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道三师|曹劲:通过保护利用,让古道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茶道中的‘和’理念融入了和谐社会的生活哲学。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慢生活艺术# #茶道文化#
【人物简介】建筑学博士,研究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硕士校外导师,广东首批“三师”志愿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和重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保护工程设计、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实践工作。曾参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南粤古驿道保护等重大项目,她牵头的古建筑维修项目两度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等重要奖项。
【精彩观点】今天的种种保护与利用,其实都是为激发其内在活力,再次融入当下的社会生活。一个建筑的历史必须是可读的,哪些是旧的,哪些是新的,修复之后,要让今天的人可以看得明白。也就是说,不能一味追求修旧如旧或者修得全新,要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去做最小干预。
Cao Jin: Integrating the Historical Trail into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through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Profile] Doctor of Architecture, a Fellow. Director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Secretary-General of Guangdong Committee of Experts on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Master's Off-campus Tutor of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the first volunteers of "Three Mast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or many years, she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he practical work of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lan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administ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She has participated in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Marine Silk Road" in Guangdong and the protection of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The maintenance project of ancient buildings led by her had won two important awards such as the UNESCO Asia-Pacific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Award.
[Her viewpoint] All kinds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oday are actually to stimulate their inner vitality and re-integrate into the current social life. The history of a building must be readable for people today to recognize which are old and which are new after restoration. In other words, we should not blindly pursue that the historical trails will be built as old and complete new after repairing but with the least interv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志愿者里边来了一个考古专家——”
走在南粤古驿道上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经常会听到一些地方的工匠或者干部在离她不远处的人群里欢呼。每当这个时候,一种文物保护专业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便油然而生。
作为亟待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南粤古驿道的概念从提出伊始就一直在不断扩展,层层叠进。首先是不纠结于如何去区分驿道、官道、民道,遍布南越大地的以驿道为代表的古代道路都纳入保护对象。这些遗存中,既有梅关古道、西京古道这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更多的是大量寂寂无名的乡村古道。
在曹劲看来,今天的种种保护与利用,其实都是为激发其内在活力,再次融入当下的社会生活。
老村因古驿道的活化焕发生机
知性、优雅是很多人对于曹劲的第一印象,谈话不疾不徐、平和淡定。南方日报一篇报道提到,曹劲深受中文系教授的父亲影响,从小饱读古诗词的曹劲经常出口成诗,高考选专业更是“任性”地全部都填了建筑学。与待在实验室里的文物修复专家不同,进入文物保护领域29年来,曹劲的足迹遍布广东的乡间田野,还远涉香港、泰国等地。走入一栋栋凝结了时间与空间的老房子,她破解时光密码,用手艺留住老房子的时光痕迹。
曹劲是广东第一批“三师”志愿者,多年来通过下乡不断学习乡土营建的知识,认识到地域传统的特质与魅力,再把这种感受传达给乡亲,帮助他们认识到家乡的美,唤起他们从内心深处对家园久违的自豪,促成乡村在文化和观念上的转变。
2016年5月,她开始参与到南粤古驿道项目。对她来说,这是一个逐步加深理解、不断感受惊喜的过程。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是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共享,大大突破了原有的思路与方式。体育赛事所带来的活力,青少年游学的传承等,让古道边一些原本比较边缘的村庄,人气迅速集聚。后来作为指导组专家的身份,她深度介入到河源粤赣古道等精华段的修复建设和保护利用工作。期间,有太多的人和事让她感动、难忘。譬如,粤赣古道何新屋,村民代表开会到深夜,投票表决,自发、主动要求成为定向越野比赛点;西京古道上的乡贤许化鹏,怀着满腔热情,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收集、调研古道相关知识、故事……
