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就业机会,就有生活的方向!”——青海辅助性就业基地见闻
新华社西宁12月2日电 题:“有就业机会,就有生活的方向!”——青海辅助性就业基地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子琪
12月1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智爱工作坊”辅助性就业基地,陈志芳(左)和就业员工交流。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摄
“哒哒哒、哒哒哒……”在青海省西宁市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智爱工作坊”,27岁的闵亚斐目不转睛,双手拽紧布条的两头,缝纫机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布条上出现一排规整的针脚。一旁还有人负责裁剪、熨烫布料,做好的帆布包摞在一起,足有上百个。
“智爱工作坊”是专为心智障碍残疾人设立的辅助性就业基地,目前有11位心智障碍残疾人,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42岁。他们每周工作5天,每天大约4小时,吃饭、午休都由中心安排,主要承接公文包、帆布包、手工艺品制作等。
就业辅导员马爱红过去是服装厂下岗职工,也是一位心智障碍孩子的母亲,经西宁市残联推荐,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母子俩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实现心智障碍者与监护人“双就业”。
“找一个既稳定又能照顾心智障碍孩子的工作岗位并不容易。”马爱红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家照顾孩子,偶尔去打零工,“‘大陈老师’对接订单,让我重拾‘老本行’教大家缝制物品,现在能和儿子在一起,每月有固定收入,还能让更多残障人士学到一门手艺。有就业机会,就有生活的方向,我很知足。”
12月1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智爱工作坊”辅助性就业基地,陈志芳在整理布料。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摄
马爱红口中的“大陈老师”是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陈志芳。51岁的她性格开朗,爱笑,孩子们都喜欢和她聊天。“很多人第一次见我都说,你性格这么好,想不到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陈志芳笑着说,如果我不笑,每天愁眉苦脸,我的孩子能快乐吗?
“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着伞。”2015年陈志芳办起以心智障碍儿童康复为主的“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起初只有4个孩子来做康复,现在中心已有近160个孩子,除了早期康复教育,还拓展到为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发育迟缓、重度肢体残疾等群体提供日间照料、体育理疗等服务。
心智障碍人群的就业率最低,就业难度最大。在西宁市残联等部门支持下,2022年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智爱工作坊”辅助性就业基地,旨在为心智障碍者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实现自身价值。
陈志芳介绍,西宁市残联免费提供场地,同时在残疾人就业培训、就业服务、补贴奖励、机构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很大程度减轻了机构的经济压力,增强了心智障碍残疾人的就业信心。
12月1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智爱工作坊”辅助性就业基地,就业员工在缝制帆布袋。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摄
近年来,青海省残联不断完善细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规范化建设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集中就业基地和辅助性就业基地,持续巩固和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2022年青海共有2182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5462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残疾人就业正在稳步推进。
网址:“有就业机会,就有生活的方向!”——青海辅助性就业基地见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0403
相关内容
“有就业机会,就有生活的方向!”——青海辅助性就业基地见闻政治生物地理的就业方向 有哪些方向
打开“就业手册”:拓展就业选择 新职业成就新生活
2017宠物养护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就业有未来
新型灵活就业群体稳步扩大,灵活就业为青年群体就业提供新渠道
薪酬vs生活成本、深造vs就业,春季招聘会上的应届毕业生在纠结什么?
大工就业网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两会我关心|稳就业基础 保劳动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