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绿色空间设计#
“世界上没有比吃饭更重要的事。”
——尼可斯洛夫斯基
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政治、文化等议题都要重要得多。我们对吃这个领域倾注的注意力甚至催生了这样一个学科——食物设计。作为传统工业设计的衍生学科,在近20年的发展后,食物设计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研究文脉及方法论系统。
越来越多的国外院校开始开设食物设计相关的课程或专业,像埃因霍芬设计学院、米兰工业设计学院、于默奥大学等等,国美也开设了食物设计全校性选修课,到2019年为止已经是开设的第三期。
这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作为一门本身就具有跨界意义的学科,天生契合前沿的学科研究方向。食物设计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文化、感官学等等众多领域,小到如何进行食材的选择,一个食品的logo;大到我们对于食物的生理心理反应,饮食空间对我们行为的影响,都属于食物设计的范畴。
换句话说,你想申世界名校的作品集不止可以是国计民生,还可以是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锅米饭大盘鸡。关于吃饭的艺术,能够玩的有很多:
|本期分享导师|
Ning
汉艺国际教育北京校区 视觉学部 资深导师
伦敦传媒学院(LCC) 品牌设计 MA
北安普顿大学 产品设计 BA
参与Jimmy Choo x GOMEZ-GRACIA秀场平面及春夏季度 Lookbook
为女装奢侈品牌 GOMEZ-GRACIA创作2017春夏系列平面设计
本科无家可归人员无内支撑折叠帐篷设计(毕设)作品留校
吃饭的方式
吃饭,是一个五感联动的过程,也是对于食物设计师来说可以加入主动创作的过程。
每个人对于食物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是地域文化习俗的反映,就像北方吃面南方吃米,广东什么都吃,甜咸豆花党互相认为对方吃的根本不算是食物。
来自耶鲁大学的凯利.布朗奈尔教授(Kelly Brownell)曾在其开设的《有关食物的心理学、生物学和政治学》课程中提到:“对于什么是食物的概念,除了心理因素占很大比重之外,长久的生物进化和政治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观念。”
在食物设计领域,我们可以基于设计心理学的强化设计去挑战这种风俗的影响。很多设计研究者的一系列巧妙作品,或欺骗、或挑战我们的常规生理心理反应,来达到对于进食行为更客观的研究判断。
金贤全(Jinhyun Jeon),亚洲目前较为著名的食物设计师之一,2012年毕业于荷兰埃因霍芬社会学专业的她,基于人类通感的理念,研究和开发出了“联觉设计”的概念,通过影响人类与生俱来的感官能力,挑战常规社会思维模式。
2017年在她的感官饮食餐具——减肥汤匙中,她针对正在节食或习惯进食速度过快的人群,设计了一款汤匙,能让目标人群以相同频次进食但摄入量却只有之前的一半。通过探索以触觉为核心的多感官现象,去帮助人们建立一个平衡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传递慢速进食、咀嚼和吞咽的理念。
U-A ii, Island Volume系列
再比如这是之前汉艺珠宝与工业跨界studio的一个学生作品:
餐厅的主办人Olafur Eliasson希望人们能更加去关注食物本身,享受进食的过程,而非餐厅只是具备一个社交属性的功能。针对这个观点,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实验性的餐具设计的想法。此餐具设计背景在于双人用餐的场景之下,在用餐时两人需要保持双方天平两端食物重量一致,否则天平会因为平衡破坏而导致晃动。
这个餐具设计意在让用户主动放慢进食速度,更加享受进食过程或在意对方进食程度,增进双方之间的互动感。
成果截选
吃饭的哲学
曾任皇艺交互设计系的学科领头人安东尼·邓恩和菲欧娜·雷比,曾在课程设置中强调了思辨设计(speculative design)的重要性。思辨设计旨在探讨未来设计的发展与领域、探讨我们想要塑造的生活方式。
如果传统的设计是在提供一种解决方式或答案,那么未来的设计应当是对其设计意义的派生需求。如果过去的设计更多的是想如何让客户进行消费选择,那么未来则更多的是让他们进行意义消费。
食物设计领域第一本出版的书籍《Food Design XL》中,两位作者提到:“人类消费的更多是生活方式和自我实现,而并非营养。众多关于食物的流行词汇在媒体上随处可见,然而我们却生活在一个对于食物起源、内容和意义知之甚少的社会。”
基于这一观点所创作出的设计作品,往往都带有反思性或引发相关议题及讨论的目的。
面对人类日益严重的食物浪费问题,毕业于皇艺的设计师龚保罗(Paul Gong)创作了一个概念项目“人类土狼“(Human Hyenas,2014),在该项目中保罗想象着超人类主义者和生物改造爱好者们形成了一个概念团体,利用合成生物学来创造新的细菌,并利用新型工具改造他们的消化系统。
Human Hyena | 人类土狼项目
这一系列器具里面装满可消化腐食的细菌,让人通过这根烟管吃下细菌以达到可以消化腐食的效果。为了降低霉菌令人不悦的气味和口味,可以借助神秘果中的蛋白成分,这种蛋白经过一段时间可以使酸性物变甜,使腐败的食物闻起来香甜,以改变人们的味觉和嗅觉感受。让人类像土狼一样拥有不同的嗅觉和味觉,安全舒适地消化腐烂的食物。
“人类土狼“项目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是否能够利用合成生物学来改变自己的身体,以解决更大的问题。在现今全球食物浪费问题极为突出的背景下,保罗运用思索性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把“将世界改造为适应人类”转变为“将人类改造为适应世界”为切入点,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用产品设计为媒介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式。
如我开头所言,食物设计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文化、感官学等等众多领域,所以做食物设计项目当然也不止是餐具或者美食,这是一个能够比肩“今天中午吃什么”复杂程度的学科,需要大家打开脑洞。
吃作为人类生存需求“吃穿住行”中独占鳌头的一位,有最贴近生活的感染力,也极有可能产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设计。
大家每天在冥思苦想一个令人上头的项目主题和类型时,不妨给火锅烤肉小羊排、芝士炸鸡水果捞、奶茶果汁小蛋糕一个面子。
我们都说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和最有创造力的方向,爱吃,当然也是其中一种。
人生两大哲学问题
中午吃什么?怎么拿到想要的学校offer?
汉艺能帮你解答一半
▼
责任编辑:
网址:食物,还能设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36333
相关内容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宠物喂食系统设计废品回收再利用,重新设计一番,还能上博物馆参加展览
《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不转圈的微波炉,还能均匀加热食物吗?
美食图片设计
智能厨房食物分析称设计,感受智能互动烹饪生活
超市智能购物车的设计
看展 | 设计X食物!一起来设计互联感受关于健康的艺术畅想
美食海报设计
发霉食物,去掉坏的部分,还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