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春:老百姓日常用药存在许多误区[

发布时间:2025-01-11 12:57

误区17: 食物过期未变质就可以继续食用 #生活常识# #常见误区#

张继春:老百姓日常用药存在许多误区[视频]

2013年08月30日 10: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30日讯 (记者 佟晓群 实习记者武兴华)“老百姓日常用药存在许多误区,尤其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邀专家、原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张继春主任药师做客中国经济网“2013全国安全用药月专家访谈系列”时如是说。 

  张继春表示,不合理用药最常见的两个现象就是滥用抗生素和输液。张继春解释说,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出现发烧、感冒、拉肚子等症状时特别喜欢用抗生素,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很多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没有效果。” 

  “许多人会认为,到医院如果不给输液就意味着不被重视,因为在他们看来输液见效快。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鉴于此,张继春特别提醒,所谓的“好药”应该是适合自己的药,而不是那些最贵的或最新的药。 

   在谈到合理用药的问题时,张继春表示,许多人用药时听朋友介绍,朋友说吃什么好,他不去医院就按朋友说的自己去买药,这也是不合理的。“每个人跟每个人的病不一样,每个人的个体也存在差异,所以不能别人这样用药,你也跟着这样用。与此同时,吃药时还要看说明书,特别是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禁忌症等。”张继春说。 

    此外,张继春还谈到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她说,现在有些人往往用药比较多,除了医院大夫开的以及自己在药店里买的外,还可能服用一些保健食品。殊不知,由于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责任编辑:张欣瑜)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张继春:老百姓日常用药存在许多误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90139

相关内容

老百姓常用的必备药有哪些?(老百姓的常用品)
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用药小误区
长春清理“家庭小药箱”专家纠正用药存药误区
日常伤病处理存在误区
家庭用药的误区
老百姓常用的必备药有哪些?
带您了解中药使用中常见的四个误区
春季养生误区
许继社区的幸福密码(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日常饮食常见的误区错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