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会过日子也能把人逼疯,节俭光荣这句话,还有多少人认同
永远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在投资中同样适用。 #生活技巧# #生活小窍门# #个人理财小建议# #投资实战技巧#
此前,有网友上传一段视频,吐槽了自己妈妈的“奇葩”节俭行为,引来很多人跟风评论。
首先,这位网友家很有钱,儿子做珠宝玉器生意。
能一家人跑去海南租别墅过年,光租金一个月就要5万,两个月花了20多万,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得起。
其次,他的妈妈很会过日子。
在一般人看来,会过日子是一个优点,有什么可吐槽的呢?
可是看了这位网友的讲述,你会发现,原来太节俭,也是会把人逼疯。
逛景点,妈妈只选免费的去逛,比如去猴岛,坐船才花一块钱。
到了岛上,要买些花生、香蕉等零食喂猴子,妈妈就心疼了,花生剩下一半舍不得再丢,装回去给爸爸炒了吃。
李先生媳妇儿爱吃花卷儿,妈妈就亲手蒸了一锅,总共八个。
妈妈用的酵母,是买面粉赠送的,可能过期了,面粉就没发起来。李先生媳妇儿吃了一个,说不咋好吃,后来那些花卷儿都是让爸爸吃了。
最后几个花卷,从冰箱回锅来来回回加热了16回。最后硬得根本咬不动,妈妈把这个花卷儿打包了,准备上飞机再吃。
更奇葩的是,过节后回东北,妈妈把能带走的全都打包,包括用了一半的牙膏、没吃完的饭菜、剩一半的火锅底料、各种调料等,扫帚和簸箕用胶带粘好背在了身上。
本来李先生想发快递,由于刚过年,除了顺丰别的快递公司都没有上班,听说要花五六百快递费,妈妈就不干,非要捎到飞机上托运。
视频中,妈妈把装大豆油的塑料瓶剪开,用筷子把没吃完的饭菜一一夹进塑料瓶里,然后用胶带缠好,准备带回东北。
打包的行李多达17个,由于包裹太多,租来送机的车辆装不下,崩溃的司机直接要不拉走人。
好不容易把行李问题解决,却因为耽搁了时间误了飞机,一家人只好坐火车回家,光是退票的损失就是好几千。
火车上,李先生准备泡方便面,妈妈说给自己留点汤,“不喜欢吃面,就喜欢喝汤”。李先生泡好后,假装自己吃完交给妈妈,结果妈妈几大口就把一碗全吃光了。
李先生的爸妈在农村有房子,但他们觉得冬天要烧煤费钱也不常回去住。
他也在城里给老人买了楼房,但两个老人也不住,说是取暖费也费钱。
他们就选择住在儿子公司员工宿舍,还给自己找个活干,爸爸兼职烧锅炉,妈妈兼职给食堂采购,谁劝都不听。
视频一经发出,就收获了众多网友的跟帖评论,大家纷纷晒出了自己家同款的父母。
@宋MM:我妈用旧毛衣做的拖鞋,做了十几双。从来没穿过……宁愿压在床底下占地方。
@仙姑:我姐姐在医院工作,以前她经常说每个医院的肠胃科病房经常会收到80多岁的老太婆,为了吃一碗馊泡饭,然后肠胃炎发作,住院花了一两万块钱医药费。这就是为了不浪费一块钱,结果花了人民币一万块的故事。
@某网友:你们都让开,我爸妈才是节约王者的最高段位。我袜子穿破了,从来不敢扔在家里的垃圾桶,因为发现我妈会翻出来洗干净自己再穿。因为只破一个洞,达不到她扔的标准。而且,他们会特意去买烂苹果回来做苹果酱,说这样便宜!
