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怎样进行深度工作和深度学习?

发布时间:2025-01-09 09:13

使用Coursera的微专业进行深度学习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在线教育平台#

本文由总裁读书会选编自宋志平《经营方略》(升级版)一书,2019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本书是一部深入浅出的解题手记,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企业方略,是一部以简驭繁的经营宝典,是作者近二十部著作中非常经典的一部,值得阅读与珍藏!

图片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主席 宋志平

01 培养深度工作技能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卡尔·纽波特在他的著作《深度工作》中指出,深度工作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的职业活动,能使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让人有所见树和获得成功。深度工作的成果难以复制,心无旁骛和专心致志是其精神状态。

与深度工作相反的是肤浅工作,这类工作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干扰的情况下开展,通常不会创造太多价值,而且容易复制。

现代人专注力普遍不够,肤浅化和平庸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客观上是受现代知识大爆炸、生活节奏加快、人才复合化取向、互联网社交等影响;主观上则是缺乏对深度工作的认识和行动安排,甚至习惯于肤浅工作,把缺乏效率、毫无效果的忙和累当成日理万机的成功工作状态。

深度工作往往取决于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这三者互为联系,没有深度学习就没有深度思考,没有深度思考就不会有深度工作。在现代社会,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静下心来,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工作。

围绕深度工作,纽波特介绍了不少方法,我想结合实际谈几点简单做法:

1.关于合理使用手机

互联网社交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使用、微信的应用虽然促进了信息交流和人际沟通,却占用了大量时间,使人的大脑和习惯“手机化”,“低头族”随处可见,一些肤浅和重复信息也常常使人不胜烦扰。

实现深度工作必须像戒烟、戒酒一样,戒掉手机控的“瘾”,合理规划使用时间。比如,每天早餐前后处理一下手机信息,浏览新闻,上班前、午餐后、下午下班前、晚上睡觉前再对信息进行处理,每次控制在15分钟以内,这样的好处是把手机使用时间集中化。

大脑有延迟记忆的功能,如果总有新的信息进入,大脑就会被这些纷乱的信息干扰。现在人们常把及时回复信息作为美德,对延迟回信颇有微词,其实大家可以理智地想一下,每个人都在秒回信息、都像过去的话务员一样终日盯着手机,还能做工作吗?

2.关于规划深度学习、深度思考和深度工作

我觉得深度学习应保证每天有1~2个小时的阅读,而且最好在晚上九十点钟,还包括定期参加培训和研讨会、沙龙。深度思考应在每天清晨醒后,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思考,每个月也应选周末的一天作为“思考日”进行深入思考,每年选一整周的时间作为“思考周”进行深度思考。

人的大脑有显意识和潜意识,平时我们多用的是显意识,但当我们深度思考时,潜意识就活跃起来,就会有不少思想火花迸发出来,也会使我们平时忽视了的事情浮现出来,甚至有时我们长期思考的答案也突然冒了出来,我们常常叫灵感。其实只有深度思考才能焕发出灵感,因而,我们应常用深度思考这种思维工具。

许多知名企业家都有进行深度思考的习惯,像美国的比尔·盖茨每年的思考周,像日本的稻盛和夫定期的面壁思考。深度工作要在非常安静无打扰的环境中进行,罗琳写《哈利·波特》时就把自己关在一间安静的酒店套房里,并产生了很多创作灵感。

3.关于深度工作的时间把握

正常情况下,每天上下午至少保证各有两个小时处于深度工作状态,如果要完成一项特定任务,深度工作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不过,也不必一次工作时间过长,更不要经常通宵熬夜,过长时间和过度劳累的工作是不可持续的。

人无压力轻飘飘,保持深度工作状态,要给自己订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对于重要工作要把心态放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好细致规划,把工作任务量化和按时完成。对长时间的大目标来讲,要分解成若干阶段任务按时完成;对于需协作完成的目标,应分解到每个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你也可以把每天的工作时间和进展做成记分板,量化记录会让人更专注。但深度工作不能订立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自我压力不能太大,否则人就会失去信心,反而无法进行深度工作。

