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实施“学区制”创新举措推进“一体化”改革进程

发布时间:2025-01-07 10:56

社区创新项目:共同推动社区改进,实现居民生活的趣味化 #生活乐趣# #创新乐趣# #实验性娱乐#

广西梧州市万秀区

  为更好地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万秀区立足区域教育的实际,以“创新改革、整合共享、促优建特、抱团发展”为工作主线,积极推行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成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一道风景。

  一、围绕城乡一体,搭建管理平台

  万秀区以地理位置相近、教育资源利于整合为基本原则,采用“1+X+Y”的模式把43所学校组成六个学区。1是指一所教育质量较好、规模较大、择校和大班额现象较为严重的学校。X是指市区片的学校,实行紧密型、一体化的管理;Y是指农村片的学校,以“互动帮扶”的方式,加强与市区学校的交流。这种模式新建了“教育局-学区-学校”三级管理网络,实行学区长负责、学区议事决策和视导员督导三项工作机制。教育局一方面配足配齐学区领导班子,给学区长学校增加一个常务副校长的职位;一方面把管理重心下移,“行政管理”转化为“服务管理”。按照“顶层设计、基层督导、帮服提升”的工作原则,不仅把教育局所有人员分配到各个学区参与学区工作,而且重新制定了学区财务管理办法、人事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11份,今年还修订、完善、细化了8份。各学区建立了“金字塔型”的行政领导班子,将各分校的工作整合成块,由各个分管领导直线统管各分校的一块工作;研究制定学区三年发展规划、学区章程、规章制度,统一步调,整体推进,形成了“总体布局、统中有分、条块结合、到点到位”的管理新常态。

  二、创新统筹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队伍——实抓补充与交流。教育局以学区为单位,制定教师补充计划,重新按照学科结构调整、核定了新编制,重新设定专业技术岗位;加大招录教师的力度,三年共新进城乡教师227名,空编率控制在3%以内。实行同一学区同一工作考核、评优评先标准,同一绩效工资计算发放方案,部分学区内的绩效工资方案突出了对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交流的倾斜。出台《万秀区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两年来,交流一年以上的人员分别有230人、214 人,占全城区教师总数的19%、16%,其中校长层面的有39人。城乡交流教师挂任高一级行政职务,直接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工作,并享受增加绩效工资10%、购买人身意外险、生活费补助、评优评先优先考虑等待遇;走教教师除了购买人身意外险外,还每天补助75元。学区长根据学区内1+X学校的教学需要,有权调动教师任教学校,每年学区内城乡教师交流率达到15%以上,促进学区人员一体化的管理。

  教育资源——重抓建设与共享。学区做好经费预算,安排好学区的培训、交流、教研等相关费用,确保学区日常运行所需;整合利用“全面改薄”等各项资金,重点倾斜农村、薄弱学校,实现标准化办学。“一校拥有,众校获益”的意识深入人心,城乡学校共享了运动场、教学仪器设备等多种办学资源,更重要的是通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远程共享。万秀区教育局建立了“万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工厂学区建立了“互联网+学区”的教育资源库,都可供全城区或学区教师上传下载优质课程资源。在部分学区建设了网络教室与录播教室,可供各学区开展“异地教研”。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各学区优秀教师资源,选派他们担任农村“全科教师培训”项目的主讲、主培导师;学区内开展跨校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

  教育教学——主抓整合与质量。教育局把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下沉到学区,明确教研员、学区长、分管教学的副学区长等教学、教研任务,探索“学区主题教研”和“学区课题研究”。各学区内实行教学一体化管理,组建一支“特约教研员”、“特约导师”队伍,围绕学科主题设计研训计划,协调整合市级、城区级、学区级和校本研训。以“万秀名师工程”、“MS-EEPO有效教育项目”为抓手,以21个特级教师或名师工作坊为平台,实施34个学区、学校科研课题研究,有效推动了各学科的研训工作。各学区成立6个“质监组”,对城乡学校实行“全科教学质量评价”。要求城乡学校统一并开足开齐课程,每学期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语文、数学、英语由市教科所统一命题,学生100%参加检测;其余八门学科(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书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各校抽取部分年级、班级、学生参加检测,春季、秋季学期由教研室和学区分别负责组织实施。体艺2+1、少先队活动等都由学区制定统一方案或分校根据学区方案进行移植、修改,并组织学生有序地到其他学校和校外教育基地参加活动。

