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焕发新活力!杨浦这一项目入选市级名单!

发布时间:2025-01-03 23:59

老旧洗衣机升级指南:简单几步焕然一新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电器维修技巧# #老旧电器改造方案#

近日,第五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推介名单揭晓,杨浦区杨树浦路670号英商怡和纱厂旧址修缮工程入选。

此次推介活动示范项目涵盖本市内的国保、市保、区文保点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展现了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的先进设计理念、新型修缮技术和典型施工做法,一定程度折射出目前全市文物保护工程的现状,反映了上海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各技术领域对“科学研究贯彻文物保护全过程”的重视程度。

杨浦区

杨树浦路670号英商怡和纱厂旧址

修缮工程

杨树浦路670号英商怡和纱厂旧址地处首个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上海具有代表性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群。这片百年工业遗产建筑类型丰富,涵盖厂房、栈房、花园洋房等,它不仅是外资在上海开办的第一家纱厂,也是上海红色工人运动的阵地,见证了上海近代工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与变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

保护工程注重历史建筑的历史性、文献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以严谨的考证和审慎的价值判断,还原了近代纱厂建筑群的历史风貌,并赋予当代功能,实现了工业遗产的民用活化,也为杨浦滨江生活秀带增加了一颗靓丽的明珠。

其他入围项目

嘉定孔庙创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是儒学文化在江南传承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地域传统建筑营造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上海地区明代建筑营造的实物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嘉定孔庙修缮工程在勘察设计深度、施工工艺难度、过程控制精度方面均属上海地区同类修缮工程中的佼佼者,20多处历史建筑得到了最大规模的全面维修,使上海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嘉定孔庙重新展现了其深沉厚重的历史底蕴。

上海圣约翰大学旧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近现代大学校园遗存之一。这片校园有着众多风格独特的建筑,承载着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变迁的历史。被苏州河湾环抱着的“三角地”最东端(23-36号楼)是原圣约翰大学教员宿舍区,圣约翰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在此居住过,中国国家奥委会前身——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曾在此办公。本次修缮工程遵循“原风格、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对建筑外立面、室内空间以及家具设备在全面考证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修复,再现了圣约翰大学曾经的历史风貌。

盛宣怀住宅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是上海近代花园住宅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是上海近代生活方式、审美倾向以及建筑工艺的时代性、地域性特征的流转变迁的见证。修缮工程严格遵循文物保护原则,采用原材料、原工艺替换木屋架损坏构件,以钢构件进行可识别性加固,保护修复了建筑外立面、屋面等部位的历史风貌。聚焦文物安全和修缮效果,以完善的工艺和技术重现历史风貌,保护了珍贵的历史原物;传承历史,延续价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内山书店旧址始建于1924年,是鲁迅晚年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鲁迅与友人、革命者及国际进步人士交流的关键纽带,见证了鲁迅和内山完造的深厚友谊,映射出那个时代文化与思想的激荡碰撞。修缮工程严格遵照原真性原则,恢复了建筑原有立面材质与细部特征,还原了旧址的历史空间场景,通过对卵石墙面、木格窗、木质书架和藤椅的精致修复,展现了内山书店的历史感和历史文化地标的独特氛围。不仅彰显了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还重新唤起了鲁迅精神的文化魅力。

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建成于1930年,是第一座由中国建筑设计师主持设计建造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剧场建筑,历经近百年的使用,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名片和对外艺术交流窗口,具有极高的建筑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保护工程以数字化手段赋予了上海音乐厅“新生命”,丰富了建筑展示场景、拓展了文化价值传承方式、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的上海音乐厅全生命期预防性保护体系,提升了上海音乐厅预防性保护水平,推动了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与数字化转型,为上海市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提供了借鉴范本。

秀野堂,作为嘉定文化瑰宝——浦氏家族的故居,不仅是嘉定人文历史与红色文化的生动载体,更是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的综合体现。修缮工程植根于对秀野文化及浦氏家族历史的深度挖掘,巧妙融合数字化技术,为文物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周边环境的精心提升,实现了文物建筑与周遭景观的和谐共生。以秀野堂为中心的江南秀野文化园已是当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的新名片,更是文物活化利用的最生动诠释。

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区内的多幢历史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生动缩影,这里的百年历史建筑充分展现近代上海的海纳百川精神和兼容并蓄的文化源流,勾勒出多元文化交织下的历史图景。修缮工程致力于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生命力,通过对建筑原貌修复与历史材质还原,挖掘出建筑中蕴含的人文信息与精神内核,使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文化载体,用“历史之魂”塑造“时代之貌”。

巨鹿路675号由传奇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设计,这座建筑不仅是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刘吉生夫妇宅邸,更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遗产,见证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修缮工程严格按照历史建筑修缮原则进行施工,确保了每一处历史细节的真实性,主楼朝向花园的文艺复兴风格构图的正立面,通高的两层门廊及水刷石爱奥尼柱式、室内精致的装饰都得到了完整的保护和完美的修复。此而使得这处建筑再次成为展示城市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雷士德医学院是雷士德基金会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建造的研究、教育机构之一,作为中国近代医学研究的中心,一直是中国医药人才培养的摇篮。修缮工程通过对立面修缮、灯柱复原、门厅优化,恢复了历史建筑立面及室内重点保护空间的原有风貌;对走廊等次要空间,通过巧妙隐藏机电设备,拆除后期吊顶,还原原有尺度,重现了该历史建筑装饰简洁、疏朗、大气的特征。建筑原有功能与未来功能的契合,让历史与当下产生了连接,也成了建筑历史与医学发展史的重要载体。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是新中国建造的第一个工人新村。1951年曹杨一村在“为劳动人民服务”方针指引下始建;次年,大批上海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光荣入住。本次的综合修缮改造则是在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之间寻求平衡,积极探索工人新村持续保护、有效利用的一种尝试。实现了曹杨一村城市更新项目“实现小区环境共享,打造工区特色主题,提升区域文化风貌”的目标,使曹杨一村成为具备独特历史意义的宜居社区样板。

原标题:《老房子焕发新活力!杨浦这一项目入选市级名单!》

阅读原文

网址:老房子焕发新活力!杨浦这一项目入选市级名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38188

相关内容

焕新再出发!杨浦文化艺术中心开放
又一地标焕新再出发!杨浦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放
上海杨浦:人民城市幸福样本“炼成记”
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上海评出新一批“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上海评出新一批“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长白新村街道藏着杨浦人的城市乡愁 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漫步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感受工业遗存焕发新生
健康迈开腿!全市200余名老人在杨浦这里感受运动的乐趣
点赞,普陀这个创新实验室入选市级名单→
“涤岸之新”,建筑与生活在杨浦“叠合生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