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中·禅的入门
禅修中的呼吸练习是入门必修课,能带来平静。 #生活乐趣# #休闲生活方式# #静心禅修#
内容简介 · · · · · ·
《知中·禅的入门》——了解禅,修行禅,领悟禅的完全手册!
系统梳理禅的历史;图文趣解禅修法门;深入挖掘禅的美学;领悟生活中的禅意。
了解禅,修行禅,领悟禅,是三个递进的阶段,也是《知中·禅的入门》特集所囊括的一个完整结构。
了解禅——首先系统梳理禅宗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兴衰,通过历史事件和禅宗历代人物传承两个维度讲清楚“禅”的历史;
修行禅——聚焦了禅修的法门,比如用图文方式讲解坐禅的方法,以及通过禅宗公案来帮助读者勘破禅机,简单可行,读者可据此直接体验禅修;
领悟禅——禅宗不仅是宗教,禅的美学内涵其实也很深阔。中国艺术史上优秀的书画作品,或多或少都带有禅韵。书中精选的书画佳作,件件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精品,希望读者能借由这些艺术珍品,领悟到禅的美学。
另外,《禅的入门》这本书,帮助大家从古琴、园林、香文化、茶道、现代设计等不同领域去体悟“禅”。禅不是一...
(展开全部)
《知中·禅的入门》——了解禅,修行禅,领悟禅的完全手册!
系统梳理禅的历史;图文趣解禅修法门;深入挖掘禅的美学;领悟生活中的禅意。
了解禅,修行禅,领悟禅,是三个递进的阶段,也是《知中·禅的入门》特集所囊括的一个完整结构。
了解禅——首先系统梳理禅宗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兴衰,通过历史事件和禅宗历代人物传承两个维度讲清楚“禅”的历史;
修行禅——聚焦了禅修的法门,比如用图文方式讲解坐禅的方法,以及通过禅宗公案来帮助读者勘破禅机,简单可行,读者可据此直接体验禅修;
领悟禅——禅宗不仅是宗教,禅的美学内涵其实也很深阔。中国艺术史上优秀的书画作品,或多或少都带有禅韵。书中精选的书画佳作,件件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精品,希望读者能借由这些艺术珍品,领悟到禅的美学。
另外,《禅的入门》这本书,帮助大家从古琴、园林、香文化、茶道、现代设计等不同领域去体悟“禅”。禅不是一个死去的样本,而是直接指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什么是“禅”?每个人对“禅”都有自己的理解,也许当你通过阅读《知中·禅的入门》这本书,了解禅,修行禅,领悟禅后,就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知中·禅的入门》特集,秉承知中系列的一贯特色,对“禅”主题的历史向挖掘,严谨考证史料,系统呈现禅的源流,在追溯禅宗在中国本土形成的部分,全书又分出人物向,也就是历代禅师传承,以禅师故事做轻松易读的历史解说;以及历史事件向,即根据中国禅宗史上的大事件、重大转折和曲折传承来讲述禅的历史。
禅,一个听起来玄而又玄的概念,似乎不太容易被理解。其实“禅”没有那么艰涩难懂,《知中·禅的入门》,用简单有趣的拆分手法,通过《禅宗要义》、《禅,禅学,禅宗》、《坐禅》、《禅宗公案》、《禅门心法》等文章,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真正帮助读者达到“禅的入门”的进阶阶段。
禅的触角延展到中国的各式艺术门类中,对中国艺术也有影响。中国书画艺术的佳作,或多或少都具有禅韵,《知中·禅的入门》精选中国书画史上的书画精品,选取高质感纸张,采用精良的印刷工艺,力图原汁原味地保留古字画的美感,竭力传达古字画的魅力:
禅不仅是一个过去的,只存在在历史中的概念,《禅的入门》的意义也在于让我们真的发现生活中“活着的禅”,它可以是每个现代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禅的入门》中关于禅的视角还涉及古琴、茶、园林、香文化、现代设计等方方面面,意在呈现——禅,这个变化无穷的简单法则。
---------------------------------------------
书籍内容包括且不限于:
《禅画:一部禅画录,半壁绘画史》、《画僧牧溪:枯淡山野,随笔点墨》、《禅与书法:字有态度,心悟非心》;《禅与中国古典文学: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琴禅:攻琴如参禅》;《茶禅:茶中有禅意,禅以茶悟心》;《禅僧开窟:莫高窟的肇始》;《禅与古典园林: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禅与宋代香文化:炉烟方袅,禅趣盎然》《禅与现代设计:禅的另一种可能》等等。
中国书画艺术的佳作,或多或少都受到禅的美学的影响,《知中·禅的入门》所精选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件件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精品。书籍作为纸质媒介,很适合古字画的呈现,全书收录的绘画作品包括:
◎梁楷《泼墨仙人图》◎梁楷《李白行吟图》◎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倪瓒《安处斋图》◎倪瓒《容膝斋图》◎倪瓒《紫芝山房图》◎倪瓒《虞林山壑图》◎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牧溪《观音猿鹤》◎牧溪《六柿图》◎牧溪《叭叭鸟图》◎牧溪《老子图》◎巨然《雪图》◎巨然《溪山兰若图》◎弘仁《梅花图》◎弘仁《西岩松雪图》等等。
全书收录的书法作品包括:
◎怀素《论书帖》◎怀素《大草千字文》◎怀素《食鱼帖》◎张旭《心经》◎黄庭坚《花气熏人帖》◎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帖》等等。
作者简介 · · · · · ·
受访人
比尔·波特(Bill Porter)
