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上春树到老佛爷,那些顶级艺术家的真实生活:凌晨4点起床工作,60年如一日

发布时间:2025-01-04 00:33

真实生活经历7: 老友重逢,那些年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故事精选# #真实生活经历#

说到画家、作家、艺术家,很多人都觉得这群人活得浪荡不羁,生活中充满了诗与远方,四处云游,过着放任以及毫无束缚的日子。

但在Daily Routines网站,一个专门分享作家、艺术家和达人们例行日常的网站中,这群做着最具创意工作的创作者们却活得比任何人都有规有矩。

尽管很少有人喜欢看到如此乏味的艺术家们,但事实是,任何成功都需要耐心、有规律的训练和每天的例行公事。

图片来自dailyroutines

节选4位创作家的日常生活:

▶作家

村上春树

“当我在写小说的时候,我会在凌晨4点起床,然后工作5到6个小时。在下午,我跑10公里或游泳1500米(或两者都做),然后我读一点书,听一些音乐。我晚上9点上床睡觉。

我每天都坚持这种例行公事,毫无变化。”

——《巴黎评论》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对他这种例行公事式的生活评价是, “重复本身很重要,就像一种催眠术,催眠自己以达到一种更深的精神状态。”

图片来自搜狐网

▶ 建筑师

勒·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的工作时间非常规律。他的日程安排得很严格。每一天都带着童子军式的诚挚:

早上6点,体操和绘画,柯布西耶每天开工前都会练习一种美术健美操;

早上8点,吃早餐。

然后,柯布西耶进入了他那个时代最有创造力的时间。前几个小时的身体和视觉锻炼,以及几个小时的绘画,使他在精神上得到了滋养,他会利用主要的早晨时间来进行他最有灵感的概念化创作。

这种创造性的例行公事,帮助他驾驭和引导最难以捉摸的设计图。

柯布本人也承认这个养生法的重要性。

他写道:“如果后人重视我作为建筑师的工作,那么,这些毫无理由的规律才是创意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图片来自iart

▶ 建筑师、设计师

吉奥·庞蒂

庞帝去世后十年,他的女儿丽萨将他职业生涯总结为:

“60年的工作,建筑在13个国家,讲座在24个国家、25年的教学,50年的编辑,560期杂志,每一期都有他的文章,2500封信口述,2000封信手写,为120家公司做过设计,画了1000多张建筑草图。”

莎还描述了让她父亲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日常工作。

图片来自搜狐网

他开始于凌晨5点到6点之间,他给朋友和合作者写了30封信,告诉他们他决定改变项目的这个或那个细节。

然后离开了家,来到附近的工作室,庞蒂在那里从早7点工作到晚8点。

他疯狂地画素描和写字,到下午3点左右,他的手就被“石墨和墨水弄黑了”。

庞帝回家吃完晚饭后继续工作,他经常在熄灯后安静地作画,他的素描被其他房子的灯光照亮。

庞帝平常的一天里像是挤进了60个小时。

▶ 时尚设计师

卡尔·拉格斐

老佛爷卡尔·拉格斐的伙伴在回忆他时说,

“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一间1000平方英尺(约合362平方米)的房间里,房间中央摆着一张现代风格的四柱床。一条黑色的床罩上撒满了平装书、杂志和更多的ipod。”

图片来自Tops

老佛爷说,“工作就像呼吸,我是在像呼吸一样去做我的工作。”

老佛爷一生工作了64年,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

在这64年间,他光是为香奈儿设计的系列,每年就有8个,再加上Fendi和他的同名品牌Karl Lagerfeld,每年差不多有十几个成衣或高定系列等着他设计、拍板。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联名合作,以及跨界设计……

“老佛爷”精通法语、英语、德语和意大利语,他除了把握趋势,设计服装,为品牌造势之外,还集广告导演、摄影师等技能于一身。

2018,《Vogue》美版9月刊曾请来摄影大拿Annie Leibovitz,为“老佛爷”拍摄了一组工作照片,记录下了这位当时84岁白发老人伏案工作的瞬间。

这不是摆拍,这就是他的日常生活。

图片来自《Vogue》美版

光鲜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原以为艺术家们的一天是像电影里那样,睡到中午起床,穿着睡袍喝一杯咖啡,到了下午晚上,随便大笔一挥,一件大作诞生,轻松充满传奇色彩,仿佛人生就是躺赢。

然而,现实中的艺术家,明明有着令人艳羡的天赋和创作,却努力得像个刚刚起步的凡人小白。

我们写过很多关于“逆袭”的文章,人们总说,哪有那么多天才,不过是厚积薄发的凡人而已等等。

但是深究其中道理,那些已经拿满成绩,或者初露锋芒,却仍愿以日复一日的深耕和坚持来面对当下的人,是因他们心中时刻存着一份面对人生起起伏伏的坦然。

将努力看做生活的常态,平凡时,努力;通达成名后,更是努力,因为他们很清楚,此刻的成功,并非仅是天赋而已,没有了所谓的每日例行公事,也就没有连续不断的辉煌。

前段时间,毕业季那回,B站推出了一部纪录片《出身》,纪录片讲述的是淘宝直播一姐薇娅与4位普校毕业生探讨未来、职业女性、背景等话题的故事。

薇娅17岁就开始创业,没有学历,没有人脉,就是靠着一路的跌跌撞撞,做到了如今的顶流带货女王,她的成就:

淘宝第一主播

全球好物推荐官

雅加达亚运会火炬手

阿里巴巴2019脱贫攻坚公益主播

淘宝十大公益扶贫主播

一带一路泰国商品推荐大使

年收入2亿

名下多家公司

......

