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对于重要决策,学会提出建设性建议 #生活技巧# #职场生存技巧# #商务会议策略#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今后一段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之路。
重新审视我们的资源
因为巨大的人口基数,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一向“地大物博”的中国正遭受着资源瓶颈的约束。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有数据显示,我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比如淡水,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比如耕地,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比如森林,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有资料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高达75.2%。虽然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但也面临着精查储量不足的压力。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需求为22.2亿吨,这就需要精查储量1250亿吨做支撑。
电力行业亮起供应短缺的“红灯”。2003年,我国出现全国性大面积电力供应紧张;今年,由于国家强力进行宏观调控,拉闸限电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仍有不少地区电力供应依然紧张。
矿产资源也呈捉襟见肘之态。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我国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2%、18%和7.3%。
显然,迫在眉睫的资源瓶颈将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困难,如何应对资源短缺的挑战这个课题,已不容置疑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重新审视我们的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26年来,通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上个世纪后20年,我国每万元GDP能源消费量累计下降66%,远大于同期世界19%左右的平均降幅。
从总体上看,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
冶金、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低,如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个百分点。
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煤系共生、伴生20多种矿产,绝大多数没有利用。木材综合利用率约6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
毫无疑问,如果继续沿袭粗放型增长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2003年下半年延续至今的煤电油运紧张态势,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重新审视我们的环境承载力
由于经济的粗放增长,除了资源消耗高、浪费大之外,我国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首先,水环境每况愈下。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482亿吨。其次,大气环境不容乐观。2003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万吨;全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三是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2003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941万吨。四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2002年,全国660个建制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36亿吨,集中处理率为54%,仍有6200万吨未经任何处理。
大量事实表明,我国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
毋庸置疑,无论是资源现状、增长方式,还是环境承载力,都向我们发出了信号,敲响了警钟。所以,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我们应该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何振红)
网址: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88684
相关内容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docx
浅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doc
曾培炎:全民动员 节能减排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什么
能源节约型社会
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
节约型社会的解读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得过好“六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