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上网安全篇
了解并遵守网络安全法规,如《网络安全法》。 #生活常识# #生活安全# #网络安全指南#
(一)如何防范病毒或木马的攻击
1. 为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扫描系统、查杀病毒;及 时更新病毒库、更新系统补丁;
2. 下载软件时尽量到官方网站或大型软件下载网站, 在安装或打开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前先杀毒;
3. 不随意打开不明网页链接,尤其是不良网站的链接, 陌生人通过 QQ 给自己传链接时,尽量不要打开;
4. 使用网络通信工具时不随意接收陌生人的文件,若 接收可取消“ 隐藏已知文件类型扩展名 ”功能来查看文件 类型;
5. 对公共磁盘空间加强权限管理,定期查杀病毒;
6. 打开移动存储器前先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可在移 动存储器中建立名为 autorun.inf 的文件夹(可防 U 盘病毒 启动);
7. 需要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上下载资料转入内网计算 机时,用刻录光盘的方式实现转存;
8. 对计算机系统的各个账号要设置口令,及时删除或
禁用过期账号;
9.定期备份,当遭到病毒严重破坏后能迅速修复。
(二)如何防范微信、QQ、微博等账号被盗
1.账户和密码尽量不要相同,定期修改密码,增加密码 的复杂度,不要直接用生日、电话号码、证件号码等有关个 人信息的数字作为密码;
2. 密码尽量由大小写字母、数字和其他字符混合组成, 适当增加密码的长度并经常更换;
3. 不同用途的网络应用,应该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和
密码;
4. 在网吧使用电脑前重启机器,警惕输入账号密码时 被人偷看;为防账号被侦听,可先输入部分账户名、部分密 码,然后再输入剩下的账户名、密码;
5. 涉及网络交易时,要注意通过电话与交易对象本人 确认。
(三)如何安全使用电子邮件
1. 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邮件中的链接、图片、文件;
2.使用电子邮件地址作为网站注册的用户名时,应设 置与原邮件密码不相同的网站密码;
3.适当设置找回密码的提示问题;
4. 当收到与个人信息和金钱相关(如中奖、集资等)的
邮件时要提高警惕。
(四)如何防范钓鱼网站
1. 通过查询网站备案信息等方式核实网站资质的 真伪;
2. 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3. 警惕中奖、修改网银密码的通知邮件、短信,不轻意 点击未经核实的陌生链接;
4. 不在多人共用的电脑上进行金融业务操作,如网 吧等。
(五)如何保证网络游戏安全
1. 输入密码时尽量使用软键盘,并防止他人偷窥;
2. 为电脑安装安全防护软件,从正规网站上下载网游 插件;
3. 注意核实网游地址;
4. 如发现账号异常,应立即与游戏运营商联系。
(六)如何防范网络虚假、有害信息
1.及时举报疑似谣言信息;
2.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3. 注意辨别信息的来源和可靠度,通过经第三方可信 网站认证的网站获取信息;
4. 注意打着“发财致富 ”、“普及科学 ”、传授“新技术 ”等
幌子的信息;
5.在获得相关信息后,应先去函或去电与当地工商、质 检等部门联系,核实情况。
(七)当前网络诈骗类型及如何预防
网络诈骗类型有如下四种:一是利用 QQ 盗号和网络 游戏交易进行诈骗,冒充好友借钱;二是网络购物诈骗,收 取订金骗钱;三是网上中奖诈骗,指犯罪分子利用传播软 件随意向互联网 QQ 用户、邮箱用户、网络游戏用户、淘宝 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四是“ 网络钓鱼 ”诈骗,利用欺 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获得受 骗者财务信息进而窃取资金。
预防网络诈骗的措施如下:
1. 不贪便宜;
2.使用比较安全的支付工具;
3.仔细甄别,严加防范;
4. 不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毕业证 书、考题答案等;
5. 不要轻信以各种名义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不要轻 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 不向他人透露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尽量避免在网
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八)如何防范社交网站信息泄露
1.利用社交网站的安全与隐私设置保护敏感信息; 2. 不要轻意点击未经核实的链接;
3.在社交网站谨慎发布个人信息;
4.根据自己对网站的需求选择注册。
(九)如何保护网银安全