知乎上有个玩笑梗,经常有人问,如何不用上班,天天安心在家玩手机?有人回答,你只要在银行存6000万,之后就可以靠利息生活了,不用上班了。

薇娅年入上亿,名下公司多家,即便不用太劳心工作,还是能有相当可观的稳定收入。

但是薇娅对工作的态度是,不敢停,也不想停。

此前,《十三邀》出了一期关于“淘宝一姐”薇娅的访谈。

图片来自新浪

节目中,曝光了薇娅每日的作息时间表:

15:00 起床

16:00-19:00 到公司选品,试用上千种商品

19:00-19:30 过脚本,直播预热

19:30-20:00 化妆

20:00-00:00 直播

00:00-06:00 直播复盘会、选品、对接商家

06:00-10:00 回家、吃饭

这样紧凑、高强度的作息,让很多人直呼受不了。

可薇娅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日子,她一天都不允许自己停下。

图片来自腾讯视频

她说:“我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不想将来后悔,我就是要拼,要站起来跑。”

薇娅经常被说是“被时代选中的女人”,不可否认,薇娅的成功,是因为站在了这个时代的风口。

图片来自腾讯视频

但如果没有玩命的付出和长年累月的努力,她不可能成为这个被选中的“幸运儿”。

只能说,所有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我们所熬不了的苦。

积少成多,水滴石穿。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突如其来的一鸣惊人,世事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成功眷顾努力的人,越忍耐,越有耐力,越坚持,就越有动力,越努力,也就越幸运。

这些大拿们,都如此“保守”地拼命成长,想要翻盘的凡人们,还有什么不肯放下浮躁,不肯认真去拼一拼的理由?

世界是什么样,在于人是怎么看

这些名家不只是“忍者”,还是很懂得乐于当下的“忍者”。

细品这些创作者的生活,那些画下了整个心灵世界的画作,或是写尽人生百态的作品,很多竟然就是在某一个千篇一律的小镇,或者是小屋里完成的。

而这些闻名世界的创作者自身,不少人从来就没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他们的灵感和素材就是来自于眼前和身边。

前几年,辞职女老师的一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影响了很多人。

很多人就此开始了辞职背包看世界。

有些人从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出走,看了世界,勇敢回归;

但有的人,出去时一地鸡毛,回来时,还是一地鸡毛,看世界,不但没有让他们放飞自我,反而是在花光了积蓄后,发现懒散惯了,回不了现实。

这当中的问题在哪?

艾老师觉得,这些创作者们早已用自己的行动给了一个无声的回答。

生活是什么样,在于人是怎么对待。

在飞鱼遨游的印度洋上可以成就梦想,在生活气息浓重的市井生活中,同样可以追梦。

其实就是上文所介绍的创作家们,他们当中的很多,即便曾经游历海外,但最终都还是定居一处,心怀平淡,潜心创作,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产出足以影响世界的大作。

加拿大首屈一指的民俗艺术家莫娣,由于贫穷和疾病,一生都没有离开她生活的地方,但这不防碍她画出对于世界的想象力。

图片来自搜狐网

回到莫娣真人艺术创作的开始,孩童阶段的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孤独的,主要是因为她对其他孩子周围的分歧感到不自在。她出生时几乎没有下巴,总是比其他人小得多。

但她似乎是一直是个快乐的孩子,她喜欢与父母和兄弟在一起的时光。

莫娣的母亲开始绘画圣诞贺卡出售,因此她的艺术生涯开始了。

她的生活和世界唯一延伸到邻近的迪格比县,莫娣的父母相继去世,根据当时家庭惯例,她的兄弟继承了这个家庭。她搬到迪格比和她的阿姨住在一起,在那里,她遇到了流浪鱼贩埃弗雷特·路易斯,并于1938年结婚。

莫娣一生都与路易斯一起住在马歇尔镇的家中。

尽管身体有瑕疵,但这两个人却被视为彼此强大的陪伴,由于莫娣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恶化,她无法做家务。

路易斯照顾了这所房子,莫娣通过她的画作作为家庭收入。

莫娣最出色的作品出现在她早期创作的圣诞贺卡中。从来自MAUD的问候以一系列笔墨卡片开始,她亲自亲手写给家人和朋友的问候。

莫娣·路易斯《大雅茅斯佛得角的灯塔与渡船》

而当她的关节炎恶化时,她的风格发生了变化,她转向纸板上的大幅油画,这些创作一直持续到1970年去世。

她的人生经历最让人动容的是她对于绘画与生活的这份热爱:

