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期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要点——环境卫生与安全篇
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品质# #生活质量优化策略#
(来源:重庆疾控)
近日,我市部分区县遭遇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涝灾害,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可能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因此洪涝过后应及时进行环境清理,防止污染饮用水和生活环境。
01
洪水常可导致污水处理厂(下水管道)、垃圾填埋场或者化工厂被淹没,未处理的污水和原本正常储存的化学物质会被洪水冲刷出来进入水环境,对接触人群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因此在接触洪水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02
洪水过后应检查厕所粪坑和厕屋的完整性,及时修复有问题的部位;清理出来的粪便要采用堆肥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堆放或倒入水中;厕所周围可喷洒杀虫剂控制蝇蛆等;临时厕所要有通风条件,地下部分进行防渗处理,厕所选址应远离水源及饮水设施。及时清理粪便并进行高温堆肥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高温堆肥:以粪便、秸秆和土为原料,进行密封高温堆肥,温度最高可达到50~55℃以上,持续5~7天,粪便中的致病菌就会被杀灭,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化学处理:对分散、少量的粪便,又不方便集中处理的,可按照粪便量加1/10漂白粉,搅匀后24小时可达到无害化处理效果。生石灰与粪便搅拌消毒处理,在粪便中加入相当于粪便总量1/4左右的生石灰,搅均加水,保持24小时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03
及时清理禽畜粪便,做好禽畜圈棚内外环境的消毒杀虫工作,防止禽畜粪便污染水源;
04
临时安置点应有专人做好厕所清洁,严禁粪便污染水源,禁止将粪便倾倒入水中;
05
船上居民的粪便应使用容器收集后上岸进行集中处理,禁止倒入水中,以防止疾病传播。
06
洪水过后的垃圾应进行分类处理清理,秸秆、木柴枝叶等植物性垃圾以及粪便、厨余垃圾等可采用堆肥处理;垃圾处理清运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意外伤害和外伤感染。
07
动物尸体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进行掩埋。
END
供稿: 公卫所(公卫)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网址:洪涝期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要点——环境卫生与安全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89900
相关内容
洪涝灾害与环境卫生洪涝灾害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技术指南
洪涝灾害时的环境卫生:对临时住所的卫生要求
洪涝灾害后,如何做好环境卫生?
洪涝灾后环境卫生:你必须知道的清理和消毒技巧!
洪涝发生后,如何做好环境卫生的清理与消毒?
怎样做好洪涝灾区卫生防疫?专家带你了解环境处置与消毒指引
洪涝灾害后,如何做好个人住宅的环境卫生清理与消毒?
洪涝灾害居民安置点卫生管理技术指引
洪涝灾害后的卫生防病知识知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