网上支付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密码被破解,很多用户或企业使用的密码都是“ 弱密码 ”, 且在所有网站上使用相同密码或者有限的几个密码,易遭 受攻击者暴力破解;二是病毒、木马攻击,木马会监视浏览 器正在访问的网页,获取用户账户、密码信息或者弹出伪 造的登录对话框,诱骗用户输入相关密码,然后将窃取的 信息发送出去;三是钓鱼平台,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 邮件和伪造的 Web 站点来进行诈骗,如将自己伪装成知名 银行或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获取用户的银行卡号、 口令等信息。
保护网银安全的防范措施如下:
1. 尽量不要在多人共用的计算机(如网吧等)上进行银 行业务,发现账号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修改交易密码并向 银行求助;
2.核实银行的正确网址,安全登录网上银行,不要随意 点击未经核实的陌生链接;
3. 在登录时不选择“记住密码 ”选项,登录交易系统时 尽量使用软键盘输入交易账号及密码,并使用该银行提供 的数字证书增强安全性,核对交易信息;
4. 交易完成后要完整保存交易记录;
5. 网上银行交易完成后,应点击“退出 ”按钮,使用 U 盾 购物时,交易完成后要立即拔下 U 盾;
6. 对网络单笔消费和网上转账进行金额限制,并为网 银开通短信提醒功能,在发生交易异常时及时联系相关 客服;
7.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办理银行卡及信用卡;
8. 不要使用存储额较大的储蓄卡或信用额度较大的信 用卡开通网上银行;
9. 支付密码最好不要使用姓名、生日、电话号码,也不 要使用 12345 等默认密码或与用户名相同的密码;
10. 应注意保护自己的银行卡信息资料,不要把相关资 料随便留给不熟悉的公司或个人。
(十)如何保护网上炒股安全
网上炒股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钓鱼,不法分子制作仿冒证券公司网站,诱导人
们登录后窃取用户账号和密码;二是盗买盗卖,攻击者利 用电脑“木马病毒 ”窃取他人的证券交易账号和密码后,低 价抛售他人股票,自己低价买入后再高价卖出,赚取差价。
保护网上炒股安全,应采取如下措施:
1.保护交易密码和通讯密码;
2. 尽量不要在多人共用的计算机(如网吧等)上进行股 票交易,并注意在离开电脑时锁屏;
3. 注意核实证券公司的网站地址,下载官方提供的证 券交易软件,不轻信小广告;
4.及时修改个人账户的初始密码,设置安全密码,发现 交易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修改密码,并通过截图、拍照等 保留证据,第一时间向专业机构或证券公司求助。
(十一)如何保护网上购物安全
网上购物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是通过 网络进行诈骗,部分商家恶意在网络上销售自己没有的商 品,因为绝大多数网络销售是先付款后发货,等收到款项 后便销声匿迹;二是钓鱼欺诈网站,以不良网址导航网站、 不良下载网站、钓鱼欺诈网站为代表的“流氓网站 ”群体正 在形成一个庞大的灰色利益链,使消费者面临网购风险; 三是支付风险,一些诈骗网站盗取消费者的银行账号、密 码、口令卡等,同时,消费者购买前的支付程序繁琐以及退
货流程复杂、时间长,货款只退到网站账号不退到银行账 号等,也使网购出现安全风险。
保护网上购物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
1.核实网站资质及网站联系方式的真伪,尽量到知名、 权威的网上商城购物;
2. 尽量通过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切忌直接与卖 家私下交易;
3.在购物时要注意商家的信誉、评价和联系方式;
4.在交易完成后要完整保存交易订单等信息;
5.在填写支付信息时,一定要检查支付网站的真实性;
6.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直接使用个人的银行账号、密码 和证件号码等敏感信息时要慎重;
7. 不要轻信网上低价推销广告,也不要随意点击未经 核实的陌生链接。
(十二)如何防范网络传销
网络传销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网页进行宣传, 鼓吹轻松赚大钱的思想,如网页上“ 轻点鼠标,您就是富 翁 ”、“坐在家里,也能赚钱 ”等信息;二是建立网上交易平 台,靠发展会员聚敛财富,主要通过交纳一定资金或购买 一定数量的产品作为“入门费 ”,获得加入资格,或通过发 展他人加入其中,形成上下线的层级关系,以直接或间接
发展的下线所交纳的资金或者销售业绩作为计算报酬的 依据。
防范网络传销需注意以下方面:
1.在遇到相关创业、投资项目时,要仔细研究其商业模 式 。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如果其经营的项目并不创造 任何财富,却许诺只要交钱入会,发展人员就能获取“ 回 报 ”,请提高警惕。
2. 克服贪欲,不要幻想“ 一夜暴富 ”。如果抱着侥幸心 理参与其中,最终只会落得血本无归、倾家荡产,甚至走向 犯罪的道路。
(十三)如何防范假冒网站
假冒网站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假冒网站的网 址与真网站网址较为接近;二是假冒网站的页面形式和内 容与真网站较为相似。
