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笛:回归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发布时间:2025-01-12 08:40

《自然美学:回归大地的智慧》- 从自然中汲取生活美学灵感。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美学心得# #生活美学书籍推荐#

​​2022年8月17日,由花西子和聚美丽联合主办的全球首届“中国妆”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论坛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刘悦笛老师来到现场。
 

刘悦笛老师是北京大学博士后,国际美学协会总执委、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著有《生活美学》、《分析美学史》、《当代艺术理论》等,其中《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获“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奖。

在《东西方思想杂志》等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并译有五部英文专著,策划“中国小镇美学榜样”评选等多项活动。
 

本次,刘悦笛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回归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他将从社会角度,探讨中国妆在生活美学中的应用与价值。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一、生活美学:当今中国社会的热潮
 

中国妆这件事,不仅有本土价值,也有全球意义。与此同时,今天也是我们生活美学和中国妆的一次亲密接触,深度融合。
 

22年前,在我们提出生活美学这个概念之后,今天是第一次和中国的美妆界进行深度的交流的活动。
 

在上周,我接受了一家媒体的访谈,原因是欧莱雅已经来到中国25年整,他们正在筹备中国妆。当时我立即冒出了一个想法:中国人要做中国妆,为什么是靠西方的品牌来界定什么是中国妆?

萌生这个想法,要从我去年出的一本书叫《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中的“梅花妆”典故开始谈起:
 

梅花妆的典故是一朵自然飘落的梅花掉到额头,从而形成了妆容。
 

寿阳公主,有一天她躺在宫殿旁边小憩时,其中有一朵碰巧落到了寿阳公主的额头上,经汗水渍染后,在公主的前额上留下了腊梅花样的淡淡花痕,拂拭不去。皇后见了,十分喜欢,特意让寿阳公主保留着它,三天后才将其用水洗掉。
 

当时宫女非常惊讶这种奇妙的事,然后大家纷纷效仿。

△梅花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个点:首先是中国的美妆源远流长,中国强调自然美,反过来也强调美的自然;其次是梅花妆在古代就已形成了一种时尚,宫女们开始效仿寿阳公主后,渐渐从宫廷传到了民间。
 

这引发了我们对生活美学的思考:为什么经过22年,生活美学在中国还这么热?
 

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一直追求美好生活。除了法文之外,西方人从来不用“美”这个词来形容生活。但是,中国人会说“把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与此同时,美好生活是分两种生活:一种是美生活,另一种是好生活。好生活是有质量的生活,譬如基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满足,但是美生活是有品质的生活。尽管“美生活”要有“好生活”作为基础,但40年前的中国人不可能追求美的生活。
 

反过来的是,美的生活可以提升好的生活,而且中华民族是这多元的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只要给中国人一个好机会,我们就会有盛唐、南宋这样繁荣昌盛的时代。
 

这20年来,中国生活美学如雨后春笋般活跃在非常多的领域,如茶道、花道、香道、琴道、汉服复兴、中装剪裁、美食美味、古典家具、古今收藏、工艺民艺、旅行民宿、非遗保护、公共艺术、审美教育、艺术授权、创意产业、游戏动漫、室内设计、地产开发、社区规划乃至城市顶层设计等,并涌现出不少的“生活美学家”们。
 

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就是美妆。
 

中国古话“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脸部和眼都和美妆,都与美妆息息相关。我把生活的审美化区分为表层和深度的审美化,美妆行业是表面的审美化,但表面的审美化也会有深度的文化内容,譬如梅花妆。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的中国女性彩妆渗透率达到48.8%,现在应该已经超过了50%,说明中国一半女性已经是彩妆用户了。广大女性群体,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大概就是考虑怎么化妆。
 

但当今的中国妆,尚难以称为妆道,因为还不够体系化。中国妆体系化的路上,有赖于在座各位的美妆,彩妆界的同仁推动中国生活美学的发展,推动中国彩妆和美妆事业的提升。
 

二、如何看待中国美妆的历史
 

下面我跟大家梳理下,如何看待中国美妆的历史。
 

从春秋战果先秦、西汉,一直到南北朝,中国妆的风格是素朴的。但从初唐、盛唐、衰落的晚唐,一直到宋代,中国妆变得越来越绚烂,尤其是在整个唐代。可伴随着安史之乱,中国的国运的转折,美学也出现转折。
 

从北宋转到了南宋之后,南宋的小山小水,这种美学深深影响了日本。现如今,无印良品、Apple的极简主义美学,都来源于中国。随后经过元明清,又慢慢归于平淡。
 

中国妆历史的演变,简而概之是:“素朴之极走向绚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从两汉,到唐之后走上一个高潮,南宋开始绚烂之极后归于平淡。

因此,我国有两种美学,一种是绚烂之美,但是素朴不足;另一种是出水芙蓉之美,虽用了妆,但有素雅之美。
 

那么,当代中国美妆该怎么生成?
 

