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5-01-05 18:18

《三体》:刘慈欣的科幻巨作,引领中国科幻文学新潮流。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经典好书推荐#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IAA)五位总执委之一,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美学》杂志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主编,“北京大学美学与艺术丛书”主编, 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SCWP)会员,韩国艺术哲学学会(KAPA)顾问。Comparative Philosophy英文杂志编委,《外国美学》编委,《中国艺术教育》编委,“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编委。

Liu Yuedi. Ph.D. in Philosophy.

Associate Professor at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Delegate-At-Large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esthetics (IAA).

Secretary-Gener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Aesthetics (CSA).

Consultant of Korean Association for Philosophy of Art (KAPA)

Managing Editor of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Editor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Author of The History of Analytic Aesthetics (2008), he has published on culture, aesthetics and art.

Addres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Jianguomennei Da Jie 5, 100732, Beijing, P.R. China

Email: liuyd1217@sina.com

1“中国学术论坛”个人主页:http://www.frchina.net/person.php?id=249

2“哲学中国网”个人专辑:http://www.philosophy.org.cn/article_list.aspx?m=20090726144136937873

3 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学者文集:http://www.renwu.org/scholar_preview.jsp?id=206&name=刘悦笛

演讲视频:

1国家图书馆的演讲网址:http://vod.nlc.gov.cn/show.php?id=449 (刘悦笛《艺术终结与当代艺术发展》)

2上海艺术博览会的演讲网址:http://bangbenw.com/bbzt/shlt/splb/201006/t20100603_105827.shtml (刘悦笛《后现代语境的阶段》)

3. “艺术中国网”关于第18届国际美学大会的采访http://art.china.cn/huodong/2010-08/14/content_3660206.htm

获奖专著:

刘悦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第二届全国“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属于94本“人文社科类图书”当中入选“哲学、美学、宗教”类的九本图书之一)

独著:

1刘悦笛《分析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39.7万字)

2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2万字,获得中国社科院出版基金资助)

3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40万字,插图版,插图200余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4刘悦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插图版,37万字)

5刘悦笛《视觉美学史——从前现代、现代到后现代》,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8年版(插图版,24万字,插图100余幅)

6刘悦笛《夜半歌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插图版, 15万字, "文化场景研究丛书"之一)

主编:

1刘悦笛主编:《美学国际:国际美学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19万字)

2 刘悦笛主编:“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刘悦笛主编: “北京大学美学与艺术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4《美学》杂志复刊第一期(总第八期,主编助理),刘悦笛执行主编《美学》杂志第二期(总第九期)

5刘悦笛等主编:《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版(21万字,"当代文化产业论丛"之一)

合著:

1金惠敏、赵士林、霍桂桓、刘悦笛等著:《西方美学史》第四卷(汝信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与滕守尧等合著),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与第四章《商业设计的美学批判》

3王南湜、刘悦笛:《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市场社会下中国文化的走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7万字,天津九五社科重点项目)

英文著作:

 由国际美学协会美国执委、纽约城市大学的玛丽·魏斯曼(Mary B. Wiseman)与刘悦笛(Liu Yuedi)共同主编的英文文集《当代中国艺术策略》由布里尔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ress)出版。

Mary B. Wiseman and Liu Yuedi eds., 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Brill Academic Press, 2011.

英文发表论文:

1. Liu yuedi, The qi in Zhuangzi’s hole analogy and the light in Plato’s cave allegory, in Skepsis, 2008 (1). 刘悦笛:《庄子洞喻中的气与柏拉图穴喻中的光》,《怀疑论》2008年第1期

2. Liu yuedi, Globalization and the End of Art in China,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 vol.1, 2008 Fall, pp. 69-89. 刘悦笛:《全球化与艺术终结在中国》,《国际决策伦理学杂志》2008年秋季号

