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代表自家开始了吗?
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代表不同的垃圾类型,如绿色代表可回收,蓝色代表湿垃圾(厨余),灰色代表干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 #生活常识# #垃圾分类知识#
(原标题:垃圾分类,代表自家开始了吗?)
做好垃圾分类,上海市民在行动 ■ 浦东金桥一小区居民家的厨房也贴上了垃圾分类细则,可以按图索骥逐渐养成让厨余垃圾精细化分类到位的好习惯 杨建正 摄影报道
■ 昨天是植树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新天地居委会推出有害垃圾换绿植活动,提高居民对有害垃圾的辨别,做好分类 陈左 摄影报道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也是老难题。据统计,2018年上海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垃圾围城”迫在眉睫。
今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2月26日,中国上海网发布《关于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2019年全市生活垃圾工作立下“军令状”:全市实现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7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
人大代表是垃圾分类立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自己开始垃圾分类了吗?关于推进垃圾分类,他们还有哪些好的建议?今年全国两会上,记者就此采访了10位全国人大代表。
潘向黎代表
物业要负起责任
我们家已经垃圾分类很久了,采取的一直是三分法: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而且全家人都积极参与。
我觉得上海出台这个法规非常及时,用上海人的话说,这是一件非常“有腔调”的事,我觉得垃圾分类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品质。
对于垃圾分类,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不太有信心。在调研中,很多老百姓告诉我,他们认认真真把垃圾分好,垃圾车来运的时候,又把所有垃圾都倒在一起运走了。还有个朋友告诉我,有次他拿着电池、碎灯泡等有毒有害垃圾去扔,但在小区里找不到专门的垃圾桶,就去问物业该扔在哪里?对方漠不关心地说:“你放在那里好了”,然后指指垃圾桶。
这些都挺让人灰心。但后来我觉得自己还是要分。每次扔垃圾,我都会把各种垃圾分好,把湿垃圾包好。如果是有毒有害垃圾,除了用垃圾袋包好,还在外面贴上一张纸,写上里面有哪些东西。虽然我常怀疑这样做有用吗?但还是努力去做。
我认为小区的管理者很重要,尤其是物业要负起责任,最好能够将其纳入考核。物业不是光把小区管得干净漂亮就行,还要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尤其是不能把别人分好的垃圾再混在一起——这对老百姓垃圾分类积极性是毁灭性的打击。
从家庭来说,要推动垃圾分类,我建议从孩子抓起。垃圾分类要进学校,除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也是希望通过他们去影响父母和祖辈。俗话说隔代亲,我觉得孩子往往能够影响那些已经形成固有习惯的老人,提升整个家庭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朱国萍代表
好办法大家分享
我做了十几年居民区工作,在垃圾分类方面肯定也是带头的。十几年前,我就有这个意识,当时居委会没钱,就给每户人家发一个环保袋。老百姓都觉得这种超前的环保意识很好,很珍惜这个袋子。
现在我家里的垃圾分类主要是干湿分离。家里的厨房间小,干垃圾用个塑料袋装着,挂钩挂好吊在边上,湿的就用塑料袋套好,可回收的另外放。自己做好了才能教别人,一些好的办法大家可以互相分享。
垃圾分类一是难,二是烦,但习惯了就好了。垃圾分类要成功,就像我们做百姓工作一样,肯定也是先苦后甜,坚持做肯定会成功的。
曹可凡代表
坚持做就会成功
我们家从去年开始分的,可降解的、不可降解的,慢慢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我最早对垃圾分类有概念是在台北,每天定时收垃圾,垃圾车还有个特别的音乐,我当时觉得很好奇,没见过这样的。后来才知道,台北的垃圾分类做得很好。
后来去美国的时候,住在朋友家,发现他们扔垃圾很麻烦,有一个月历表,周一扔什么、周二扔什么,要按时间扔,扔错的话不仅会被罚款,也没人收你的垃圾。
垃圾分类的观念是要慢慢形成的。台北刚开始推的时候也很困难,大家都觉得是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但只要有这股动力,坚持做,肯定是可以成功的。当然,这需要时间。
李丰代表
要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家里放了三个垃圾桶,厨房间一个、卫生间一个、客厅一个。有时候也会分不大清楚,一些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很类似,会搞不清楚。
我觉得,垃圾分类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我记得,去年上海好像推出过一个小的App,里面是垃圾分类考题,其实是一个垃圾分类小游戏,答对了有积分,答错了会提示正确答案,下次就知道怎么分了,这个形式就很好。
王伟代表
关注湿垃圾处置
我们小区因为业委会改选,有所耽搁,所以还没开始分类。不过家里还是要先试着分起来。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在最后一步:湿垃圾要打开袋子倒进垃圾桶,一般人家如果是上班路上扔垃圾,打开袋子倒好像不大可能。
