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疗法介入老年人情绪管理小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1 21:45

《情绪疗法手册》-艾伦·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在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生活技巧# #情绪管理技巧# #情绪管理书籍推荐#

黄小羽   南宁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以及晚年生活的幸福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T老干部活动中学为例,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对老年人的负面情绪进行探索,并运用理性情绪疗法介入老年人情绪管理小组,提高老年人对负面情绪的觉察力,引老年人学会合理表达负面情绪以及进行负面情绪管理,从而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老年人;情绪管理;理性情绪疗法;小组工作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32-02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龄大学的学位紧张,一些热门课程出现“一位难求”的现象,这使得很多老年人产生很多负面情绪,认为是老龄大学经常“开后门”,或者是对自己有意见等,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本文将理性情绪治疗法结合小组工作解决老年人因不合理信念引发的情绪问题,尝试找到适合老年人转变不合理信念以及调节情绪的专业方法。
        一、理论基础
        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困扰通常不是由某一客观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有一个人自身存在的信念系统所造成的。个体的情绪反应(C)受人们对真实事件(A)的信念(B)的直接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威斯勒将艾利斯的11种非理性信念简化为: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三类。
        二、老年人需求分析
        情绪疏导需求:老年人存在愤怒、不满等不良情绪,对其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需要社工运用陪伴、倾听、同理、理性情绪治疗等技巧进行非理性信念的辩驳,以改变不合理信念的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消除负面情绪[1]。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的需求:老年人的情绪管理能力需要增强,以缓解不良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需要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学习,较少不良情绪给服务对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理性情绪疗法在老年人情绪管理小组中的实践
        (一)理性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运用该模式进行服务的主要有四个步骤,分别是: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ABC理论作为理性情绪模式的核心理论,在操作过程中要让服务对象认识到导致他的情绪C甚至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信念系统B,而不是引发事件A。社工需要教授服务对象B-C之间的联系,与其辩驳非理性信念的过程用D来表示,最终扩展为新观点E。[1]
        (二)服务目标
        总目标:与服务对象一同确认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找非理性信念,建立理性信念,同时学习负面情绪以及管理情绪的方法,提升服务对象自我的情绪管理能力。
        分目标:(1)服务对象至少能够分享1次自己情绪管理的片段,并找到其中的成功点。(2)服务对象至少能学习到2种情绪管理的技巧。(3)服务对象共同制定至少1个情绪管理目标,并通过努力实现。
        (三)介入过程
        1.心理诊断阶段
        开始阶段主要任务是能够精准识别以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和过分概括化为特征的非理性思维,分清主次并找到服务对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互动社工了解到服务对象的不合理信念表现在:报不上名我的生活会变得非常无聊,没事可做(糟糕至极);这一学期报不上名,我以后不会报上名(过分概括化);只有T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承办的老龄大学才是正规的,其他的都不正规,学不到东西(绝对化要求);服务对象呈现出烦闷以及爱抱怨等问题。
        2.领悟阶段
        该治疗阶段体现在小组中期,小组目标为:使用技巧引导服务对象对非理性信念进行审查,使得服务对象认识到自身信念系统的不合理性。

在小组服务中,社工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辩驳,引导服务对象意识到不应再坚持“应该”或者是“一定”这样的看法。
        随着小组逐步的深入,服务对象对于情绪的认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情绪管理的方法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越来越多,在疑惑提问时,将问题提出,社工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一方面解答服务对象的疑惑,另一方面增加了其他服务对象的知识面,也给社工反思,是否内容涵盖不够全面等。
        3.修通阶段
        该阶段治疗技术主要体现在采用辩论、合理想象技术、自我披露、角色扮演等多种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辩驳,修正原有的错误观念,逐渐建立起合理的信念。社工带领服务对象基于自身的某一事件进行绘制冰山日记,从: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几个模块进行分析,按照冰山的层级,一层层描述事件主人翁的心理状态,看到事件和应对方式背后的种种。此外,社工鼓励服务对象与自身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辩驳,与服务对象进行互动谈话,采用问答的形式引导服务对象思考是否自己是真的想到老龄大学上课,还是受到非理性信念的影响。
        4.再教育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服务对象巩固所学的合理想法并逐渐使其内化,更好的去适应生活。该技巧在小组的末期进行体现,社工在活动过程中对每一位服务对象都实施积极的鼓励、引导的工作技巧,促进了活动的进行。通过服务对象的头脑风暴,“方法树”上凝结了每位服务对象的智慧,总结出管理情绪的方法有:绘制冰山图、K歌大法、疯狂购物法、海边散步法、自我催眠法、手工制作法、心理暗示法、转移注意法等。
        (四)总结评估
        (1)促进服务对象间的认识,建立良好的团体关系
        在小组过程中,前期通过社工的引导,服务对象们渐渐养成相互问候、互相关心,结伴出行的习惯。组员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看到有组员请假时,会主动询问请假原因,关心请假组员,如因家里有事请假不来参加小组时,其他组员会向社工询问组员什么情况,给予组员关心,小组团体良好。
        (2)通过小组,找出自身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并学会与之辩驳
        在小组过程中,社工通过向服务对象分享了绘制冰山图来认识自己的情绪,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并采用合理想象等技巧与之辩驳,尝试建立理性信念,促进其很好 适应生活。
        四、理性情绪疗法在情绪管理小组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经历了小组的策划、实施和评估的全过程,社工根据将理性情绪疗法贯穿于小组的始终,总结了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并根据此提出建议。
        (一)理性与非理性信念确认存在难度    
        服务对象对于诱发事件所存在的非理性信念确认需要社工与服务对象多次进行访谈以及确认,在小组活动中,服务对象容易滔滔不绝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导致整个小组氛围会被该名服务对象带领甚至是出现社工难以引导的现象。因此,在进行组员的招募前,对于挑选同质性的组员至关重要。此外,为了便于掌握ABC理论的实际操作,对于小组中的诱发事件可选择一件具有代表性的进行训练即可。
        (二)构建完善的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体系
        老年人处于人生中的“夕阳”时期,情绪管理往往会被忽略,更多的关注点在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使得老年人在“身、心、社、灵”四个层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的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三)加强社会工作者理论学习
        社工应该去多学习和了解相关的专业理论以及其它相关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理论储备,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到实际的活动中去,进而促进组员内化,建立小组的归属感。社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奕欣.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在司法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
[2]骆志荟.理性情绪疗法介入慢性病老人抑郁情绪改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网址:理性情绪疗法介入老年人情绪管理小组应用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93152

相关内容

“我是情绪小主人” ——小组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情绪管理
“情绪魔法师”残疾人情绪管理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小学生情绪管理辅导策略研究
情绪智力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研究生情绪管理
压力与情绪管理论文(研究热点10篇)
多动障碍儿童情绪管理训练的有效性研究
压力与情绪管理论文(研究热点10篇),管理心理学论文
情绪压力管理——应对压力,做情绪的主人
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压力与情绪管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