3.Liu yuedi,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From De-Chineseness to Re-Chineseness,in 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Aesthetics, Volume 13, 2009, pp. 39-55. 刘悦笛:《中国当代艺术:从去中国性到再中国性》,《国际美学年刊2009》,总第13卷

4.Liu yuedi, Land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aoist Appreciation of Nature,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Arts & Aesthetics, vol.3, 2010, pp. 43-52. 刘悦笛:《大地艺术:从道家的自然审美视角看》,《亚洲艺术与美学杂志》2010年第3卷

被翻译论文

1정의 생성본체와 유가정치철학 (The Becoming Ontology of Qing and Confucianism Political Philosophy)  刘悦笛:《情的生成本体与儒家政治哲学》

 유열적(Liu yuedi) (《儒敎文化硏究》(韩国成均馆大学主办), Vol.- No.14, [2009])

2刘悦笛:《中国现代艺术的形成》,《同志社大学学报》(日本)2011年版

演讲、发言与授课:

2010年11月22日,刘悦笛应邀在亚洲艺术学会(the Asian Society of Art)京都年会上做《生活美学与当代中国艺术》的演讲

2010年11月20、21日,刘悦笛参加日本同志社大学主办的《亚洲邻人的文化形成》国际研讨会,并在闭幕式上做The Construction of Neo-Chineseness的大会发言

Liu yuedi, Life with Emotions (Qing) : from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ism——在第8届文化间哲学国际大会”( 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ntercultural Philosophy)上的大会发言

Liu-yuedi: Rethinking Confucianism: Private Experience, Emotions (Qing) and Public Harmony第六届国际普世对话大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Universal Dialogue 8th WORLD CONGRESS)的发言

Liu yuedi, Calligraphic Expressio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Xu Bing’ pioneer experiment 第十八届国际美学大会(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Aesthetics)“Contemporary Chinese Art”Panel

刘悦笛:《儒家生活美学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新进路》,第十八届国际美学大会“生活美学”专场

2008年11月8日,刘悦笛应邀到韩国国立首尔大学进行《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的”美学》的讲座

2008年10月18日,刘悦笛被聘为韩国艺术哲学学会顾问,并在该学会的年会上作《艺术哲学的整体性与中韩艺术》的主题演讲

2008年4月12日,刘悦笛被聘为北京语言大学 "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Liu yuedi, Concept, Body and Nature: the End of Art v.s. Chinese Aesthetics of Everydaylife——在安卡拉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上的发言(国际美学协会IAA主办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esthetics)

Liu yuedi, Land Art and the Daoist Appreciation of Nature ——在成都国际美学会议上的大会发言(国际美学协会、中华美学学会主办)

Liu yuedi, Comparative Philosophy by way of “Cultural Prototype”:A Case Study of Zhuangzi's Allegory of Hole Versus Plato's Allegory of Cave——在“比较哲学方法论”(The 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发起,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外国哲学研究所主办)

2008年刘悦笛接受韩国MBC电视台采访

2010年下半学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讲授“艺术文献选读”研究生必修课

2008年下半学年,应邀在韩国成均馆大学讲授“中国美学”博士生课程

2008年上半学期,北京大学哲学系开设“现代西方美学”课程

翻译著作

《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阿诺德·伯林特主编,合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全球化的美学和艺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主编,刘悦笛、许中云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艺术及其对象》(理查德·沃尔海姆,刘悦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

2010年发表情况: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       论文》,《人民日报•理论版》2010年4月9日

Liu Yuedi, Land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aoist Appreciation of Nature,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Arts & Aesthetics, vol.3, 2010     

刘悦笛:《融入“生活美學”的當代“環境美學”》,《應用倫理評論》(臺灣)  第49期2010年      

刘悦笛:《大地藝術:從大家自然鑒賞的角度看》,《美學與藝術學》(臺灣)      第5期2010年 

刘悦笛:《艾思奇与“哲学中国化”》,《哲学动态》2010年第8期   

刘悦笛:《“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黄昏》,《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    

