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策略.doc
《压力管理心理学》:科学解析压力来源并提供对策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压力管理策略#
1、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研究显示,当今高校的大学生身心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过高的压力会导致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不良反应。运用压力管理策略缓解大学生过度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及当今社会的新形势,分析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原因、来源,使他们认识到各种压力,帮助他们运用压力管理策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校期间将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个体自我等多方面的压力。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比重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压力也叫应激,最早由加拿大
2、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Hans Selye) 于1936年提出。他认为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剌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1早期的压力研究侧重的是压力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认为压力是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人们只能认识到压力的危害,而不能有效地缓解压力。压力是每个人生存发展所必需的,适度的压力是维持正常身心功能的必要条件,是主体应对生活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是无害的。但过度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危害到身心健康。国内外学者对当前大学生的压力进行研究,认为日常生活事件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其中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恋爱、前途、经济等问题是发生
3、频率较高的事件。有资料表明,从19852000年15年当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是因为这期间西方高等教育体制没有明显改变,其压力来自于学习、情绪和社会方面。2而我国大学近10年间受社会转型期的影响,教育体制、高校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使我国大学生压力源的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2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压力是指当个体面对外部刺激时,为了寻求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做出的反映。心理压力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1)内外环境的刺激;(2)个体感受内外环境的刺激;(3)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反应。3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发生与发展也基本遵循这一过程,围绕这一基本过程,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原
4、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大学生的群体特殊性大学阶段是由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转变阶段,也是从校园生活转向社会生活的特定阶段。他们不仅要面对自身生理发育的变化,而且还要面临环境适应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困难压力、情感压力和就业压力的挑战。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还未成熟,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当面对比较的复杂问题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导致较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大或者过久则会导致出现焦虑、焦躁、抑郁等心理障碍,有研究表明诸多病症,如冠心病、高血压、低血糖等等,与人长期处于重大的心理压力有关。2.2 教育体制的转型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在全社会供不应求,他们的工资待遇都有美好的前
5、景,虽然上学期间生活贫困,可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了信心。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改革的风暴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大学生身上,自费上学,双向选择,这对于大学生无疑是雪上加霜,毕业之后工作情况又难以预料,生活未必一定有大的改观,前途依然渺茫。这些都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压力。2.3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会逐渐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学生也渐渐认识到进了大学并不意味着进了保险箱,有研究认为,中国大学生报告的学习压力比较重是中国社会转型在大学生身上的一种反映由学习无用变为学习有用。3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分析综合大学生的群体特殊性
6、以及当前社会的时代特点,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躯体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也有的将压力源分为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4或家庭性的、学校与职场性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性四类压力源。还有的心理学家将压力源分为个人压力源、组织压力源和社会压力源。5结合我所在的高校,我们认为大学生所面对的压力来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体内部压力、家庭性的压力、学校性的压力、社会环境性压力。3.1 个体内部压力个体内部压力主要是是指来自机体内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这是由于受先天遗传的神经类型的影响。比如神经类型弱者、癔症性格者,因为敏感多虑,优柔寡断,面对压力源易产生恐惧焦虑,应激反应
7、较强烈。A型性格的人个性争强好胜,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好控制别人,对应激事件忍耐力差,也易产生过度压力。同时个体面对压力的反应受个体以往的知识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应对方式以及习惯化了的认知评价倾向等心理素质的影响。大学生个体生理成熟、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的差异性,对其面对的压力有一定的影响。如独立要求与独立能力发展不足的矛盾、性意识的发展与社会道德观念准备不足的矛盾,思维的批判性与社会经验匮乏和认识上的狭窄之间的矛盾,封闭性与要求交际理解的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在应试、择业、恋爱、人际关系等一系列对大学生来说十分现实的生活事件中,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使大学生产生压抑、焦虑的情绪状态,影响大学
8、生心理健康。3.2 家庭压力家庭形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家庭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不同影响。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形态:(1)放任型家庭。即当孩子进入大学,就不再关心其生活和学习,放弃了做家长的权利和义务。(2)高压型家庭。过多地干涉大学生的生活,视大学生为不懂事的孩童,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只允许他们按照父母的意愿做,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对立,给大学生造成许多心理压力。(3)成熟型家庭。这类家庭对待生活困难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大学生精神上的关心是充足的。当大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时,能及时察觉并加以指导,寻求积极的解决途径。前两种家庭形态都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