4.关于深度工作和快乐生活

IBM前总裁讲过,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工作而生活。深度工作绝不是为了让人成为苦行僧和工作狂,而是通过创造价值使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快乐,幸福快乐的生活又可以给深度工作提供精神支持。要用快乐的生活让大脑定期从深度学习、深度思考和深度工作中解脱出来,彻底放松。

大脑放松的方式包括:和家人一起做家务,和朋友一起爬山、郊游、看演出、健身和娱乐,甚至是一人独处放空。当然,应该保证一年一度的休假,休假期间要从社会人过渡到自然人,全身心融人大自然。只有好好放松大脑,我们才能进行深度工作。

02 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现在,企业领导者大多琐事缠身,再学习的动力不够。但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过于陈旧、知识面过窄,又怎能领导好企业,怎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海洋中指引航向呢?

获取有用信息,进行辩证思考,在经济环境好时抓住机遇使企业快速成长,在大形势不利时使企业化险为夷,一个领导者要想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不断学习,否则思想会落后于时代,能力落后于他人,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导致企业陷入泥潭。

做企业是一门“功夫”,必须持续学习、反复操练,仅凭经验和聪明才智是做不好企业的。

企业领导者要积极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和新考验,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增强学习的敏锐性和紧迫感,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在学习中提高和完善,努力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习型领导。

我个人一直把学习作为人生的追求和爱好。记得早年去国外开会,看到国外企业家很多都是博士,我无限感叹。中国企业要走上国际舞台,不能像过去那样只靠一招一式,要靠有知识、有头脑、懂国际语言、有较高学历的领导者。

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吃一些常人不能吃的苦,中国才能出现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后来,我边工作边学习,读完了MBA和管理工程博士。这些年来,无论工作再忙,我每天都要挤时间读书学习,从未间断。

除了坚持学习以外,我还喜欢思考,对做过的每件事都认真进行归纳总结。有人评价我是一个“师者”,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者”和“总结者”。归纳、总结、思考是一个避免犯同样错误的好办法。

另外,我比较信奉学习和实践相统一。做企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一个高深的理论,又建模型又做推理,但在实践中无法得到验证,或和常识相违背,那它一定是错误的。

学习永无止境,我们既要善学善思,又要善谋善为。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缺一不可。在企业里,我常对大家说的一句话就是“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图片《经营方略》宋志平著,2019年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03 何妨多点儿“书呆子”精神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根据统计,我国的人均阅读量还偏低,企业管理层的读书能力也有待提高,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忧。这说明,我们的读书意识还远远不够。

现在,国家正大力倡导“全民阅读”,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意义深远。

在企业里,我一直提倡多读书,中国建材集团每年都会举办读书会活动,办公楼里设置了读书角,我每年都会推荐几本书发给大家阅读,就是为了号召大家多读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做企业是一个复杂且有难度的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都需要读书。认真读书和勤奋工作,两者相加才能进步。

拿管理来说,管理可分为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但无论是哪个层面,都需要学习,学习多了,就有了灵感。企业里大凡认认真真读书的管理者,都做得不错。

现在,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上网和玩手机上。当然,手机也是学习工具,上面有信息,但那些信息多是碎片化的,要让碎片的信息变成系统化的框架知识,还得靠书本完成。

读书能培养做企业的专注精神。读书能让人坐得住、静下心来,能陶冶人的情操、性格,能锻炼人的耐力、定力,能让人变得安静、淡定、勤于思考。这是对个人品质的一种训练,做企业也需要这种专注精神和优良作风,心气浮躁、上蹿下跳是做不成事的。

另外,读书有助于我们快速适应变化。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技术变革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我们需要借助书本进行学习、掌握并加以应用,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从个人来看,读书是一件让人终身受益的事。

