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扒一扒食物相克这件事

发布时间:2025-01-13 01:21

购买旅行防扒工具,如防扒拉链和防扒背包夹。 #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小窍门# #出行建议# #旅行中防丢失防盗#

说到食物相克大家都不陌生,相信大多数人家里都贴过食物相克表。

食物相克的说法流传已久,纷繁复杂······

牛奶和香蕉一起吃会拉肚子、维生素C和虾一起吃会砒霜中毒、菠菜和豆腐同吃会导致结石、吃海鲜时不能喝啤酒、鸡蛋和豆浆一起吃会破坏营养价值……..

那么食物相克的说法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有科学依据吗?

0 1

“食物相克”的说法怎么来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听说的“食物相克”,大多数来源于网络或者有经验长辈的口口相传,然而,最原始的“食物相克”的传言是怎么来的呢?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很难理解有些人吃了正常食物之后却不舒服的现象,于是自然而然脑补出一些同食的食物在肚子里相互影响的情形,“食物相克”应运而生。

“食物相克”可以追溯到中医的理论——食物相反,中医讲究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可以在《食疗本草》、《本草纲目》、《饮膳正要》、《金匮要略》等医药学古籍中找到大量的食物不能同食的记载,例如《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180对不能同时食用的食物。到了近现代,在利用现代营养学和化学的理论的包装下,食物相克更是成了伪科学泛滥的集中营。

事实上,关于食物相克的绝大多数文献、书籍都缺乏理论依据,更缺乏实验数据。食物相克来源于中医理论,国外就这一领域的相关资料和报道较为罕见。古人因为缺乏对因果关系的思考和检验,往往把一些引起不适的饮食问题归咎于“食物相克”,把一些个案轻易上升到了普遍性规律,这造成了大量错误的食物相克的忠告产生。

02

食物相克有科学依据吗?

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分析“食物相克”就会发现很多纰漏。实际上,几乎所有广为流传的“食物相克”传说都被解析过了,还没有发现一种是真能产生“毒性”。

早在1935年,南京就有民间传说香蕉和芋头混吃导致食物相克而中毒。这一年,营养学界泰斗、南京大学教授郑集决定通过试验来验证“食物相克”导致疾病的说法。

郑集教授

他搜集了民间传说中的184对相克食物,从中选择人们日常生活中同食机会较多的14对食物,用老鼠、狗和猴子做实验。他本人和一名同事也试验了其中的7种组合。在食用24小时内观察实验动物和人的表情、行为、体温及粪便颜色与次数等,都很正常,没有中毒的迹象。在郑集试验的“相克”食物中,就包括螃蟹与柿子、大葱与蜂蜜。

2008年至2009年,中国营养学会分别与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做了更严格一些的“食物相克”实验。中国营养学会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招募100名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为25岁至45岁,让他们吃下所谓“相克”的食物。并进行身体状况检查。实验中选用了5对所谓的“相克食物”,包括猪肉与百合、鸡肉与芝麻、牛肉与土豆、土豆与西红柿、韭菜与菠菜。 志愿者连续吃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实验结果一切正常,没有发现任何一组食物引起胃肠紊乱、呕吐、中毒等现象。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实验则另外选了12组食物组合,有30名志愿者连续吃3天,也未发现异常。

既然食物相克是谣言,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在吃下某些事物后感到不适?

03

我们吃了食物之后“不舒服”从哪来?

尽管许多科学机构已经对“食物相克”的说法进行了验证、解释,许多老一辈的人依然不信,因为在他们的经验中,确实有人因为这样的吃法生病或是不舒服,不过,如今,产生这些不舒服的原因也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解释。

比如,有些人患有“乳糖不耐症”,无法分解食物中(比如牛奶)的乳糖而导致肠胃不适,出现腹泻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要吃了带有乳糖等食物,就会不舒服,因为不了解乳糖不耐的原理,所以把腹泻、腹鸣归咎于其它原因,这也是许多食物和牛奶相克传言的产生原因,如“香蕉牛奶不能一起吃”、“橘子牛奶也不能一起吃”。

