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中国人都吃什么?
[健康] 老年人吃什么好? #生活知识# #饮食#
原创 团队作者 朝文社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字数:3325,阅读时间:约9分钟
历史提问
八十年代的中国人都吃什么?
答: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都吃什么”的话题,身为“80后”的中国篮协主席姚明,相信就有难忘的记忆。
1984年,这位未来的“美职篮巨星”,还是个4岁的“小吃货”。饭量奇大无比:每天要吃两个鸡蛋喝两瓶牛奶,而且“吃饭离不开鱼”。到了稍大一点,饭量更涨得跟“个头”一样快,“一顿能吃四块大排”。虽然以姚明自己的话说“我们家并不穷”,可如此饭量,依然叫当时姚明父母天天发愁。为这“伙食问题”,后来区体校还给姚明每月发了一百元“营养补贴”。多年以后的姚明也感慨说:“我小时候对营养的需求甚至成了家里的负担。”
(图片来自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可见,即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工薪家庭想“上点营养”,钱包都是不富裕。
当然,有些先富起来的城市,那是经常“上营养”。比如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广州:1986年广州市平均每人每年消费猪肉约26公斤、植物油6.6公斤、牛羊肉4.08公斤。当时的广州市民,对“吃”更是越发讲究,比如1986年中秋节时,广州市场上以品质优良著称的“清平鸡”,每公斤涨到20元钱,却依然在节日期间大火,一天卖出1700只。还有每公斤2元的“优质多维营养米”,是年9月一个月里卖出1800吨……
这种“营养水平”,在今天看似乎不算啥,放在当时,却堪称鹤立鸡群:1986年的广州市,市民每人每月基本收入是109元,而在同一年,全国城镇居民每月的平均收入才76元。广州居民每月的猪肉消费,比全国平均水平多8公斤,牛羊肉消费多1公斤,家禽消费多9公斤。1987年来广州“体验生活”的著名影星杨在葆,走访了一些广州工人家庭后,也发出一声由衷感慨:“相比其他地方,就好像天天在过年。”
放在全国其他城市,“伙食水平”可就差一些了。在《京华时报》2008年的采访里,北京市民陈林回忆了1980年时家里的伙食,当时全家每天的伙食费不到一块钱,每个星期能吃到一顿猪肉和两次鸡蛋。这在当时的北京,已经算是“高伙食标准”。
1981年,学者章徽考入大学,当时大学食堂里,素菜多是两毛钱一份,带点肉就要三毛钱,一份红烧大排要四毛钱。看上去价格便宜,但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的职员,月工资也只有46元。沾点荤腥?那是十分不易。而放在全国其他城市,作家鱼在洋小说《阳光下的迷惘》里那一句“午饭,又是白白的面条还有大块的白菜”,更是许多家庭餐桌的真实写照。
许多现代年轻人熟悉的快餐,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更是不折不扣的大餐:1987年11月12日,中国大陆境内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当时的北京市民人均收入约89元,而肯德基的一块普通原味鸡,售价就是2.5元,几乎相当于北京人大半天的工资。但即使这样,开业当天店里五百个座位瞬间座无虚席,许多市民在门外雪花里,排了两个小时队在等到位子。之后的好些年里,北京新人办婚礼,首选都常是肯德基。一场热热闹闹的婚宴后,就连肯德基的包装盒都要被新人带回家,成为多少北京家庭的“结婚纪念”。
以《经济观察报》的感慨,那时候“不少家庭要攒上一个月的收入来尝一尝肯德基”,如此价位,自然意义重大。
而比起“吃肉”来,八十年代中国人的另一个“吃饭问题”,就是“吃菜难”。由于地域与季节的限制,哪怕在北京,冬天可供应的蔬菜依然非常少。还是在2008年《京华时报》对北京市民陈林的采访里,那时“冬季的北京,桌上的主角永远是大白菜、土豆、萝卜、白薯。”这种“餐桌风景”,当时也遍及冬天的北方城乡。“冬天储备大白菜”更是多少“80后”的童年记忆。
比如“童年大王”郑渊洁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代表作《309暗室》里,那一句“每当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守着一座金城吃熬白菜而毫无怨言时,他们就确信皮皮鲁和鲁西西是两座金山”。说的是皮皮鲁鲁西西的童话奇遇,却也是多少孩子们“吃熬白菜”的生活。不过,比起城市里的餐桌来,放在县城以及农村,“上营养”就更不容易。作家刘绍棠那篇被编入教科书的散文《榆钱儿》里,描述了自己家乡通县农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生活变化。文中那一句“1982年更有酒肉了”,曾叫多少“学生党”们上着课流口水。但其实在那时,县乡地区的家庭想“有点酒肉”,也并不容易。