9、力,这些压力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大学生的父母下岗,家庭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整日忧心忡忡,希望自己能早日帮助家庭,但又力不从心。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与孩子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有些学生怕自己成绩不符合家长的要求,会受责备而产生压力;还有的学生则怕因此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心理压力则更大。3.3 校园压力据笔者的一项调查,61%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学好专业,争取优秀”,52%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大学阶段最关注的问题是“学业”。多数大学生都想学好专业知识,但又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矛盾”、“社会需要具有什么样知识体系的大学生”
10、等问题而苦恼,造成很重的心理压力;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面对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自信心下降,患上“学习焦虑症”、“考试恐怖症”,心理负担更重,压力就会变大。6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现在的大学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是从大一便开始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本科生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也面对着考研就业的两难选择。大学生为找一份工作,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此,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各种考证的热潮:计算机等级证、口译证、托福、雅思甚至驾驶证等等。大学生为了多考取这些证,不得不沉迷于各种考证的紧张和焦虑中,部分学生出现头疼失眠等一系列身心反应。3.4 社会环境性压力大学生既承载了家长的高期望,也承载着社会的
11、高期望。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时期,原有的社会价值观的基础正在削弱或已经削弱,新的价值观则零散杂乱,不成体系。7当代大学生处于这种新旧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依据自己有限的认知经验,很难合理而准确地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他们对新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对旧观念中的合理内核又认识不足,在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职业的选择上,却有一种消除旧的价值观念,趋向新的价值观念的紧迫感和超前感,这些会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感。4 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心理压力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采用非理性的、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以缓解焦虑、冲突和痛苦。因此学校和社会应给予大学生心理压力以高度重视。4.1 个体自我调
12、整的策略4.1.1积极认知压力面对压力,要对其有明确的、积极的、辩证的认识。首先,在思想上要承认压力的存在。压力是人人都常经历和体验的正常现象,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处于压力之中,回避无济于事,明智的做法是不否认压力也不人为地去设置压力,更不搞压力扩大化。其次,在思想上接纳压力。当某事构成压力时,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要坚信事情总有解决方法。压力并不总是坏事,它虽然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理震荡、心理痛苦,情绪紊乱,行为偏离,甚至种种心理疾病,但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也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人们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这种动力会促使人认识能力深化,才干得到增长,适应社会的能力得
13、到提高。4.1.2 提高自我效能,调整奋斗目标自我效能感9是指人们对个人行动控制的知觉或信念。当生活中充满压力时,那些缺乏自控能力的人会觉得无助,担心他们的努力会导致失败和陷入困境这样的人需要的是要增加自我效能感,并减少他们的被动感和无助感。大学生要了解并掌握自己的情绪,作出现实的选择,制定好计划和努力的目标,认清自我价值,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不足,面对现实,提高自控能力。4.2 加强学校的外部支持4.2.1 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帮助大学生确立可行的目标。心理压力往往源于挫折。而一个人心理上能否体验到挫折感,与他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如果自我抱负水平过高,失败的机会就愈多,更容易体
14、验到挫折感。所以,我们应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尽早确立正确的、有助于个人发展的大学生活、学习以及发展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纳入大学生教学活动的整个体系和整个过程,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并开设心理学、生理学等相关课程和讲座,让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认真分析研究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起因,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活动,并开设心理咨询热线。4.2.2 搞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优美整洁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减轻心理压力。4.3 加强与家庭的沟
15、通家庭是培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危机后的疗养所。因此,应重视和推动家庭教育的开展。4.3.1 积极构架大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脱离了家庭对大学生的近距离看管,大学生逐步走向独立,但良好的家庭教育仍然不能忽视。社会、家长、高校应该构筑良好的沟通桥梁,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从而使他们拥有快乐的大学时光。4.4 社会应给予大学生必要的支持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给予必要支持。大学生在读期间,社会上大多单位总是不情愿提供一定的兼职机会给他们实践锻炼,但就业后,社会单位又总是抱怨他们缺乏必要的动手能力,人际交往不和谐状况时有发生。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求社会把眼光放远
16、,尽多的给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能力。总之,家庭、学校、社会、个体应相互结合,努力创造适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引导大学生做积极的反应。社会要加强舆论引导和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接受教育、学习技能的方便,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能全面地、正确地评价自己,挖掘自身潜能,面对心理压力源找到有效的应对方式,使自身得到发展。5 大学生心理压力管理的未来研究前景目前,我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济和政治体制在进行积极的变革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面临着许多压力来源,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冲突,面对众多压力,如何应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压力,合理宣泄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
网址: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策略.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69026
相关内容
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策略(心理学范文)高职学生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策略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其应对的心理机制的研究.pdf
当代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的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压力分析及管理策略初探
辅导员工作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分析
大学生人际交往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分析及对策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对策及初中生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策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