不过,与村民的互动和沟通并不总是顺利的。在南粤古驿道周边的古村调研时,曹劲就曾经遇到过村民的要求和专家们的希望存在很大偏差的现象。譬如,面对古村中历经风霜保存下来的一些破旧但充满地方文化特色的民宅,专家在现场表示惊叹并称赞村民对历史建筑有着很强的保护意识时,村民马上会反问他们为何不搬进来住住。“有一些困惑是大家到现在还没有解开的,比如从我们的角度讲,我们是想维护村落的传统风貌,但作为村民,他可能想要过更现代化的生活、住现代化的房子。”曹劲为此感慨。
正是因为这样,曹劲说她修了这么多年的古建筑,现在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把人和房子一起进行整体性的保护。譬如2018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永庆坊城市更新项目,就是在实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过程中,既修缮了古建筑,又保留了原住居民的生活,使得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其中,一同实现了对旧区的改造更新。有价值的古建筑值得我们去保护,但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更值得我们去保护。如果不想让修复后的古建筑只留下一副躯壳,就要想办法让继续“活着”,从里到外焕发出一种生命的气息。“我们要思考,城市更新是为了谁,谁才是城市的主人,让城市生生不息。现在很多老街区的‘活化’往往会赶走原住民,然后把它打造成一个适合网红打卡的旅游地,在里面你听不到乡音,看不到百姓的生活痕迹,实际上是造成城市的文脉断裂。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护它的建筑风貌,同时保护原住民的生活状态和方式,增加基础配套设施,创造更多经济发展机会,从而真正实现街区的复兴,不能‘留壳不留核’。”
亟需保护的传统建筑。
南粤古驿道周边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价值独特,广府村落、潮汕村落、客家村落、少数民族村落形态相异、各具姿采,然而他们的保护也面临种种困境。曹劲认为,近年来一些乡村复兴的成功案例正向我们展示出,保护传统村落的核心是“活态保护”,唤醒乡村自身的潜质,焕发持久的生机。
在曹劲看来,不管来自哪个行业,专业地位有多高,从事志愿服务就应当是“润物细无声”的。志愿者投入的不是资金和项目,而是时间、情感和智力;不是去传达自上而下的决定,而是将专业者的知识、有利于乡村保护的知识灌输给乡村,以一种平等、平和的沟通和帮助来获得村民的理解;是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通过文化和教育上的主动关怀和输出,提升村民的素质,启发他们自身可以持续发展的动力。
而“三师”下乡,在志愿者和乡村之间成功建立起信息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形成多种优势与资源的集结。同时,艺术活动和旅游发展给地方带来了经济自信,给村民带来生计,返乡创业的潮起则让空心村逐步恢复生机。
新的建造要有时代气息和乡土风味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曹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非常喜爱并认同梁思成的这句话,这也是她在古建筑保护上的一贯理念。
在古驿道遗存修缮的过程中,曹劲提出应保留时间的痕迹,尊重乡土社会随着时间流逝而产生的变化。尤其是,对已经消失的遗迹不做复原,不建假古董。新的建造要有时代气息和乡土风味。这些,与陈雄、王世福等专家的观点亦不谋而合。
在曹劲看来:“建筑设计是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空间,而古建筑修缮需要克制我们的创造力。面对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比如一些老祠堂、老民宅,甚至是一口历经千年风雨的古井,我们要做的不是施展自己的创意才华,而是思考如何去保护它,让它更好地保存下来,并且继续在我们的生活里发挥作用。所以我首要考虑的是去尊重它、理解它、不改变它,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去消除病害和危险,重现它最初营造的匠心。”
传统与当代的博弈。
2018年国庆,全省有11条古驿道文化精品线路向广大游客推出,当被问及作为指导组专家,应该如何当好自己负责的线路的“推销员”,曹劲一脸春风地说,她诚挚邀请国内外的游客,特别是年轻朋友,到东江上游的粤赣古道何新屋,体会中国传统的建筑之美,废墟之美,到珠海岐澳古道,感受人文荟萃的中国现代革命史和商贸史的遗迹盛景,到韶关的西京古道,沿着坎坷崎岖的山路回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历史,感受岭南文化和自然生态景观演变的沧海桑田。
道路与聚落密不可分,在曹劲看来,除了本体以外,广东还要保护那些曾因道路而兴旺的古城镇、古村落,以及相关的乡规民约、风俗节庆、传统手艺和传说故事,例如石塘村的月姐歌和堆花米酒、郁南县的禾楼舞、西京古道的“石阶除道”,至此,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覆盖。
“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不断发展进步。”曹劲说,今天的广东,已经从重视“古代文物”、“近代史迹”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当代遗产”、“20世纪遗产”的保护方向发展;从重视“静态遗产”的保护,向重视“活态遗产”和“动态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从重视公共文物遗址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反映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从保护单体文物向保护文物群落,再到复杂类型(文化线路等)的发展。(本文引用了李培《在岭南老房子里 “雕刻时光”》部分内容)
作者:冯善书
翻译:梁笑溢
绘图:简仁山
来源:广东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
网址:驿道三师|曹劲:通过保护利用,让古道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68936
相关内容
曹家渡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敦化市胜利街道凌武社区工会驿站焕新升级
“北京中轴线”文化IP,融入并丰满了我们当代的生活。
让传统文化中的健康理念融入现代生活
让文化遗产融入时代,走进生活
养老驿站设计:让自然元素融入,为长者提供心灵愉悦的绿色生活
工行桐乡支行开展“驿启新生活”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如何让古老道家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焕发生机?
全面揭秘!《曹杨新村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地图》Pro版火热上“新”
“三个管家” 贴心服务,共和新路街道康健驿站持续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