刘悦笛:《杜威的“哥白尼革命”与中国美学鼎新》,《文艺争鸣》2010年第5期

刘悦笛:《儒道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色与底色》,《文艺争鸣》2010年第7期  

刘悦笛:《从当代艺术、环境美学到生活美学:从第18届国际美学大会观国际美学新主潮  》,《艺术百家》2010年第5期    

刘悦笛:《当代哈佛汉学家的“中国观”》,《中国图书评论》      2010年第5期  

刘悦笛:《反三俗:后乌托邦与文化救赎》,《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2期

2007年之后发表的论文:

“生活美学”专题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SPAN>”何以可能?》,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刘悦笛:《日常生活美学的哲学反思——以现象学、解释学和语用学为视角》,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8年 第03期

刘悦笛:《艺术终结:生活美学与文学理论》,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7期

刘悦笛:《马克思的“生活美学”——兼与维特根斯坦、杜威比较》,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0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刘悦笛:《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活美学”》,载《文艺美学研究》(第四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悦笛:《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深描“当代审美泛化”的多维历史趋势》,载张晶、范周主编:《当代审美文化新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分析美学”专题    

刘悦笛:《深描20世纪分析美学的历史脉络》,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刘悦笛:《分析美学:方法,模式与历史》,载《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

刘悦笛:《在“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分析美学之后如何界定艺术》,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11期

刘悦笛:《维特根斯坦的分析美学概观》,载《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刘悦笛:《试论纳尔逊古德曼的分析美学——以〈艺术的语言〉为考察中心》,载《南方丛刊》2007年第4期?

刘悦笛:《从“艺术界”理论到“艺术终结”观念——阿瑟丹托的分析美学概观》,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刘悦笛:《从解构“审美态度”到建构“艺术惯例论”——乔治迪基的分析美学概观 》,载《意象》第二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悦笛:《分析美学在中国》,载《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3日

刘悦笛:《分析美学》,载《西方美学史》第四卷(汝信总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艺术终结”专题

刘悦笛:《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刘悦笛:《病树前头万木春——评“艺术终结论”和“艺术史终结论”》,载《美术》2002年第10期

刘悦笛:《艺术终结与现代性终结》,载《艺术百家》2007年第4期

刘悦笛:《艺术终结与中国美学》,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8月21日

刘悦笛:《艺术终结于何处》,载《社会科学报》2008年3月12日

刘悦笛:《艺术终结:生活美学与文学理论》,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7期

刘悦笛:《当代“艺术终结”问题的新进展》,载《中国哲学年鉴(2008)》,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年版

“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专题

刘悦笛:《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生发语境和哲学贡献》,载《世界哲学》2008年第3期

M. 巴德:《自然美学的基本谱系》,刘悦笛译,载《世界哲学》2008年第3期

A. 伯林特:《环境美学的发展及其新近问题》,刘悦笛译,载《世界哲学》2008年第3期

刘悦笛:《当代"大地艺术"的自然审美省反思》,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7期

刘悦笛:《中西“自然美学”的会通》,载《江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视觉美学”与“艺术评论”专题

刘悦笛:《建构“新的中国性”的美术观》,《美术观察》2010年第1期

刘悦笛:《“生活美学”:建树中国美术观的切近之途》,《美术观察》2010年第4期

刘悦笛:《走向“生活美学”的“新的中国性”艺术》,《艺术评论》2010年第<,/SPAN>10期

刘悦笛:《当代中国艺术思潮史:“生活美学”嬗变》,《艺术评论》2010年第12期

刘悦笛:《关于“艺术终结”——与丹托的对话》,载《艺术当代》2008年第10期

刘悦笛:《东亚学术性何处寻:以韩国当代艺术为例》,载《东方艺术》2009年第1期

刘悦笛:《目击道存:视觉的美学》,载《艺术》第1辑(创刊号),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刘悦笛:《谁在“妖魔”化? 妖魔“化”了谁?》,载《美术观察》2008年 第4期