有些人患有功能性肠道疾病,肠胃不适时,不论吃什么,都有可能腹泻……

由于个体体质不同,很多人本身就对海鲜、豆制品等食物过敏,使用后会出现恶心、腹泻、皮肤发红等症状,同样也是“食物相克”背了锅。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养生康复系主任林殷教授说,将所谓的163种统计到的相反食物进行归类分析,发现这些食品有五个特点:

一是外来物种比较多。比如黄瓜、西红柿等等,是明清时期传到中原的,人们对它的食性缺乏充分的了解。

二是肉食类尤其是水产品类约占“相克食物”的四成。牛肉猪肉、鲤鱼狗肉,驴肉猪肉等不能一起吃的说法,是因为肉食类尤其是水产品类食品富含高蛋白,很容易腐败,感染寄生虫,也很容易引起人体过敏。

三是生食类食品。在《金匮要略》中记载:“食生肉饱、饮乳,变白虫”,也就是说吃生的或未煮熟猪、牛肉等,易感染寄生虫。

四是发酵食品,如古代腌菜等食品。

五是食用菌类食品,有可能误食毒蘑菇而食物中毒等等。

另外,很多食物单独食用就会出现问题,如河豚等,不能怪罪到其他同吃的食物中去。

由以上的分析和资料可以得出结论:绝大多数的食物相克都是谣言,那么其中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04

常见的部分食物相克辟谣

螃蟹和柿子

事实上,由于没煮熟、肠胃敏感等原因,吃螃蟹就有可能会拉肚子,所以一般人们会蘸姜醋吃螃蟹;而柿子,特别是生柿子中有很多鞣酸,吃多了也可能会肚子疼。

但是只要不吃过量柿子、不吃生柿子,并且把螃蟹蒸熟,同时对海鲜又不过敏,螃蟹和柿子可以大胆地一起吃。

海鲜和水果

传言说水果中有维生素 C,海鲜里有五价砷,两者一起吃会产生三价砷(砒霜)。

实际上,海产品所含的绝大部分是稳定的有机砷,里面极其微量的无机砷在体内两天就可以代谢出去。即便真会产生“砒霜”并达到有毒剂量,除非一次吃下几百斤的海鲜和水果……

豆浆和鸡蛋

有人说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会抑制蛋白质的消化,影响鸡蛋的营养。

事实上, 大豆中的确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有毒且会妨碍蛋白质吸收。但它很怕热,煮熟后的豆浆,胰蛋白酶抑制物早就在煮豆浆的过程中失活了,这时鸡蛋可以随便吃。

豆腐和菠菜

豆腐中有钙,菠菜里有草酸,有人说它们一起吃会形成草酸钙,导致结石。

实际上,且不说我们一次食用的豆腐、菠菜量够不够,它们之中的成分是否能结合形成结石也存疑——草酸要形成结石,需要到达尿液,在那里与钙结合。 如果把富含草酸的食物与富含钙的食物一起吃,那么它们可能在肠胃之中就结合了,然后通过粪便被排出,不会进入尿液成为结石。

如果还不放心,也很简单,菠菜焯一下水,就会除去绝大部分的草酸。

白萝卜和胡萝卜

传言中胡萝卜中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会分解掉白萝卜中的维生素 C。

实际上,“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和“维生素 C 氧化酶”是一回事,所有植物都含有这种物质。而且,蔬菜中的维生素 C 本来就很容易被破坏,比如加热、光照、接触氧气……但这些都不是胡萝卜干的。

饮食是健康的基础,我们应该对膳食搭配有更充分更科学的了解,推崇合理健康的膳食搭配,不信谣不传谣, 对一些网传的有关食物的信息有基本的甄别能力信奉科学,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的健康。

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编辑|邓展飞

审核|高一铭

指导老师|贾莉

责任编辑:

网址:科学地扒一扒食物相克这件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02402

相关内容

吃素成为新流行?数据扒一扒“素食主义”成长史
健身20分钟=2小时,扒一扒VBSports EMS黑科技c
扒一扒十大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家装神器,没用过你就out啦!
扒一扒那些鲜为人知的娱乐八卦,真相大白!
扒一扒有机食品小知识
这件衣服有魔力,她总是一进门就扒!
今天,扒一扒几种哄睡神器
扒折扣app下载
博若森:扒一扒十大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家装神器!
旧翻新~这是扒出来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