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出实招助基层法律援助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11-13 05:33

  ■ 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和有关当事人能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市、县(市、区)每10万人法律援助供给量不低于140件。持续深化法律援助降槛扩面,推行社区、乡村法律援助服务全覆盖

  ■ 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系点建设,打造“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拓展便民利民服务渠道,试点推行法律援助智能终端服务,探索残疾人等群体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机制

  记者10月25日从省司法厅获悉,我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法律援助工作意见印发,从增加供给总量、推进规范建设、加强经费保障、推动队伍发展、深化规范管理、创新便民服务等方面作出部署,提出“实举措”,设定“硬指标”,力争到2026年底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精准、保障有力、便民高效的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体系。

  记者了解到,意见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机构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和有关当事人能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应援速援、应援优援”,原则上市、县(市、区)每10万人法律援助供给量不低于140件。持续深化法律援助降槛扩面,推行社区、乡村法律援助服务全覆盖,探索法律援助服务向前端拓展、向后端延伸,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市、区)放宽经济困难标准,推动法律援助覆盖人群逐步拓展至低收入群体。聚焦特殊群体法律援助需求,重点做好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新就业群体人员等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扎实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和“助力农民工”“法援护苗”“助老护老”“关爱残疾人”等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机构每季度至少开展一场次系列品牌活动。

  根据意见要求,各地将积极创新基层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机构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司法所、村(居)委员会、社区以及有关单位、组织,健全基层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系点建设,打造“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拓展便民利民服务渠道,试点推行法律援助智能终端服务,探索残疾人等群体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机制,开展法律援助“进百村入万家”工程,实现法律援助申请快捷化、审批简便化、服务零距离。完善法律援助服务功能,深化市、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便民服务窗口建设,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援务公开制,有效实行法律援助申请个人诚信承诺制度。完善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等相衔接机制,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当事人化解矛盾纠纷。(记者 李晓群 通讯员 彭继友 胡光林)

网址:安徽省出实招助基层法律援助提质增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3778

相关内容

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
法律援助
为群众获得优质高效法律援助服务提供法治保障
让法律援助的阳光温暖更多人民群众
吉林省法律援助条例
一图读懂!《法律援助法》让更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
从哪儿获得法律援助?怎么申请法律援助?   服务质量如何保障?
江苏省法律援助中心发布老年人法律援助典型案例
法律援助指南
法律援助服务指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