刘悦笛:《艺术终结与全球化语境——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随想》,载《美苑》2008年第2期

刘悦笛:《国际美学与中国当代艺术》,载《美术焦点》2007年第9期

刘悦笛:《当代艺术全球化:向“左”走向“右”转》,载《艺术地图》2007年第8期

“中国美学”专题

刘悦笛:《美学》,载李景源主编:《中国哲学三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悦笛:《中国美学三十年的功过得失》,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

刘悦笛:《30年西方美学研究缺什么?》,载《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5期

刘悦笛:《比较美学视野中的“意境说”——以朱光潜和宗白华为例》,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文学理论

刘悦笛:《“复数化”的全球化与文学命运》,载《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刘悦笛:《艺术终结:生活美学与文学理论》,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7期

哲学与思想

阿瑟丹托、刘悦笛:《从分析哲学、历史叙事到分析美学——关于哲学、美学前沿问题的对话》,载《学术月刊》2008年11期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康德美学的黄昏——兼论“生活美学”本体论的建构》,载《新哲学》第八辑,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

刘悦笛:《“文化原型”比较视野中的“比较哲学”——以“窍喻”与“洞喻”的比较为例》,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刘悦笛:《德里达解构夏皮罗-海德格尔之辩》,载《哲学动态》2008年第8期

社会与文化

刘悦笛:《东方视野中的“新文化相对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9年4月21日

刘悦笛:《“政统”、“道统”与“学统”:中国社会转型中“士人”向“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变》,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刘悦笛:《“文革”研究的第三种思路》,载《粤海风》2008年第4期

刘悦笛:《如何重思“文革”的基本矛盾?》,载《粤海风》2008年第6期

刘悦笛:《“英国文化创意十年”对文化产业的启示》,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其他问题

刘悦笛:《20世纪符号论美学新探》,载《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A. 艾尔雅维茨:《美学与作为全球化的美学》,刘悦笛译,载《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

刘悦笛:《在文化间架桥的当代美学——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综述》,载《哲学动态》2007年10期

刘悦笛:《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侧记》,载李泽厚名誉主编,滕守尧主编,聂振斌、刘悦笛执行主编:《美学》复刊第2卷(总第9卷),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书评

秦勇:《美国文化产业:经济入侵还是文化渗透?》,载《读书》2007年第8期(《文化巨无霸》书评)

章辉:《审美即生活——评〈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11期(《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书评)

周计武:《评刘悦笛的〈艺术终结之后〉》,载《文艺报》2008年2月14日(《艺术终结之后》书评)

王春辰:《艺术终结的全球与中国视野》,载《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6月5日(《艺术终结之后》书评)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7期(《艺术终结之后》书评)

王江松:《“生活美学”是这样可能的——评刘悦笛的〈生活美学〉》,载《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评论)

重点转载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4篇

《存在主义东渐与中国生命论美学建构》,《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全文转载;《艺术终结与中国美学》,《新华文摘》2007年第27期摘要转载,题目改为《艺术终结与中国美学的出场》;刘悦笛:《朱光潜与宗白华审美主义的异同》,《新华文摘》2008年第24期摘要转载

《实践与生命的张力——从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潮着眼》,《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转载

《在“审美批判”与“批判启蒙之间——建构全面的现代性》,《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10月30日摘要转载

网址: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50611

相关内容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刘悦笛:找回中国人自身的美学传统|读+
科学网—刘悦笛:“生活美学”倡导者
刘悦笛:中国人的美学,沉浸在生活里
刘悦笛著《自然之美》
中华美育大讲堂·刘悦笛演讲录 |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刘悦笛 著《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出版
刘悦笛:中国生活美学的兴起与架构
【刘悦笛】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发展历程——论当代中国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审美即生活——读刘悦笛的《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quot;生活美学quot;是这样可能的——评刘悦笛的《生活美学》.pdf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