不法分子欺诈的手法通常有如下三种:一是将假冒网 站地址发送到客户的电脑上或放在搜索网站上诱骗客户 登录,窃取客户信息;二是通过手机短信、邮箱等,冒充银 行名义发送诈骗短信,诱骗客户登录假冒网站;三是建立 假冒电子商务网站,通过假的支付页面窃取客户网上银行 信息。
防范假冒网站的措施如下:
1. 直接输入所要登录网站的网址,不通过其他链接 进入;
2.登录网站后留意核对所登录的网址与官方公布的网 址是否相符;
3.登录官方发布的相关网站辨识真伪;
4. 安装防护软件,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5. 当收到邮件、短信、电话等要求到指定的网页修改密 码,或通知中奖并要求在领取奖金前先支付税金、邮费等 时,务必提高警惕。
(十四)如何防范网络非法集资诈骗
非法集资特点如下: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 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批准权限超越 权限批准的集资;二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 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实物形式 或其他形式;三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及社会公众筹集资 金,集资对象多为下岗职工、退休人员、农民等低收入阶 层,承受经济损失的能力较低;四是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 法集资的性质。
防范非法集资注意事项:
1.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观念;
2. 要时刻紧绷防范思想,不要被各种经济诱惑蒙骗,摒
弃“发横财 ”和“暴富 ”等不劳而获的思想;
3.在投资前详细做足调查,对集资者的底细了解清楚;
4.若要投资股票、基金等金融证券,应通过合法的证券 公司申购和交易,不轻信非法从事证券业务的人员和机 构,不轻信小广告、网络信息、手机短信、推介会等方式;
5. 社会公众不要轻信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的任何承 诺,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
(十五)使用 ATM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使用自助银行服务终端时,留意周围是否有可疑的 人,操作时应避免他人干扰,用一只手挡住密码键盘,防止 他人偷窥密码;
2.遭遇吞卡、未吐钞等情况,应拨打发卡银行的全国统 一客服热线,及时与发卡银行取得联系;
3. 不要拨打机具旁粘贴的电话号码,不要随意丢弃打 印单据;
4. 刷卡门禁不需要输入密码。
(十六)受骗后该如何减少自身的损失
1.及时致电发卡银行客服热线或直接向银行柜面报告 欺诈交易,监控银行卡交易或冻结、止付银行卡账户;如被 骗钱款后能准确记住诈骗的银行卡账号 ,可通过拨打 “95516”银联中心客服电话的人工服务台,查清该诈骗账
号的开户银行和开户地点(可精确至地市级);
2. 对已发生损失或情况严重的,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 关报案;
3. 配合公安机关及发卡银行做好调查、举证工作。
(十七)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在业务活
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和使用信 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违反法 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双方的约定收集和使用公民个人电子 信息。
(十八)当公民发现网上有泄露个人身份、侵犯个人隐
私的网络信息时该怎么办
公民发现泄露个人身份、侵犯个人隐私的网络信息, 或者受到商业性电子信息侵扰,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 删除有关信息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 必要时可向 相关的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机构进行举报或求援。
网址:网络安全——上网安全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64331
相关内容
网络安全建议(5篇)【网络安全】关于网络安全,你知道多少?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指南:青少年篇
《网络安全》ppt
家庭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作文(通用21篇)
网络安全上网指南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漫漫”看
网络安全提示语20字(七篇)
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与网络安全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