我们一直在一个十字架中生成中国美妆,就是古今中外。
 

第一个坐标是古今之间,在古典美和现代美之间找到平衡。譬如在中国服饰领域中,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服饰能代表中国的华服,但新中式找到了现代感和古典感之间的平衡,因此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第二个坐标是中外平衡。这150年来中国人是西体中用,从用洋火开始,我们整个生活已经非常西化,生活变化很大。但是,在全球化的思潮当中,我们怎么保留中国文化的身份?这是今天文化的一个主题和思考。
 

但反过来,中国妆怎么走向全球?一个土里土气的中国,一个没有全球视野的中国美是走不上全球,需要有一个国际的视野才能走向全球。譬如最近发生的“马面裙事件”原因就在于,中国设计师缺少文化自信。
 

所以,如何在古今之间和中西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个才是中国妆未来发展重要且理想的状态。
 

三、中国需要整体的“美学规划”
 

如今的中国,需要整体上的“美学规划”,既然它曾是礼仪之邦,那将来也要成为美善大国,如此为之才可以将礼乐相济之华夏传统得以返本开新。
 

实际上,中国美学原本就是“生活美学”,因为中国人的生活被古人赋予了审美化的追求,而中国人的审美也在古代被奠定了生活化的根基。
 

所以从2001年开始,我在中国美学界提出生活美学,这与我的老师李泽厚有着深厚的关系。李老师讲实践美学,讲劳动创造了美,到我们这一代美学工作者讲生活塑造了美。

相较而言,实践美学到生活美学皆为“有人的美学”,前者聚焦在“实践”的根源,后者则侧重在“生活”的本源。无论是实践还是生活的能动者都是人,无论是宏观的人类还是微观的个人。
 

“实践的人”的宏大叙事,书写的乃是大写的人,从而有别于“生活的人”之小写的言说。从实践到生活的美学历史转化就是向具体的、活着的、小写的人的落实与生成。
 

因此,我们要每个人的生活都要美化起来。
 

与此同时,在2014年的国际上,我与英国剑桥学者出版社出版了《生活美学:东方与西方》,此书是以国际化的语言向西方告示:“生活美学”并不只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的美学新潮与主潮,而更是东方特别是中国美学的原生形态。
 

在这本书中,我选用了一个带着可口可乐logo的陶罐作为封面,尽管这个陶罐过去是一个生活的用品,但是现在拍下来却是一个艺术品。现在所有的艺术品既是本土的,又是全球的,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全球的视野,才能使得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所以生活美学的核心诉求是:让人人都成为生活的艺术家。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但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艺术家。当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的时候,就是在把艺术向下拉的同时,要把生活向上拉。那么,中国妆在这里面,应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此,对中国妆的追求是让更多人近于成为“东方生活艺术家”
 

现如今,不少人开始更追求国人审美与妆容表达的和谐,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即使中国妆还不够体系化,但我愿意称这些人为“东方生活艺术家”。
 

这其中,首先是有文化自觉,再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后还要有文化自立,包括本土的美妆品牌都是自立的过程。
 

我参加医学行业的大会时,会首先跟他们说,什么才是适合中国人的脸。并不是高鼻梁,翘嘴唇就适合中国人的脸,要先找到美的比例,美的协调。
 

所以,即使中国妆还不够系统化,但我们对东方生活美学的追求还在路上。
 

现如今,西方人一直在做“美学追求”的游戏,他们想找出世界上最美的两张男性脸和女性脸。在找到最美的脸之后,通过十万人的投票结果,发现有两个缺点:第一个是没有特色,第二是两个欧罗巴人。因为他们是以白色人种为主的投票环节。
 

因此,我再给大家解释什么叫美学(Aesthetics)?
 

Aesthetics不仅是西方的感性学,而且是中国的觉悟学。这需要我们在生活美学找寻中国妆道的发展,比如以二十四节气发展的“二十四节气妆”,也正逐渐在中国妆的领域发展。

△花西子的24节气妆容:惊蛰、芒种、立秋、立冬
 

四、中国古典生活美学与中国妆
 

在中国古典生活美学中,有三个方面与中国妆重点相关:天之美,地之美,人之美
 

天之美是天气时移,也就是是二十四节气;地之美是地缘万物,讲的中国妆的取材,可以是中国的中药。
 

但萃取的方式,可以参考屠呦呦用科学的方式萃取出来,形成一个中国妆的新配方;人之美是鉴人貌态,要以人为本,将“人之美”作为中国妆的最核心部分。

当然,中国的“生活美学”的其他方面也跟中国妆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即中国人的生活美学要做什么?中国妆要做什么?中国彩妆要做什么?
 

现在,我们要找回“中国人”自己的生活美学,要为中国生活立“心”,立“美之心”。
 

因此在妆容上,中国人也需要为“中国妆”立心,有我们的标准、主张和体系。而花西子对中国妆的探索,对中国妆体系搭建有重要意义。
 

这也是我们今天这个会议,全球中国妆高峰论坛非常重要的价值。中国妆的系统搭建,我想是未来可期的。
 

生活美学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这是一场新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妆探索,也刚刚开始。这是一场脸上的“新文化运动”,这个文化运动恰恰也是在古今中西的十字结构当中实现的。
 

我们的审美本身就植根在生活当中,因为我们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你我他都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艺术家。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木头​​​​

网址:刘悦笛:回归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96962

相关内容

刘悦笛 著《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出版
刘悦笛:中国人的美学,沉浸在生活里
审美即生活——读刘悦笛的《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刘悦笛 | 回归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再现活色生香的美学场景!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华美育大讲堂·刘悦笛演讲录 |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刘悦笛:找回中国人自身的美学传统|读+
“生活美学倡导者”刘悦笛,用“十美”再现中国人活色生香的生活美学场景
刘悦笛:找回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生活美学”
科学网—刘悦笛:“生活美学”倡导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