@静若涵涛:爷爷奶奶来西湖,一听西湖边旅游电瓶车要花钱,老头老太太愣是啃着馒头,喝着矿泉水,靠双腿环湖一圈15公里。
@小米:我妈把厨房洗菜、淘米、刷碗的水,卫生间洗脸、刷牙、洗衣服的水都攒下来,专门买了一个大桶放在卫生间,都用来冲马桶,每次冲完马桶里都会残留一细碎的菜叶子、食物残渣…
@小静:大夏天,早上剩下一碗八宝粥,上班着急没来得及扔。我妈下午遛弯回家给喝了,结果引发肠炎住院,花了7000多块,而那一碗粥,成本也不到5元。
不看不知道,原来父辈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节俭,在子女们看来,已经成了一种负担。
好像这种不理解,已经不仅仅是观念上的差异,甚至上升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当节约超出了理性的范畴,它就很难再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一些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奇葩行为,看起来可笑,实则让人很无奈。
这些掉入生活陷阱的父辈们,经历着好的时代,却还在抓着“节俭”的假象不放手。
一位网友也讲述了自己前男友家的极品父母,听后也是让人大汗直流。
她的前男友,父母都是退休教师,收入也算是挺高的,可就是抠门到极致。
家里的马桶用了十几年,水箱坏了,盖子没了,圈也没了,不让修,不让换。
剩个光腚马桶,没扎过十年马步,恐怕您都用不了他们家的马桶。
有一次他母亲蹲太久腿麻了,一下子整个人后仰坐到了马桶里,年久松动的马桶被压倒摔碎。人摔成尾椎骨折,腿上屁股上手上都挂了彩,医药费花掉一万多,自费部分足够买五个新马桶。
给他们换了新马桶没多久,小区里建了免费公厕。为了省水,老两口就不在家里上大号了。
某个大冬天晚上11点多,他父亲内急,又不肯在家解决,急匆匆往公厕走,天黑路滑,台阶积水结冰,啪叽一下子滑倒了。手腕骨折+小腿骨折,医药费花掉两万多,自费部分足够交十年税费。
不得不说,在节俭这件事上,没有最省,只有更省。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
每一个节俭的父母后面,常常都会有一些被逼疯的子女。
因为所经历的时代不同,老人看不惯孩子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也理解不到老人节俭的心理。
不同的生活体验,又怎么会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费与节俭都不能说是一种错误,年轻人希望有好的生活质量,而父母们想的是防患于未然。
这是认知的差距,是观念的不同。
有一位女同事也曾经吐槽说,她给父母买几千块钱的衣物,但是他们一年只穿一次,说舍不得,宁可让衣服受潮发霉,却只穿二十年前的旧衣服。
明明给他们买了一堆好鞋子,但看到一二十块钱的便宜鞋店,还是冲进去买买买。结果就是,二十块钱的鞋子被穿洞掉底,上千元的鞋子放到开胶也不去穿。
几千块的保健品放起来舍不得吃,马上到保质期了,才急急忙忙去吃,之后发现不能当饭吃,最后又丢掉!
的确,有一些父辈,在节俭这件事情上,已经偏执到一种近乎“病态”的程度。
他们只是为了节俭而节俭,已经不再是以省钱为目的。
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没事就喜欢往家里捡破烂,久而久之,垃圾堆满她家的卧室、客厅、厨房甚至卫生间。
房间被堆积如山的垃圾整得臭气冲天,老鼠满地跑,邻居们也是苦不堪言。
据了解,老人有儿有女,只是老伴去世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可能是源于精神空虚,就用捡垃圾的方式来麻痹自己的神经。
此前,有一段杭州火车站的广播视频火遍了全网。
广播里循环播放的内容是:
广大旅客请注意,排队点上的老大妈,利用年纪大的优势,博得旅客同情心,伺机乞讨,该老大妈家庭生活条件优越,欺骗旅客,请广大旅客辨明真伪,请勿上当。”
这一位常年在东站行乞的老太太,穿的虽然很朴素,但却是干净整洁。
她随手带着小凳子,就堵在高铁站出租车候车区的狭窄过道,有旅客经过等车,她便伸手行乞。
一碰她就耍赖,倒地上不起来,还朝行为吐口水,把水泼到人身上。车站也多次报警,只是因为她年龄大,公安机关也没办法处理。
因为车站人流量大,据说老太太一天能要到300元左右,高的时候能超过500元,一个月下来,也是近万元的高收入了。
最重要的是,她家里并不缺钱。据她儿子张先生坦言,自己家开有工厂,还有五层临街而建的别墅,十来间店铺出租,一年租金就是有几十万,虽然说不上是什么大富豪,但确实衣食无忧,老人吃穿不愁。
家里人也劝过她,只是老人谁的话也不听。
有这么一个会“过日子”的母亲,对于子女来说,是一种福报还是耻辱呢?
