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需求理论在青少年情绪管理小组中的应用 | 社工案例计划
"Smiling Mind: 针对青少年设计的情绪管理教育应用" #生活技巧# #情绪管理技巧# #情绪管理软件#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邹爱容
单位| 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
一、背景介绍
(一)小组基本信息
小组名称:‘莲’接情绪.‘暖’入心田——莲花北社区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提升小组
活动对象:社区10-18岁青少年
参与人数:12人,累计参与51人次
小组类型:成长小组
(二)服务背景
1、社会背景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关注“一老一小”,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9500万名抑郁症患者中,18岁以下青少年占30%以上,超2850万的孩子饱受抑郁症困扰。
截止2023年5月,根据系统显示,莲花北社区18岁(含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数量为3423人,占人口数的18.84%。2、服务调研
服务调研及往年服务经验中发现,很多家庭出现亲子沟通困难,家长不会情绪管理,孩子们在亲子沟通中不知道什么是情绪、不会表达、不敢表达、更不会管理情绪;
在同辈关系中,也不知道怎么跟朋辈表达情绪。
二、分析预估
(一)理论分析
1、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活动中,通过认识情绪、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学习表达情绪和管理情绪的技巧,使参与活动的儿童青少年们在日常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活动习得的情绪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促使其在家庭中得到情感的满足;
在朋辈交往中,去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去理解他人的行为背后的情绪需求,同时包容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2、团体过程理论
根据团体过程理论,团体过程的动力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团体能够使成员之间产生认同感,从而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社区有情绪困扰的儿童青少年,在活动中了解到问题的相似性,可以交流经验,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办法。
二是团体能够使团体成员的自我意识得到改变,从而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当社区有情绪困扰的儿童青少年们,在活动中意识到困扰的原因,自我改变的意识会得到提升,更有动力学习解决情绪困扰的方法。
三是团体能够使成员获得自然的社会关系,从而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同时与同年龄者交往过程中释放压力,也可以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朋辈关系。
(二)需求分析
1、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结果显示,18岁以下青少年占30%,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的需求。
2、根据社工调研结果显示,在亲子沟通中情绪化沟通导致沟通不畅,学习科学情绪表达技巧的需求。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总目标
通过开展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提升小组,提升参与活动的社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亲子关系和朋辈关系和谐。
2、具体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至少学会四种以上的情绪知识。
(2)通过小组活动,80%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学会一种合理表达情绪的方法。
(3)通过小组活动,80%参与活动的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二)服务计划
四、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重点内容
精心遴选组员,了解问题需求,制定服务方案。
2、具体过程
针对服务需求调研中,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对有情绪管理需求的青少年进行招募和遴选;了解问题需求,确定组员,并制定服务方案,对活动内容和流程进行科学安排,确保小组顺利开展。
(二)开始阶段
1、阶段目标
前测,了解组员对情绪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情绪表达能力;利用游戏和分享促进组员建立关系。
2、主要内容
在活动过程中,社工运用游戏、引导、鼓励的技巧让组员之间进行讨论沟通,促进彼此的了解;
在分享过程中,对于积极发言的组员给予鼓励,带动其他组员参与分享;同时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小组契约制订,并采用小组竞争法,确保出勤率和组员的积极参与。
破冰游戏
3、社工观察与反思
组员因第一次见面,陌生感和拘谨属于正常现象,其中有个话特别多的组员,社工利用优势引导下,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表现正常,社工及时给予的正面的反馈。
(一)中期转折阶段
1、阶段目标
2、主要内容
社工带领组员通过体验既有趣味性,又有协作性热身游戏,加强小组内部凝聚力和默契。
社工从组员们的前测结果与小组讨论的结果评估对比,只有一人相对了解什么是情绪;
而前测的结果中,有五人表示自己能百分百觉察自己的情绪,还有五人表示自己百分之八十能觉察他人情绪,组员们对情绪的认知与实际偏差较大。
社工用理论解释了情绪,并现场用生活中的实例让组员们理解情绪;
在学习处理愤怒情绪的环节中,有组员提出,如果对方惹怒自己的话,就直接怼;
社工为组员们演示了,如果两人都处于愤怒情绪中,再继续的话可能引发肢体冲突;
打赢了,可能要出对方的医疗费;被打了自己身心痛苦,是两败俱伤的结局;就像两个愤怒的拳头打在一起,可以试试用自己的左手打右手,看看痛不痛;
组员们已经学习了情绪和觉察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的方法,如果在觉察到自己和他人都处于愤怒情绪中,这个时候采用处理愤怒的方法,就像拳头打在手掌上,虽然痛,但一定没有拳拳相向那么痛;
学习处理愤怒的方法中
活动中,组员相互熟悉后,开始有私下聊天的情况出现。
个别话多的组员影响了其他组员,社工采用提问和突然不说话的方式来提醒组员,并告知组员可在分享的环节中来讨论或吐槽。
3、社工观察及反思
组员们开始熟络起来,也出现了小组内部讲小话,和熟悉的组员之间相互打闹情况,社工及给予了提醒。
组员们开始利用协作精神为小组内部争夺荣誉,凝聚力有所提升。在分享环节中,有些组员有点羞涩,但每个组员的态度渐渐打开了。
(二)后期成熟阶段
1、阶段目标
学习正确的情绪表达方法,帮助组员通过练习合理的情绪表达,提高组员情绪表达能力。
2、主要内容
社工在游戏开始前,让组员们讨论和观察并商议,怎么才能更好、更快办到?在过程中听到什么感受是什么?
