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正改变瓯海人生活环境
利用环境改变来改善情绪,如改变工作环境或生活环境 #生活技巧# #情绪调节技巧# #情绪平衡策略#
环境干净整洁,百姓住得开心;道路上的大坑小坑填平了,百姓出行顺心……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生活在这座城区居民真切感受到了创卫正在改变生活环境。
难点成亮点
瓯海区地处城郊结合部,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许多城中村已经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区、违法行为的囤积区、安全事故隐患的集中区、安全事故的高发区和环境脏乱差的重灾区。啃下城中村“脏乱差”这块“硬骨头”,创卫问题将迎刃而解。
梧田街道蟠凤村,原本是我区最脏、最乱、最差的城中村之一。一个方圆1.1平方公里的村庄,外来流动人口却高达7万,企业533家,拥有出租房1487户17606间,其中居住30人以上的出租房高达305户,流动摊贩、营业点达1500个之多,可以说是我区乃至温州市最典型的城中村。
今年春夏,对居住在蟠凤的人来说,注定是一段永久铭记的日子。2月份,瓯海区选择蟠凤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抽调街道、区属13个部门精干力量35人,投入经费1650万元,进行6个月的集中攻坚,使蟠凤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蟠凤,村变美了,路变宽了,水变清了,灯变亮了,天也变高了。
创卫全民行
创卫改变的不仅是环境,更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看到路边的垃圾桶有灰尘,志愿者马上上前擦拭;看到理发店把晾毛巾的架子摆在门口有碍观瞻,志愿者便积极和店主交涉,最终把毛巾架搬到店内。在新桥街道山前社区,由30来位退休中老年妇女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是社区创卫的“头号冲锋队”。每周二,大妈们就拿着水桶、铁钳、宣传资料,沿着社区街面、小区内部,一边向住户宣传创卫知识,一边捡路面垃圾。 “她们经常检查、捡垃圾,现在卫生比以前好多了。”
一楼副食品店的业主吴巧伟告诉记者。
“帽儿戴,筢儿背,大家来创卫!筢杂草,扫落叶,为了环境美。不怕雨淋日晒,不怕寒暑苦累,为了城市创卫,为了环境优美……”在景山街道繁荣社区,居民陶赛男自编自演《创卫志愿者之歌》,并搬上社区微舞台,让观众们在欢笑声中牢记“创卫”大事。“编这支歌的目的,就是扩大宣传面,把我们的姐妹都带动起来,让所有人都行动起来,把我们的社区变得更美丽。”陶赛男说。
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创卫行列、奋斗创卫一线,与瓯海区不断强化创卫宣传引导不无关系。去年以来,瓯海区共组织全民大扫除活动1634场次,参加139015人次;教育部门开展“1+6小手牵大手”,发放创卫倡议书10万份;团委、妇联、工会等组织创卫志愿者,定期开展多样化的创卫志愿服务活动。各街道落实创卫网格化管理,在每个社区、村居组建创卫志愿者队伍,临时聘用1000名保安人员,强化创卫前线力量,形成“人人都是创卫者”的浓厚氛围。
创卫大格局
“为民创卫、创卫为民”,瓯海区已将这一口号,变成了一件件实实在在的行动。近年来,通过结合“六城联创”、“两无三化”、“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减员增效”、“五水共治”等环境建设工作载体,我区着力构建“大创卫”工作格局,新增公共绿地702公顷,实施43个截污纳管工程,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拆除违建1140万平方米,城区环境明显改善,达到近几年来最好水平。
同时,强力推进“五小”行业整治、市容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中村整治、集贸市场整治、废品收购整治等创卫攻坚项目,各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已创建卫生社区12个(其中卫生示范社区3个);狠抓营业点卫生整治工作,已创建市级示范街1条、区级示范街10条,小餐饮持证率达到98.9%,四小行业持证率为100%;提升改造农贸市场13个,创成星级农贸市场12个,提升整治小菜场36个,改造提升公厕186座、垃圾中转站21个,取缔马路市场22个;放置新分类垃圾坞946座,垃圾桶11365个,完成道路改造和维修222497平方米,废品收购整治576家。 创卫,使我区街巷换“妆”、市容变“脸”、交通变“畅”、市场变“净”、小区变“美”、品位变“高”、人气变“旺”、城区变“大”、发展变“快”。
网址:创卫正改变瓯海人生活环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80158
相关内容
爱心暖冬,瓯海区完成85户适老化改造!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印发《2023年瓯海区初中毕业生劳动与技术考核办法》的通知
瓯海农商微服务:便捷金融,智慧生活新体验
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群众生活更有品质
文创园改变我们生活方式 盘点温州时尚文化创意园
专场推介助升级 鞋革创新共发展——瓯海区举办新材料专场对接会
时尚秀惊艳全场 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决赛在瓯海落幕
小区卫生大扫除 生活环境大变样
射阳临海:改善人居环境绘就乡村“新画卷”
瓯海区技能提升补贴发放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