我听说有些小区是湿垃圾和袋子一起扔到垃圾桶里,然后居委会专门派人去二次拆解。上海两会的时候,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发现大家都很关心最后一步处理的问题。也有人建议通过管道直接排出,但又担心会引起水源的污染等,所以这方面还是要多考虑一下后续的处理问题。
花蓓代表
在装置上动脑筋
我们小区早就开始分了,家里也分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干湿分离。以前对垃圾分类不太了解,有些垃圾怎么分类搞不清,比如肉骨头和鱼骨头,哪个是干垃圾,哪个是湿垃圾,之前就分不清楚,都包在一起,后续物业还要重新分。
以前,上海宣传垃圾分类推出过一个小游戏,教你怎么区分这些垃圾,现在垃圾分类的水平提高了很多。接下来我准备装一个湿垃圾的自动粉碎机。
我觉得,在垃圾分类上,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在方便家庭源头分类装置上动脑子。家里厨房的空间毕竟有限,放两个垃圾桶不太方便,所以分类回收的装置创新设计很重要,要既不占地方,又能很好地处理垃圾。
另外,以前控盐、控油的时候发过盐勺、油壶,是不是在垃圾分类的源头,也可以出一些引导性的措施。
柴闪闪代表
要有志愿者帮忙
我们家现在目前是两分法,就是干、湿垃圾分开,我和我爱人包括孩子都有参与。平时有害垃圾家里比较少,一般只有小孩用过的电池,废电池时间长了容易腐烂,我们就等一到两个星期,凑多了,再放到小区的垃圾桶边上。
我住的是个老小区,还没有正式推行(垃圾分类)。但我觉得先养成习惯,以后正式分了,更容易进入角色。我身边的同事,尤其是很多住在新式小区的,都已经逐渐开始垃圾分类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宣传。不少人理解的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都不太正确,一开始要有志愿者帮忙。
另外,有没有可能在一些常见的包装物上,印上专门的标志,比如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物等等,这样能够推动垃圾分类更顺利地进行,尤其是对老年人更有帮助。
章伟民代表
做好打硬仗准备
我家现在还只有一个垃圾桶。最近我和太太一直在商量怎么分。现在要求垃圾四分,但我觉得在家里常接触的垃圾主要还是两种,就是干垃圾和湿垃圾。接下来,家里准备增加一个专门放湿垃圾的垃圾桶。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理念和习惯的转变。我前不久看到过一个报道,就是日本的垃圾分类已经从原来的5类变为10类了。我觉得,这是他们国家多年来逐渐提升国民素质,养成习惯的结果,是一步步来的。
上海目前分4类,我还是有点担心的——毕竟上海是一个包容性的城市,市民差异性很大,有的人还处在随地扔垃圾的阶段,要他们马上进入垃圾分类,是比较困难的。我提过建议,这件事要从国家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率先推行,养成习惯。家庭这一块,可能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习惯培养,才可能真正做到。
王安忆代表
快递垃圾源头减
我们家还没开始垃圾分类,因为我们所在的小区还没开始分。但我最近看到物业已经准备了好几个垃圾箱,目前还锁在那里,不知道是不是要等到7月1日正式开始时启用。
其实说不分,家里粗的分类还是有的,因为报纸、杂志之类的我们都会专门分开,包括瓶瓶罐罐,都是留给家里保姆的,她要的。另外我们小区有个做法其实蛮早的,就是电池之类的有害物,是专门有个垃圾桶分开的。
对于垃圾分类,我曾经提过建议,觉得源头减量最重要,尤其是针对快递、外卖行业要有所限制。我对外卖这个行业也有不同看法,真的有这么多人时间紧张到这种程度,连正常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吗?外卖产生的垃圾是特别多、特别脏的,包括包装物,还有吃剩下的食物残渣。我们楼里的垃圾桶是清洁工来收的,我每次都看到这种外卖包装盒把垃圾桶塞得满满的,有时候放不下,就扔在一边,特别是夏天,不光难看,气味也很难闻。
王建宇代表
需要一代人努力
我家一直垃圾分类,已经有好几年了,是一种习惯了。
我觉得垃圾分类肯定是对的,但(不分类)毕竟是多年的习惯了,而且是家里关起门的事。法律现在要从门外面管到家里面,难度肯定会有的。要做好垃圾分类,一是要发动社区的力量,毕竟每个人都是有社会属性的,通过居委、通过物业、通过单位想办法,让垃圾分类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事情。同时,一开始要降低垃圾分类的难度,标识要清楚,操作要简单,志愿者要跟上。条例实施后,奖惩也要分明。
我始终认为,垃圾分类不是光靠法令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所以对下一代人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很重要,他们从小就接触到垃圾分类,就会成为他们的一种本能。
网址:垃圾分类,代表自家开始了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39044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来了!那么分类垃圾桶准备好了吗北京1日起开始垃圾分类 四色垃圾桶你都知道怎么用吗
垃圾分类我先行 | 今天,你给垃圾分类了吗?
垃圾分类“家”行动丨这些生活垃圾分类“小妙招”你学会了吗?
垃圾分类丨垃圾分类,你真的会吗?
【垃圾分类秘籍】你收好了吗?
垃圾分类丨速看!这些垃圾的类别你分得清吗?
垃圾分类“家”行动
厨余垃圾拆袋定时投放,深圳垃圾分类开始强制推行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标识为蓝色代表厨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