比如1983年,未来的著名作家阿来,还是四川省马尔康县中学的一名教师。暑假时接到了一个“自治州笔会”的邀请,还不懂啥叫笔会的他,一听说这次笔会可以“每天交八毛钱管三顿有肉的饭”,立刻毫不犹豫交钱参加,因为“那会三顿有肉就很不简单了”。然后,就这么在笔会上灵感大发,写下了处女作《振响你心灵的翅膀》,走上了文学之路……
县里尚且如此,农村当然更可以想。
虽然中国各地农村的收入水平不同,但一直到1986年时,中国农村的人均年收入也只有462元。华北地区的农民收入575元,最高的华东地区也只有610元。比起城镇收入来,还是要差不少,想要“吃好”,当然也更不容易。
以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刘成玉的统计,1981年到1987年,当时中国农村人均消费的肉食数量,只有城市人均消费量的百分之五十二,鲜蛋消费量只有百分之二十六,食用油消费量是百分之六十六,鱼虾消费量更只有百分之四十。城乡的差异,反映在餐桌上十分明显。但对于当时的农村来说,这样的水准,已经是在大踏步前进。1988年,学者李慷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蹲点,亲眼见识了改革开放十年来农民生活的变化:以当地南竹村支书的话说“肉比过去吃的多了”。改革开放前,村里农民每年也就杀30来头猪。到1988年春秋时,村民们竟一口气杀了160头猪,每家能做100斤左右的熏肉,一口气能再吃大半年。甚至“肉吃多了,水菜也少吃少种了,农民嘴巴也刁了。”
这位书记的描述,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广大农村地区“餐饮生活”的缩影:农民们每年节衣缩食,通常都是到过年时才“放开了吃”。同样是以学者刘成玉的估算,许多地区农民在春节20天的肉食消费量,竟占到全年肉食消费量的近一半。这看似“枯燥”的数字,却是那个时期,无比热闹的农村春节,是多少生在农村的“80后”朋友们,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年味”。
不过,虽说“上营养”不容易,上世纪八十年代,也确实是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在大幅度改变的时代。每年的饮食消费里,肉菜蛋的消费比重都在增长。即使是“吃的不如城里”的农村,1987年中国城镇的人均牛羊肉消费,比1981年增加了2公斤,而1989年的中国农村,农民人均消费的肉食,也比1981年增加了5公斤。
同样是关于“吃”,上世纪80年代末,更有一件关乎千家万户餐桌的大事:1988起正式启动的“菜篮子工程”。不到五年时间,中国就建起了八千多个农副产品市场和八万多个城乡集贸市场,昔日“单调”的集市上,鸡鸭鱼以及各类蔬菜突然多了起来。昔日的“冬季三宝”大白菜、土豆、萝卜,冬天“只吃熬白菜”的日子,都在渐渐远去。中国人,就这样越吃越好,甚至1987年“广州天天过年”的生活,也渐渐变成大多数国人的日常……
那些曾经难忘的“八十年代伙食”,那“越吃越好”的历程,就是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无比生动的注脚——越吃越好的中国人,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新闻晚报《篮球明星姚明:童年为喝牛奶进体校学习篮球》、蒋家风《篮球之家的一颗小明珠》、张恩众,吕志勇《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初探》、邓演超《广州人的生活方式》、经济观察报《开放中国:改革的四十年记忆》、陈煜《中国生活记忆:80年代》、鱼在洋《阳光下的迷惘》、章徽《记忆中的八十年代》、张化桥《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张翠珍《浅谈我国农村收入的地区差异》、刘成玉《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利弊分析》、凤凰书品《围观名人故事:鲁豫有约系列》、李慷《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民生活》
原标题:《八十年代的中国人都吃什么?》
网址:八十年代的中国人都吃什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84399
相关内容
记忆中的八十年代生活 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老年人吃什么好 老人吃饭要注意什么
英国人吃什么
一生都在减肥的中国人,为什么越来越胖?
中国古代十大名厨都有谁?其中六个都是女性
【十年·中国观察】小屏改变大时代 移动互联网重构中国人生活
“七十三”和“八十四”有什么讲究?老年人一定要注意
每天吃八九十种添加剂,都是必需吗
24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24节气都是吃什么
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都和吃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