她的手的畸形其实很严重,你甚至担心她能不能握住画笔?但是,就是这样一双手,画出了一张又一张,她想象中的美好世界与时光的画面

莫娣早期的赞助人,艺术商人Claire Stenning很早就发现了她作品中的美好:

“莫娣的画里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纯真感,没有一丝一毫的阴郁,感觉所有的一起都是快乐的、晴朗的、活泼的。”

莫娣·路易斯代表作品

由于贫穷和疾病,莫娣一生都没有离开她生活的地方,但这不防碍她画出对于世界的想象力。

一生生活在家乡,但写尽世间百态的,还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当代加拿大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图片来自腾讯网

门罗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休伦县文海姆镇,除了青年时期曾在温哥华小住几年,门罗一生都没怎么离开过安大略省,现居于克林顿镇。

门罗的创作基本上与她对身边事细致入微的观察密不可分,乡村生活的点滴记忆是她笔下不竭的灵感源泉。

有句话说,有看世界的能力,也要有回归平淡的勇气。

诗不一定都在远方,梦想也不一定需要远行才能追到。

日常的生活虽然极其平淡,但即便是旅行看世界,所看的也不过就是,他人过厌了的生活。

最终还是要归于平淡,活在当下。

看世界和乐于当下其实不冲突,但是当我们无法随意选择要过的生活时,少些抱怨!

能将自己当下小小的周遭经营好,细心观察,保持努力,简单的生活同样能过得丰富多彩,或许还能有所作为。

教育是一门精雕慢琢的艺术

逆袭成名的故事读起来过瘾,让人浮想联翩,故事还没读完,自己角色代入都已经差不多走到成功人生的尽头了。

成功谁都想要,但是成功前的日复一日并不是人人愿意学习和模仿。

这也就是Daily Routines网站建立的初衷,希望通过分享名人们如何规划日常生活,激励读者自律和努力。

然而,这是一个充满速效的时代,饮食要速效,锻炼要速效,就连养孩子和教育都要速效。

养孩子追求速效的结果就是砸钱和付智商税。

去年,网曝江苏盐城惊现天价辅导费,物理、化学单独辅导,25万一门!

就是这样的天价,还是有家长趋之若鹜,只因该辅导班打出了出卷老师一对一指导的噱头,似乎只要报了这班,中考就一步到位了。

等物价部门介入后发现,和打着擦边球的“考题培训”基本没什么关系,这钱花得更多是求个心理安慰。

天价补习班,至少还能学一些知识,可像是脑波背书、开天眼识字,一次学习还得花2-3万,这个钱就纯粹是交了智商税。

教育是一门精雕慢琢的艺术,想要拥有像大师们一样的成就,仅看大师周游世界的潇洒和聚光灯下的辉煌就太草率了。

图片来自Unplash

柯布西耶曾说,“如果后人重视我的工作,那么,他们应该会懂得那些毫无理由的规律才是我创意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任何成功都需要耐心、有规律的训练和每天的例行公事,很多看似枯燥的重复,却能为日后的作为积累出更深层次的意义。

图片来自豆瓣《莫娣》剧照

然而,例行公事也并非机械和毫无目的,首先应该知道自己和孩子需要向哪些方向努力,再以此为目标行动;

再者,重复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和外界互动,良性的成长,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既需要规律,也需要互动和新思想, 不要为自己和孩子关上拒绝新事物的机会。

最后,也就是保持享受生活的状态,苦学需要,但人生的乐趣也应该去争取。

无论是像老佛爷这样的,出身贵气,还是像莫娣这样,一生受困于疾病,不同的人生,享受不同的快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块天地里,活得精彩,不也是一番成就么?!

好的教育离不开家校合作,有了父母的努力,学校的培养也不能少。

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场关于教育的新的更加激烈的“革命”正在发生——

孩子面临的,已不再是仅与国内尖子生之间的PK,而是与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精英综合较量!

适应未来的孩子长什么样?

教育要做什么创新,才配得上未来的孩子?

家长要怎么做,才是给孩子最正确的支持?

......

以上所有问题,我们和您一样关心!

为给家长们带来全球领先的国际教育,推动中外教育创新文化的交流、促进教育产业的深度合作—— 2020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即将揭开面纱,如约而至!

10月24日线下峰会、10月25日线上云端峰会!

线上线下全面联动,邀您共探新教育未来发展之路!

现在预约报名通道已全面开启,还在等什么?快来报名吧!

责任编辑:

网址:从村上春树到老佛爷,那些顶级艺术家的真实生活:凌晨4点起床工作,60年如一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38418

相关内容

华晨宇凌晨三点起床的老干部生活,教你享受慢生活的艺术
青年艺术家鲁潇: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搞艺术”
艺术让生活更美好作文(精选60篇)
生活的艺术作文实用15篇
生活的艺术作文(10篇)
生活的艺术工作作文(实用9篇)
生活的艺术作文(精选10篇)
乡村生活作文(通用40篇)
体验乡村生活作文(精选39篇)
生活的点点滴滴(作文60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