老人所谓的“节俭”,其实不过就是在消费陌生人的爱心,她利用欺骗的方式,给自己积攒财富,这种会日子的方法,很令人不齿。
骗到了钱,丢了脸面,失了良心,日子过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
老人总是会对年轻人说,日子是省出来的,不能总是大手大脚。
而在年轻人看来,只有学会赚钱才有可能把日子过好,盲目的节省没有什么价值。
我们不好去说谁对谁错,只是由于大家所处的时代不同,积蓄与消费的观念也有所差别。
节俭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只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不是什么坏事。
过度节俭,反而是陷入一种“为省而省”的病态心理,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
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爷爷的搞笑故事。
老爷子牙齿掉光了,孙子带他去医院花两万多配了一口高档假牙。
可是让家里人好笑的是,老爷子装了假牙却舍不得用,每次吃饭前都把它摘下来,等吃完再安上。
孙子问他为什么,老人说怕把假牙给磨坏了。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定势效应,它指的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采用原本熟悉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会一直盘据心中,并忽视其他可能的方法。
对于很多出生于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人来说,他们经历过的生活困难,远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想象得到。
吃草根、树皮,拿地瓜当主食,吃到想吐,这些年轻人以为的天方夜谭,实实在在发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因此,很多人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才会如此固执地把日子过得那样“清苦”。
他们并不是不想吃好的、穿好的,只是曾经的苦难感受,让他们不敢去尝试改变,生怕一旦有了变故,又回到食不饱腹的时候。
老辈人总是喜欢攒东西,哪怕是针头线脑也舍不得丢,他们会说“破家值万贯”,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这就是旧有的观念太深,让他们下意识忽视了其实现在的生活,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用力的去节约。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面对父辈们这种心态,要给予理解,但也要试着去帮助他们改变。
不要觉得老人什么都懂,时代在快速进步,必然会把一些人甩到身后,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正在直播的老大爷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嘲笑他们、躲避他们,而是应该去帮他们适应,去减缓与社会的隔膜。
教他们用智能手机,让他们也能学会刷短视频、手机支付,体验到科技的便捷,这个过程可能有些难,可是这一些时间,难道就给不起吗。
让他们学着接受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剩菜也可以丢掉,不用把热了又热;好东西买来就吃,不用等到过期再扔。
苦过了大半生,如果有好的条件,为什么不让自己的余生过得好一些。
这既是对老人的期盼,更是给子女们的责任,只有年轻一代有好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减轻老人们的心理负担。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网址:太会过日子也能把人逼疯,节俭光荣这句话,还有多少人认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45960
相关内容
教你分分钟逼死狮子座 怎样做才能把狮子座逼疯普通人过日子有多节俭 真正节俭的生活是怎样的
普通人过日子有多节俭,真正节俭的生活是怎样的
居家过日子,能节俭的地方还是要节俭,会过日子的女人不会受穷
勤俭节约的优美句子160句
人生建议:别住太便宜的房子,别过太节俭的生活
这是我见过的过日子最节俭的人,你们看看还有比她更节俭的人吗?
生活勤俭节约的文案(精选145句)
生活中勤俭节约句子(通用235句)
省钱节俭过日子达人 省钱达人晒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