美国当代汉学家、翻译家、作家。他曾经以“赤松”为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从1972年起,经常在中国大陆旅行,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作品。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的道家、佛教和诗歌等传统文化。
释延勇
嵩山少林寺二祖庵庵主,著有诗集《石室孤灯》。
王鹏
钧天坊创始人,当代斫琴与演奏兼善的古琴艺术家、美学空间设计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传承人。弘扬古琴之“天地精神”与“人文情怀”,倡导文人生活美学与文化修行。其主张坚持从古琴艺术当中提炼“清微淡远、中正平和”的精神并将之融入当下生活,以传统与当代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地传承古琴文化。
草木君
本名邱月微,福建武夷山人,结庐黄柏溪畔,以茶为业,自诩为一枚“种几亩茶,栽五株柳”的小茶童。平时好山水、耽文字、经常流连...
(展开全部)
受访人
比尔·波特(Bill Porter)
美国当代汉学家、翻译家、作家。他曾经以“赤松”为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从1972年起,经常在中国大陆旅行,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作品。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的道家、佛教和诗歌等传统文化。
释延勇
嵩山少林寺二祖庵庵主,著有诗集《石室孤灯》。
王鹏
钧天坊创始人,当代斫琴与演奏兼善的古琴艺术家、美学空间设计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传承人。弘扬古琴之“天地精神”与“人文情怀”,倡导文人生活美学与文化修行。其主张坚持从古琴艺术当中提炼“清微淡远、中正平和”的精神并将之融入当下生活,以传统与当代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地传承古琴文化。
草木君
本名邱月微,福建武夷山人,结庐黄柏溪畔,以茶为业,自诩为一枚“种几亩茶,栽五株柳”的小茶童。平时好山水、耽文字、经常流连于道观僧宇下,或听雨或吃茶或闲聊山林逸事,尽兴而忘归,便觉不亦快哉。
马可
设计师。曾在巴黎时装周发布作品“无用之土地”。1996年,马可与合伙人创建首个中国设计师品牌“例外”。2006年,马可辞去设计总监职位离开“例外”,并创建无用工作室,后注册成为社会企业,致力于保护、传承民间手工艺,提供原创手作衣服和生活艺术品。
朱赢椿
书籍装帧设计师。现任南京“布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创立个人设计工作室“随园书坊”。朱赢椿从2004年起开始自主策划和创作图书,代表作品有《蚁呓》《蜗牛慢吞吞》《设计诗》《虫子旁》《虫子书》等,以对自然山水、生物的细致观察为主题。朱赢椿的装帧设计清新质朴,自成风格。
何武贤
建筑设计师,山隐建筑室内设计创意总监。何武贤擅长园林景观和室内设计的整合,崇尚并研究禅学思想和自然意境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设计作品获得包括德国If设计大奖在内的多项国内外奖项。由于在设计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禅意,他被业内人士称为“生活禅空间美学家”。
YIYI
新锐珠宝设计师。自幼学习书法绘画,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后到法国巴黎现代首饰设计学院学习。现在就职于兰宫珠宝。YIYI的设计作品采用现当代风格,外表以抽象和几何化的为主,将极简美学与传统的东方气韵结合,通过含蓄、素雅的表征,传递珠宝作品的内在禅韵。
目录 · · · · · ·
知中《禅的入门》特集·言论
全国禅院分布大地图
禅宗人物谱系
禅的辞典
1、
采访少林寺二祖庵庵主:禅武合一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如果能时时学着去除二元概念,减少分别心,心就能少受时间、空间、自我、他人的限制,安住于当下,没有过去与未来。这会让我们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更紧密,活得更明白也更有质量。吃饭的时候专注吃饭,喝茶的时候安心喝茶。果能时时如此,相续不断,便是禅修。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古德说过,挑水担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无不是禅。 禅宗是个人主义的极致。--木心 《六祖坛经》: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六祖坛经》: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 《六祖坛经》: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佛教讲求“随手拈一片浮云就能成无上妙法”,因为万物为你所用但不为你所拥有。 与心无违,因为我本无心。 眼耳鼻舌身意能够表达的内容是极为有限的,你需要心心相印的东西是无穷的。 释延勇:我以前会看山水的美好,尤其喜欢万里江山烟笼雾绕的景象;观人间百态,感觉都是在给予我感悟和启发。但是后来我发现,万物只是万物的本来,没有什么好去追寻的,也没有什么道理能给我阐释,因为我再也不需要道理了。 “三无漏学”包括“持戒、禅定、智慧”,即“由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慧起修。”“戒、定、慧”能分别对治人性中的“贪、嗔、痴”。 “六度”在北传佛教里,指的是六种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渡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六度具体所指为:布施:把自身拥有的或所知道的给予别人。