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客厅:中医养生体验和手工艺互动颇受欢迎

发布时间:2024-11-13 13:19

本届进博会期间,恰逢立冬节气到来。冬主封藏,曙光医院海派膏方团队又一次做客进博非遗客厅,向世界宾客展示中医药养生智慧。

图片

图说:记者在非遗客厅体验制作解郁助眠贴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从第一届进博会开始,非遗客厅每年都在新闻中心开门迎客,以场景化、生活化的方式向来自全世界的朋友传播非遗文化,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窗口。今年的非遗客厅,动静结合展示近百项非遗技艺,从11月4日起的7天里,每天都有不同的中医养生体验和手工艺互动。

走进非遗客厅,传统家具将空间分为静态展示区、动态展示区及数字体验区,70件静态展示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今年,安亭药斑布印染技艺作品《我嘉(家)折扇》、博山区琉璃万花烧制技艺作品《琉莲馥郁》、佤族织锦作品《佤鼓织梦》等上海非遗传承青年作品首次亮相,彰显非遗的“年轻力”。此外,人们还能欣赏到上海绒绣与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相结合的作品《绽放绒花情》、松江刻漆技艺作品《海纳百川》、海派传拓制作技艺作品《静安八景印谱》、顾绣作品《青绿山水》等传统工艺精品。

动态展示区则分为养生体验和手工互动两部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曙光医院、龙华医院等申城知名中医院的丁氏推拿、夏氏外科、海派膏方、穴位贴敷剂制法等非遗代表性项目,针对常见的颈椎病、失眠等症状,由传承人及其团队针对性地提供健康咨询以及推拿、贴敷、体质辨识等特色体验,让中外媒体人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切身感受祖国传统医药的独特魅力。

昨天,百年中医非遗流派夏氏外科来到非遗客厅,还首次展出了“海派夏氏外科箍围药套装盒”。“箍围法”是海派夏氏外科非遗外治法之一,箍围药粉经湿调,可辨证治疗疖肿、痤疮、丹毒等体表感染性、过敏性疾病。“海派夏氏外科箍围药套装盒”内含箍围药粉及调制工具、器皿,并附有通俗易懂的操作文案。

备受关注的还有中药护肤美容产品,精华面霜、沐浴露、精华乳、保湿乳等护肤品很是吸睛。“中医美容源远流长,早在清代吴谦所撰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就有保湿润肤理念的提出,并有‘润肌膏’处方记载。”曙光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慧敏教授介绍,“有皮肤问题的患者内服治疗之外,平时还要注意保养肌肤。”

今天上午,龙华医院药学部药师潘宇炯在非遗客厅展示了古法手工制作穴位贴敷剂,带大家领略了非遗“穴位贴敷剂制法”的百年发展历程。“穴位贴敷发端江南、兴起沪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史。”潘宇炯说。由龙华医院研发的泡脚方、中药洗发液、养生茶饮、龙医正气系列香囊一字排开。天气渐冷,不少人选择泡脚养生。潘宇炯说,医院将传统方子中的有效成分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比如泡脚方便是石氏伤科消肿止痛、温经通络的常用药物,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和疲劳。

值得一提的是,进博会上海非遗客厅内的展陈项目都“上云”,扫描现场二维码,可详细了解每件作品的故事,直观地感受非遗匠心。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网址:非遗客厅:中医养生体验和手工艺互动颇受欢迎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6457

相关内容

浙江省非遗传承薪火行动启动 在“奇市妙享”中体验非遗
全省非遗传承薪火行动在余杭启动 老物件玩出新样式 在“奇市妙享”中体验非遗
绥滨农场幼儿园开展“非遗漆扇迎传统新风尚”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暑假社区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受欢迎
中国十大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中国面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舌尖上的“非遗”
艺亿家非遗传承者 亲子手工扎染DIY
方回春堂膏方节开幕 万人齐聚老字号感受中医药魅力 国家级非遗传人点燃今年首把炉火
大鱼巡游、皮影戏……这个周末来上生·新所过非遗手工节!
江苏省工匠学院(吴江)传承非遗技艺 绽放缠花之美
名医在线 “膏”枕无忧 互助县第四届膏方养生节暨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举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