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幸福感的分析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特质和幸福感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幸福感的分析【摘要】关于幸福感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中的核心成分。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中对幸福感有关的研究进行梳理,明确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不同的哲学基础、研究模式的差异,并且对未来幸福感有关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积极心理学【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9)27-0201-01一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哲学基础最近几十年,人们对积极心理学越来越关注,而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核心成分,也逐渐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当代许多问题都源自于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而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也不例外。有关幸福的概念与理论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的类型――快乐论(hedonic)和实现论(eudemonia)。基于不同的哲学基础,现代幸福感研究从一开始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另一种是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well-being,简称PWB)。主观幸福感是从快乐论出发,人的幸福是由人的情感所表达的,幸福就是对生活的满意,拥有多的积极情感和少的消极情感。而心理幸福感则是由实现论出发而演化过来的,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而更应该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二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比较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除了拥有不同的哲学基础之外,二者的研究模式也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总体的生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的指标体系则涉及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独立自主、自我实现等一系列维度。,以个人主观的标准来评定其幸福状态,包括自我的情感体验及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心理幸福感则是基于心理学家的价值体系,以客观的标准来评定个人的幸福。,注重实证经验和操作研究;心理幸福感则重视理论依据与理论建构,从理论出发探索幸福,其结构的提出和验证,均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因此理论指导性更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先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发展相对成熟,在研究的结构和测量方法上也比较一致。但是笔者更倾向于心理幸福感,这更像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观幸福感像是基本需要的满足,而心理幸福感则更像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的满足。我并不否认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重要性,因为它是研究心理幸福感的基础,而对于幸福感的研究绝对不能止步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应继续对个体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幸福感进行研究。此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主观幸福感仅仅是从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总体评价来定义幸福感,难免会有所偏颇;其次总体的生活评价只是一个大概的把握,不能完全细致地反应出个体的生活状态;最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验,缺乏理论支撑。,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整合的趋势,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整合,为更加全面地认识人们的幸福感提供了新的平台。以ItaiIvtazan博士的一篇“瑜伽迎合积极心理学:检验瑜伽练习程度与主观幸福感(感恩)和心理幸福感(意义)整合的关系”为例进行论述。本研究同时涉及幸福感的两个方面即
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幸福感的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网址: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幸福感的分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56738
相关内容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的关系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之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分享增加幸福感的技巧
积极心理学:让人获得幸福感的心理学
幸福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态,幸福人生——积极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提升策略
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积极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与真正幸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