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活的将来进行时
对数字货币的未来趋势进行研究 #生活知识# #生活指南# #理财建议# #数字货币理财#
当数据充斥在生活中各个方面,我们的虚拟化身就能够被真实的创造出来。虽然它不具备血肉之躯,但也足以表现我们的情绪、兴趣、习惯和意图。
数字生活将会怎么改变我们?过去20年已经初见端倪。结合自身地观察,以及对外部信息地整理,我将数字生活的未来应用场景归为四个主题。四个研究主题看似有实现机会,也对我们自身有益。但在未来的细致求证和实践中,可能会被证伪。这一点希望读者能够理解。
研究主题一
政企界聚光灯下的明星,数字身份
用聚光灯下的明星来形容数字身份稍显夸大其词,因为了解和关注数字身份的人,大多是网络极客和关注创业创新机会的冒险家。数字身份,还不是一个大众能够理解的词汇。
未来研究学家,致力于提倡数据权力应该上升为人权,并描绘通过数字身份来管理人们身处的数字世界。
创新冒险家,尽情夸大数据垄断和数据泄露带来的危害,宣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数字身份。背后是对数字巨头垄断地反抗呐喊,以及对获取新商业机会的奢望。去中心化是其中一小股力量,但他们最终只是想成为新的中心。
数字经济学家,认为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流通,即可以促进竞争,也能创造更大的经济体。
政策制定者,以规避风险为最大准则,要求企业在利用数据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承担起用户隐私保护的重任。
数字巨头,虽饱受数据隐私问题的牵连,但始终放不下想要将自家的用户流量和数据赋能到各行各业。因此创造产业互联网和S2b2c这类热词。
纷繁复杂的立场,最终汇聚成一场未雨绸缪的讨论:未来,每个人登录到这个极度发达的数字世界,会用什么方式?难道还是手机号码,邮箱地址,微信账号,淘宝账号,或者身份证号码?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复杂博弈。就像一场化学实验,我们需要观察,更需要静待,可能还需要找催化剂。
研究主题二
技术满足不了需求,个人身体数据变革健康管理
数字身份对于普通个体来说,虽美好但却遥远(感受不到那么迫切的需要)。但健康管理是每个人的切肤之痛,只是感受到的时间早晚罢了。
通常只有躺在病床上时,我们才意识到早点发现身体的异常,该会是多么幸运的事情。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回到过去。更遗憾的是,现在的技术也不允许我们无时无刻获取到身体的数据。身体里的大数据,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却没有办法查看。每一次心跳,每一刻血液中的复杂指标,每一种肠道微生物,每一丝情绪变化...我们并非不知道健康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但我们不会想每天都去医院做一次体检,不论是客观现实还是主观意愿上。懒惰和侥幸成为了我们做不好健康管理的最大障碍,在人性面前,绝大多数人无能为力。
一方面是对健康体魄的刚需,另一方面是通过监控身体大数据能有效管理健康但却受限于人性无法执行。很明显的,寻找足够方便的监控身体大数据的解决方案是非常有价值的方向。
可穿戴设备已经给出了人们期望的答案,它兼顾便捷、无感、价格适宜等特点。如果有一款手表,只要佩戴就能实时监测身体各项指标,它很可能会比智能手机还要好卖。不过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并没有产生这样的价值,它能监测的指标太少,也太过于"肤浅"。
技术还满足不了对身体数据进行有效、便捷、全面地监测,《可对汗液、泪液及唾液无创取样,市场规模超25亿美元,可穿戴生物传感设备的最新进展》这篇自然杂志译文描绘了科技界对相关方向地投入。尽管还需要很多年,但这对个人健康管理是意义重大的变革。现在可以做的,是去尝试新方法,是去弄清楚自己的身体究竟有哪些"大数据"。对于想要在数字生活中取得优势的个人,需要在这个重要课题上,投入更多精力。
研究主题三
随手可得的存量资产,个人数据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数字服务已经遍布生活的主要角落。我们搜索了什么,发布了什么,去了什么地方,听了什么音乐,看了什么电影,读过什么书,写过什么日记,买了什么衣服和食物,住过什么酒店,和谁聊过天...数字服务记录着我们大量的行为数据。
