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创意,就在生活中

发布时间:2025-01-08 23:20

创意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创意装饰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 #创意装饰#

最近读了三本书,台湾剧作家赖声川所著的《赖声川的创意学》,日本作家斋藤孝所著的《只有读书人才能达到的地方》以及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活法》。

看完后,脑袋里顿时思绪飞扬,感悟良多,我试着用抽丝剥茧的方法将其归纳整理出来。

尝试着输出,这是整理“混沌脑”最好的方式。

赖声川是台湾著名剧作家和导演。代表作有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和相声剧《这一夜,谁来说相声》等。深受好评!

创意对于一名创作者来说,是应该必备的能力,或者说这是作品灵感的来源。

然而灵感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在职场的人们,本想像蒲公英一样活得自由自在,即一不小心活成了仙人掌,随时准备抵御外界的侵袭。

创意又从何而来?

赖声川告诉我们,创意虽然很神秘,也是可以“学”的,并且还开创出了“创意金字塔”的模型。掌握了这个模型,也就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何谓创意?

简单在讲就是,创意就是将生活中的人、事、物产生链接后,而诞生的作品。

创作分为“创”和“作”。创属内容,作属形式。

内容要来源于生活,需要灵感和智慧才能获取。形式又需要方法加结构化的表达,才能很好地将内容呈现或者说是表达出来,需要将灵感落地。这些还需要创意人具有艺术意识和美术鉴赏力。

赖声川认为,要达到这个境界,也并非易事,需要强烈的个人独立思考及行动能力。

比如: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的工作?什么样的对象才是好对象?什么样的房子才是好的房子?怎样才是一个好假期?……

这些问题本身就具有创意,可我们却穷极一生活在大众的标准答案中,失去了自我。

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未来已来,它是个人工智能的时代,而人与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又来源于一个个小创意。创新是人类能保持的一份独特性,这又完全区别于机器人。

创意来自哪儿?它来自海量的阅读、“单纯”的动机和脚踏实地地干。

01 读。阅圣贤书、深思考

杨绛有一句名言:“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巧了,斋藤孝在《只有读书人才能达到的地方》一书中也告诉我们要多读圣贤的书。当代人的困惑,和解决困惑的答案都写在书里。

同时,读书还需要有量的积累,读得越多,记得越牢。当你读完1000本时,第1001本书读起来的效率要快很多,也比你在读101本书时要掌握得更好。

斋藤孝建议我们,可以从主题阅读开始,可以依据你的职业身份和专业来挑选书籍进行深阅读,当你精读的量达到四到五本,你就可以达到这个专业的中高级水平了。

当然,也不能只读专业性的书,非专业性的书也要读。做一个T型人才,这是终身学习的目标,横代表宽度,竖代表深度。当一个人阅读面够广的时候,他所摄取的知识会在你的大脑里产生链接,逐步形成你自己的思维体系。

古语云:“功夫在诗外。”任何你所积累的知识,在你需要灵感的某一天,它都会在大脑里蹦出来。一件富有创意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书仅看完还不算完,还需深度思考,学以致用,落地生根。

我们可以学习白居易那样,每当写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向家人或身边的朋友讲述你在书里学到的内容,抑或找个学友结成对子,互相提问,内化知识点。

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这本书你到底吸收了多少。当有人来问你一些问题的时候,你又会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又会促使你深度思考,能让你对这本书的理解更加的深入。而这些又决定了你能在某一领域走多远。

在阅读中,塑造正确的人格和三观,而这些又决定了一个人产生做事动机的优劣高下。

02 静。动机不同,结果不同

佛家说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意思是说要拒绝周围的诱惑,不再过分专注于外物,心才会达到静。心清静、意清静,宁静致远。智慧即会涌现。

想太多,心不静,注定脑袋里一团乱麻。每天匆匆忙忙,对周围的美好丧失了感知,何来想法?更别谈创意了。

赖声川也遇到过这个困境,为此,他还去印度学习了禅修和冥想。只有当人静下来,才能抓住那稍瞬即逝的灵感。他在印度边学习,边梳理自己的思路。最终开创了“创意金字塔”的模型,并多次到大学里演讲。

创意还需要从“单纯”的原则出发。

“单纯”就是稻盛和夫倡导的正确思维方式。何谓“单纯”,就是考虑问题时不带功利心。

稻盛和夫也开创了一个人生成功的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 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他认为只有践行正确的思维方式,人生才能走向成功。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为负数,就算能力和热情高,结果也不会好。比如那些贪官,为官的动机为“贪”,三观不正,最后将自己带入深渊。

《赖声川的创意学》的书中,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当一个人的动机不一样,会导致做事的结果和作品会不一样。

他在书里打了个比方,如果你创作一个作品是为了挣快钱,那这个作品的深度就会不够。而当你做一个作品就是为了呈现你内心想表达的东西,就是要给观众产生链接和互动。那这个作品,就能很好的吸引观众,且有深度,能很好地跟观众产生共鸣。这部作品就成功了。

终究,创意的关键还是在于要听从自己的心。

03 精进。努力到神助

《赖声川的创意学》里还有一个观点跟稻盛和夫的观点很像,他们相信在这个宇宙之外,存在一个“道”或者“知识储备箱”。

当一个人开悟的时候,那这个人就会和这个知识储备箱联系地更紧,甚至可以从那个储备箱获取灵感,或者从那里提取你所要的信息或片段,这些都能为你现在手上的工作添砖加瓦,助你成功。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

就像有些作家和画家,创作思路是从笔尖流出,随心而写或画,在创作的时候,脑袋里会突然有灵感,它会自动补充下一个画面。根本就不需要大脑思考。

当然,要达到这种开悟的境界,就需要创作者每日精进,建立微习惯,刻意练习技能,才能有所提升。

赖声川认为,我们的大脑就像一部电脑,而这台电脑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内部存储的材料都来自外在,并且是以片段的形式储存在头脑中。创意过程中真正要发现的一切都来自于内在。真正的创意来自内心。

这种自然而然流出的想法或创意,就如同得到了神的助力一样。

写在结尾

《赖声川的创意学》《只有读书人才能到达的地方》和《活法》这三本书里面,并没有讲太多的“技”,更多的是在讲“道”。先把“道”的层面弄清楚,然后再去磨练“技”,才能事半功倍,快速领悟窍门。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曾说:“创意的旅程不在于寻找新的景观,而在于得到新的眼睛。”

每日在忙碌中的我们,是时候要将我们已经关闭的双眼重新开启,去感知花开花落和春夏秋冬的更替。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智慧,它是创意的来源。

写到这里,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身为书评人和译者身份的陈以侃《在别人的句子里》一书中所说的:“读书从来不是读一本书本身。读书是我们回应一本书吸引在自己周围的那个场。”

开卷有益,你也来吧。

网址:你要的创意,就在生活中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72604

相关内容

生活小创意,无意中就装饰了生活~~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创意乐趣,只要敢想,创意不难!
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创意的10个方法
生活中的创意
生活中寻找创意,创意无处不在生活
生活需要创意,创意生活小家居点亮你的生活小窝
生活里的积极向上,就在这些细碎的小创意里
你需要的慢生活就在诗词里
生活中的小创意
生活中的创意装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