  区校文化——巧抓引领与交融。万秀区由“特色文化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SDP项目)学校示范辐射,启动“一学区(镇)一特色”的建设。工厂学区以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打造了工厂分校的“赏识教育”文化品牌,引领文澜分校的“生活教育”和五坊分校的“五和文化”,申报成为广西第一个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实验学区,实现了“学区课程”共享。“同行”学区长研训动车组更是万秀区学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项目以学区工作的核心问题为导向,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模式,以“流动工作室”为基本形式,以“展示-点评-建议-研究”为主体结构,充分体现学区和学区间“自主+互助”的积极效应。每个月轮一个学区,在一天的时间里,展示学区打破校际壁垒,在教学一体、培训一体、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为学区长们提供一个个真实的研训教材,进行学区工作一体化的交流、探讨,同时也促进了具有万秀特色学区文化的构建。

  三、改革工作体制,化解热点难点

  就近+统筹+随机,消除大班额和择校热。万秀区市区大班额、择校热的现象一直非常严重,2013年平均班额接近62人,龙头学校的择校生平均占了学生总数的30%。万秀区连续两年扩班,以本区户籍儿童“相对就近入学”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统筹安排”的原则,出台四项改革举措、严明一项择校纪律。一是实行学区招生,新生到社区报名,在学区内微调招生路段安排本区户籍儿童就读。二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行积分制入学,按照从高分到低分、先近后远、先本学区再其他学区的办法统筹安排入学。三是研发了招生系统,规范、监控报名工作。四是实行学校电脑随机分班,学区内一年级抽签决定教师任教的学校、班级,六年内学生不允许城区内调班、转学,三年内教师原则上不能更换。五是严格审核军人子女等政策照顾生的入学条件。

  整体+差异+捆绑,破解单一考评。万秀区制定了《万秀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考核细则》、《万秀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学区长工作考核细则》、《万秀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等考评制度,从组织机构、保障措施、交流共享、教育质量、评价激励五个方面整体考评学区的教育教学工作。一些量化指标,如教学质量,则采用计算标准差和差异系数来评价,考核分校间的均衡状况。同时充分考虑各校的差异性,按日常各“质监组”提供的数据、材料,从“进速”的角度来评价。考评结果直接与各学区的绩效考评和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在学区内,绩效工资发放方案由学区统一制定,统一实施;各类评优评先的指标以学区来下达。捆绑考评的机制有利于增强教师凝聚力,有利于帮扶提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按标综合建设,补齐城乡短板

  为优化学区各学校的办学条件,万秀区统筹规划,按照“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配备,统一管理,统一评价)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先后投入建设资金2.2亿元,重点推进工厂学区文澜分校、夏郢竹坡分校等新建教学楼17个教育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振兴学区的培正分校、第二实验学区的第二实验分校、第一实验学区的第三实验分校等学校新建工程;在夏郢镇、城东镇建设150套教师公租房;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建设。目前万秀区学校装备了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计算机教室等功能室,所有教学班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均衡。

网址: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实施“学区制”创新举措推进“一体化”改革进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61979

相关内容

鼓楼社区多举措推进“厕所革命”
广州以“头号力度”实施“头号工程” 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创造高品质生活 多部门多举措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我市六举措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
紧抓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机遇 银行业积极推动创新
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推进窗阳台绿化项目 街坊齐动手 扮靓旧街区
变废为宝 广西多举措推进固体废物循环利用
13个片区已开工,广州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进行时
广西日报|青春城市 秀出创意——2021南宁市青秀区创意生活节开启创意之旅
潮州:多措并举推进创卫 全力以赴优化环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