在GDPR的数据可携带权,以及技术极客们的努力下,现在想要获取自己的这些数据已经成为了现实。再过几年,向各种数据服务索取自己的数据很可能更加畅通无阻。
这些个人数据有什么用,该怎么用?用于汇总和挖掘,如“个人微信数据分析报告”,或者“浏览器历史上网习惯”?这样的用途并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只会轮流为偶尔把玩的玩具。
现有的个人数据大多反映了我们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是否可以用于提高我们信息获取的效率呢?获取资讯信息是我们一直就存在的需求,从以前的读书看报,到现在的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以及时不时会使用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最精准,因为我们主动告诉了它:“我们需要什么?”。但当询问的问题有了新答案时,它却无法主动告诉我们,只能等待下一次主动搜索。新闻客户端利用了推荐引擎,主动预测和推荐我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却受限于对我们过于局限的了解,多数时候只是将大多数人喜欢的资讯放置在最前端。
我们从未有一个真正聆听自己的"朋友", 它能注意我们每个人独特的喜好,知道我们看过什么,知道我们没看过什么,知道去发掘留意与我们兴趣相关的信息,知道去试探那些我们现在还没有表露喜爱但值得尝试的信息。它是嘈杂信息的过滤器,是帮助我们节省信息搜寻精力的伙伴。
如果通过个人数据可以更高效地获取资讯信息,是不是也可以更高效地找人呢?如今找一个具备某种条件的人,需要通过朋友推荐,或者在网络上刊登信息然后等待被看到。如果我们的个人数据能够再塑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人们相互之间进行需求匹配是不是会更高效呢?你的数据告诉我:"你就是我想找某一类人",只是我想要跟你对接上,个人数据交友平台需要我付30块钱保证金,防止你收到太多不靠谱的请求对话消息。
不论是人的信息,还是资讯的信息,都是数字世界里最丰富的资源。我们缺少的是更高效的寻找和匹配方式。互联网已经大幅提高了信息分发的效率,现在要探讨的是:个人数据有望再现在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吗?
研究主题四
碎片的生活细节,个人数据让习惯自动化
过去大多数个人数据应用场景的探索方向,落在了碎片化的生活场景上。比如根据情绪数据自动调节手机屏幕亮度;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消费项目,自动向自己或家人发"不能疯狂消费"的消息;根据自己的起床闹钟数据,自动设定煮咖啡和打车的预约时间;根据发现已经吃了过多零食,冰箱门无情地锁死...
Chris Dancy说未来人们不再下载APP,而是下载习惯。生活常是千篇一律的,当衣食住行都留下了数据,机器就能够模拟和学习我们的习惯。机器犹如教练,在细碎时刻做出对我们有益的举措,可能是满足我们的懒惰,也可能是辅助我们训练自制力。
这里细节众多,有赖于我们细心发现。用自动化学习那些好习惯,用自动化辅助改掉那些坏习惯。
数字生活的将来进行时
数字生活的四点研究主题,是对个人数据权力、数据隐私保护、个人数据价值等多个热点问题,并结合现实中正在开展的相关研究项目,进行的综合梳理。
数字生活会越来越丰富。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数据,过更好的生活。
网址:数字生活的将来进行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80614
相关内容
畅享数字时代 拥抱智慧生活——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来了!西电数字生活体验服务平台即将正式运行!
将品质生活进行到底-十堰晚报数字报
封面新闻丨杭州进入数贸会时间,数字技术引领未来美好生活
出行+生活 数字城运越来越智慧
出行+生活,数字城运越来越智慧
现实生活中的奢侈品如何走进数字时尚?
数字时代生活指南:理解“数字资产”的内涵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生活中
“数字人”走进我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