组员们沟通互动加强,积极与组员商讨更有效的办法,每一组的方式都有所不同,而且组员们会利用自己组员的优势来完成任务。
社工以亲子冲突视频引入,让组员带着思考去看视频,“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如果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你将如何处理?”
再分享积极的情绪表达方法,用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演示,并让组员来演练,做到学习致用。
情绪觉察互动体验中,社工发现有组员在小组内部中放不开,改变了方式,让组员来分享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效果较好。
并引导组员在觉察他人情绪时,除了察言观色,还需要理解他所处的情境。
观看案例视频中
大多数组员现场都能应用,只是要在生活中用,还需要组员经常使用,才能转化成自己的情绪表达习惯。
3、社工观察及反思
个别话多的组员,也能渐渐遵守规则了。但几个熟悉的组员之间还是控制不住,且会影响其他组员,虽然社工把熟悉的组员分开坐,‘皮’的组员还是控制不住几人打闹。
(三)结束阶段
1、阶段目标
处理离别情绪,引导用学习到的情绪管理方法,用在服务对象日常生活中,用行动去巩固和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
2、主要内容
通过游戏,社工引导组员们从自身的优点去认识自己,做到扬长避短,建立组员的自信;
为组员们分享情绪管理方法技巧和视频,以及各种情境下的24种情绪自救技巧,并为组员们准备了情绪表达管理应付卡,供组员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同时,在活动进行中带领组员回顾小组过程,帮助组员巩固服务效果,在结束时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
活动结束后,社工对组员的变化与其家长进行了沟通,希望家长们能采用鼓励式教育,引导孩子变得更优秀。
3、组员们的变化
参与活动的组员大多数都有积极的变化,只有一名组员虽有进步,但对自己还无法做到放开,需要时间和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做出调整。
4、社工观察及反思
社工引导组员,积极看待自己,并在遇到压力或困难时,学会利用自己的优点去化解压力或困难,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
五、总结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
1、目标1达成
通过小组参加者意见表的结果显示,96.67%青少年表示通过活动,学会了四种以上的情绪知识。
2、目标2达成
通过小组参加者意见表的结果显示,98.33%青少年表示通过活动,学会了一种表达情绪的方法。
3、目标3达成
通过小组参加者意见表的结果显示,98.33%青少年表示通过活动,情绪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小组成效评估:服务对象改善
1、前后测问卷反馈
根据小组前后测结果显示,通过小组,组员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在人际沟通中,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方面提升了13.34%;
在人际沟通中,能觉察到对方的情绪方面提升了16.67%;在与朋友的沟通中,能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方面提升了21.67%;
在与父母的沟通中能合理表达自己情绪方面提升了21.67%。
团队合作方面,信任小组及小组成员提升了10%;能与其他组员平等相处方面提升了11.66%;
能与小组苍成员积极沟通方面提升了13.33%;能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完成任务方面提升了16.66%;
能妥善处理与小组其他成员的矛盾冲突方面提升了28.33%。
组员们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感到满意度提升21.67%,服务对象改变效果比较显著。
小组前后侧结果对比分析图
2、服务现场分享反馈
组员们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处理消极情绪的方法,虽然有些组员目前的方式方法还不恰当,在学习处理消极情绪方法后,组员们能将学习的技巧在生活中应用。
组员们纷纷表示,从踢猫效应中了解自己某一时刻的处境,同时学习到了情绪知识以及通过面部表情识别情绪,希望自己做一个高情商的人。
活动让自己收获很多,以前不会跟爸妈表达,现在会跟爸妈表达自己的情绪。
根据参与者意见反馈结果显示,活动总体平均满意度为94.22%;小组出勤率为85%。
社工根据组员们现场参与度观察评估、意见反馈表和前后测综合分析,积极参与并出勤率高的组员,效果更好。
六、专业反思
(一)社工服务反思
组员对情绪的认知不一,有的过高有的过低,同时出现偏差,认为不能有悲伤等不好的情绪。
且组员们觉得情绪化沟通在家长中比较常见,真正要学习情绪表达和管理的是家长。
社工回应了组员,组员可以将学习到的情绪表达和管理方法,在亲子沟通表达中使用,也可以将所学的情绪表达和管理知识传授给家长,后续社工也会开展针对家长的此类活动。
活动中组员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反应了现在的父母采用打压式教育过度造成,孩子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导致孩子们容易看不到希望,造成消极情绪,长期容易引发情绪障碍。
(二)好的经验
1、社工针对组员们,把活动结构设置的比较合理,由浅到深,循序渐进,有助于组员的理解。
2、社工对组员的尊重和引导,让组员们在活动中有较大的成长。
3、因组员请假,社工对活动流程和游戏人员方式上做了微调,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
游戏带领是小组活动的必备技能
如何成为带领游戏的高手?
对近 200游戏的梳理
满足了一线社会工作者服务需要
《社会工作游戏集》
收入囊中
↓↓↓
【 社工客书屋 】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 社工客线上课堂 】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小组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责任编辑:
网址:人际需求理论在青少年情绪管理小组中的应用 | 社工案例计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93120
相关内容
“情绪魔法师”残疾人情绪管理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我是情绪小主人” ——小组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情绪管理
“探索社区,提升自我”困境青少年社区融入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海口青少年情绪管理课程
压力与情绪管理案例
青少年情绪管理浅析
青少年情绪管理指南
“领航少年”行动 青少年活动小组案例
姚瑶:艺术疗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探索与应用
青少年女生情绪波动大如何心理疏导,青少年女生情绪管理:心理疏导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