一是提高个人素养。读书可以提升思想境界,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是提高综合能力。读书除了填充必要的知识外,也是对人进行的必要的逻辑训练,能够培养一个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提高智商和情商。很多经典名著中蕴藏了丰富的哲理,对于人格的养成,对于智商和情商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四是以文会友。读书可以帮助我们结交高质量、高素质的朋友,这是人生的重要财富。

俗话讲,“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过去,大家担心书读多了会变成书呆子,现在反倒是灵活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而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有那么一点儿“书呆子”精神。一个企业里,如果从领导到员工,每个人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这个企业一定会大有作为。

04 读书:一场与智者的对话

读书既是人生修行的阶梯,也是提高工作水平的捷径。书是用文字记载的知识、思想和逻辑,读好书就等于和伟人、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等优秀的人士对话,这是向智者学习的重要方式。

现在市面上的书有很多,大家形容为书海。但并不是所有书都值得一读,有的书一点儿可读性也没有,还耗费时间和精力;而精彩的书是一定要读的。

所谓好书,应是让我们心头一震、眼前一亮,一定是回答了我们心中的疑问、印证了我们潜意识中的观点、能激发我们思考的书。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书能让我们受益终身。

做企业的人尤其是企业领导者,应该读哪些书呢?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

从我个人来说,我读的书很杂,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学、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书里的很多思想理念为我做企业提供了动力和灵感。在众多书籍中,我最喜欢的有4类:

一是政治政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书籍。如《治国理政》《中国道路》《人类简史》《大繁荣》等,这类书可以让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经济走向、创新发展,会指导我们做企业大的方向,同时还能给人深刻的启发,培养我们的系统思维,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

二是经济管理类书籍。像迈克·波特和大前研一的战略思维、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对我影响都很大。《我的经验与教训》《要领》《管理百年》《管理政策》等近年的畅销书,也让我深受其益。

常听人抱怨,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观点往往好听不好用。我的感觉是,学习不能死读书或教条主义地照搬照抄,也不能太过功利,只关注经营实务类的经验之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许多观点不像物理、化学那么好验证,也不像数学那么好推导证明。

事实上,任何人都无法告诉我们经营的真正答案。我们的学习主要在于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拓展思维方式,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工具,进而触类旁通、活学活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人物传记类书籍。松下幸之助、艾柯卡、杰克·韦尔奇等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以及稻盛和夫的人生价值观等,对我做企业有着重要影响。

四是文学类书籍。我是一个有文学情结的人,大量的古典名著、现代小说、外国名著都是我在年轻时读完的。母校河北大学的一些老教授,至今对我当年迎新生大会上背长诗的情景印象很深,直到现在,我仍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和现代诗歌。

其实即使我们读古典文学,也有些道理可以和做企业融汇贯通,像《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是讲战略的,《西游记》里讲变变变的,可以开拓我们创新的思路,《水浒传》里宋江把一百单八将弄到一起的方法可以对我们做联合重组有所启发,而《红楼梦》里讲的大有大的难处可以使我们理解企业为什么得大企业病。

对于管理者来说,读文艺作品不仅不影响专业,还对工作有很大帮助。德鲁克在《旁观者》一书中说,对于管理者而言,有两门课最重要:一是短篇小说写作;一是诗歌赏析。短篇小说长于刻画心理,反映的是对人的理解;诗歌赏析有助于理解情感。

德鲁克讲,管理是研究人的,对人不理解,对情感不理解,要做好管理,那是很难的。钱学森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科学与艺术的融通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种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科技工作者需要文艺素养,文学艺术家要懂得科学知识。做企业也是如此,管理和艺术可以相通相融。

读书是一场与智者的对话。我常想,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能站在智者的肩头,用他们的智慧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是何等幸运!

网址:宋志平:怎样进行深度工作和深度学习?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75184

相关内容

走向深度学习
一张图看懂AI、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区别
什么是深度学习,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 爱问知识人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之
电脑怎么样进行深度清理垃圾
【深度学习
深度增强学习前沿
深度学习 Fine
人工智能之深度学习的学习方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