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惯养成表

发布时间:2025-01-06 23:30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生活常识# #教育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

尤其是孩子处在6-12岁这个年龄阶段。12岁之前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不仅会让孩子受益一生,父母自己在养育的过程中也会省心很多。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曾经说: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孩子将来能不能担重任,能否保持终身学习,为人处事能力如何,都跟从小养成的习惯有关。

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有很多,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一些必要的【品格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每个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小学生,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习惯的培养。比如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就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有很多,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习惯,在孩子12岁以前养成,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非常考验家长的耐心和长远的目光,坚持做下去,等孩子上初中后自然而然就会非常省心顺利。

不仅如此,孩子除了要有以上“看得见”的良好习惯外,更要有很多“难以触摸”的品格习惯,那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这些“看不见”的素养、品质呢?

首先,家长要明确一个观念: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是家长。在孩子习惯养成这件事上,家长比孩子更重要。

想要培养好孩子的习惯,一定要坚持两大原则:1、培养的目标要明确;2、一家人的目标要一致。

调查显示,孩子最讨厌的是家长的唠叨,唠叨是家长焦虑的体现。因为培养孩子的习惯目标不明确,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导致遇到问题就开始唠叨,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和信任度,习惯培养没有成效。

培养孩子好习惯,真正科学的方法其实分为4步:

1、每月给孩子制定一个核心目标。比如这个月就只重点培养孩子的早睡早起习惯、或者整洁卫生习惯等等;

2、家长学习相应的家庭教育知识。目标制定好以后,家长需要知道如何去针对性引导孩子达成这项习惯,所以有必要去学一些配套的相关知识。比如沟通、规则、亲子关系等等方面;

3、给孩子设置打卡计划并坚持打卡。都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坚持打卡一个月,定能让孩子养成习惯。打卡能够让孩子清楚看得到自己的习惯养成进度,既是鼓励、也是激励;

4、每天晚上一次简单的沟通。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从家长这里得到反馈,做得对的,孩子需要得到确认,做得不对的,就需要再调整。

坚持每天打卡和沟通,让孩子一天又一天在习惯这件小事上持续获得胜利感。长期以往,不仅培养了孩子的习惯,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律。

每日之星:范懿馨

几乎每天你都是最晚离开学习吧的,但是这一点也不会影响你,你依然认真努力的完成作业,老师为你认真的学习态度点赞希望你能够一直保持!

网址:小学生习惯养成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58388

相关内容

小学生生活习惯养成.docx
1-9年级学生“好习惯”养成一览表
小学生习惯养成工作总结
小学生习惯养成标语
小学生生活习惯养成专题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孩子成长中的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PPT
浅谈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