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以及无畏施(信心的给予)。布施对治的是五毒中的“贪”。持戒:持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做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饶益有情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众生。忍辱包括生忍和法忍。《出六度集经》中说:“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饿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忍辱法门能除五毒中的“嗔”。精进:精进包括身的精进和心的精进。禅定:心无杂念,不为俗物迷惑颠倒。般若:般若是梵语音译,意为智慧或洞识,是三无漏学之一。 调身、调气、调心 单盘坐:上身坐正,将右脚放于左腿上,为吉祥半跏坐,佛教密宗多采用此法;若将左... (查看原文) 女宛心兑 1 回复 1赞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知中ZHICHINA(共17册), 这套丛书还有 《知中·一本读懂!山海经》《知中·孙子兵法指南书》《知中·再认识李小龙》《知中·幸会!苏东坡》《知中·洋人》 等 。
喜欢读"知中·禅的入门"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知中·禅的入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所谓功德即为修心
“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当梁武帝向达摩询问自己这些年来修佛建寺是否为做了大功德时,祖师如此答复他。两人话不投机,于是这位禅宗祖师乘一叶苇舟离去。 这么一个小小的故事,我至今才从《禅的入门》这本MOOK里得知... (展开)

不期然而然
阅毕。我与小王、小李身处火海,面前有三扇门,一扇名道,一扇名禅,一扇名佛,门前竖有标牌,上写穿任意一门可达其指定的安全场所。小王说这不会是什么骗局吧,看似有门,门后却还是火海?小李表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禅宗教导明心见性,心悟则路通,我先走为敬,说完就... (展开)

当你不知道你的路在哪里的时候,你就好好活着……
这是我第一次,看有关禅的书。 观澜听雨这样的事,离现实生活早已经很遥远了,但当我看见这本书的封面时,松风、花香、雨露一起涌上心头,我想这就是“禅”的吸引力吧。“禅”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参禅悟道、禅茶一味等耳熟能详的词汇在我们心中无意地存在着,这也是促使我... (展开)
> 更多书评 4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Mr_Peterpan
杨庆祥: 禅不是一种理论,不是一种观念。它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由内心生发,由生发而圆融,由圆融而智慧,由智慧而欢喜,如此以至无穷。 (还是要先修心) 禅最吸引我的,是它无处不在的覆盖性。它是一种能在瞬间得到开悟的方式,它不需要任何辩证法。但如果没有意识到禅是作为一种“空”而存在的话,我认为这些研究也许偏离了方向 禅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由行动。而这种自由是建立在一个充分意识到自我的...
2019-12-19 10:07:37 1人喜欢
女宛心兑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古德说过,挑水担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无不是禅。 禅宗是个人主义的极致。--木心 《六祖坛经》: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六祖坛经》: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 《六祖坛经》: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佛教讲求“随手拈一片浮云就能成无上妙法”,因为万物为你所用但不... (1回应)
2018-08-07 19:03:47 1人喜欢
Chole_Ma (Try simply to enjoy the life.)
如果能时时学着去除二元概念,减少分别心,心就能少受时间、空间、自我、他人的限制,安住于当下,没有过去与未来。这会让我们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更紧密,活得更明白也更有质量。吃饭的时候专注吃饭,喝茶的时候安心喝茶。果能时时如此,相续不断,便是禅修。 (1回应)
2017-10-27 15:04:51 1人喜欢
Adachi._.Cheng
忍辱包括生忍和法忍。《出六度集经》中说:“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 忍辱法门能除五毒中的“嗔”。 Ps: “嗔”其实是“怒”的意思。
2022-06-06 16:26:55
网址:知中·禅的入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38326
相关内容
生活禅:把禅的智慧融入生活 在生活中领悟禅的境界将禅融入生活的点滴
生活中的禅
中国禅学
怎样能把禅的智慧融入生活
禅宗巨匠净慧长老:将禅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
禅茶:佛教中的茶文化
禅宗的智慧:探寻中国禅宗的独特魅力
禅教合一的生活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