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提升“慢行交通“品质,步行+、自行车出行愈加便捷友好

发布时间:2025-01-13 21:41

慢生活旅行提倡环保出行,鼓励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慢生活理念# #慢生活旅行#

今年是上海“慢行交通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正在积极构建“宜出行、优品质、高效益”的慢行交通系统。随着慢行交通改善项目不断推进,以“步行 、自行车”为主的慢行交通出行便捷性不断提升。请听报道:

位于西藏北路、河南中路之间的苏州河畔北侧区域是静安区正在积极创建的慢行交通示范区,面积约为22.7公顷,主要包含天潼路、北苏州路、浙江北路等11条道路。漫步于示范区内,非机动车道大多已铺装彩色沥青,还设置了渠化路口,非机动车过街等候区。慢行交通标识、指示、导向系统清晰易读。舒适的慢行体验让不少市民爱上这里。

“我平常经常来,带着小孩子过来玩,苏州河一路上走过来沿河的景观非常的好,也可以看历史保护建筑总工会,苏河湾绿地里的那些老建筑,体验下来非常不错感觉。”

以“枫香景观大道”为主题的新建北苏州路慢行交通是示范区内的一条重要道路,路面铺装采用灰色系,树穴采用定制盖板兼具美观与树撑功能。此外,路面、上街沿、树穴等几乎在同一平面,减少高度差,这对需要推轮椅或婴儿车出行的市民非常友好。

静安区建管委市政科科长应立仁介绍,“无障碍友好”正是慢行交通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慢行示范区建设过程当中,特别注意无障碍友好这样设计和打造。原来的浙江路桥与北苏州路衔接段它是有高差的,这次的实施过程当中,通过坡道的一个方式进行了改造,提升了这里无障碍通行可达性。同时,比如说井盖和树穴的一个附属设施,我们也是按照无障碍友好的进行相关的设计和打造,尽量把它做平。”

在普陀万里地区,慢行交通示范区建设同样如火如荼。根据设计方案,这里的示范区创建包含架空线全入地、合杆整治、人行道品质提升、完善慢行标志标线等8方面内容。如今,合杆整治及架空线入地工程已经完成,平均减杆率达到了60%左右。示范区内大场浦河两岸提升工程正在进行亲水栈道建设以及原有绿植移除工作。预计在明年上半年能够完工,届时,大场浦河北段1.8公里将实现亲水步道贯通。

普陀区建管委市政科科长邹吉聪介绍:“像我们的大长浦河之前的沿河步道是不连续的,通过我们的贯通提升整治工程,市民能够更方便的到达我们河道的滨水空间。我们普陀区的河道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后续继续合理利用河道资源,将我们的交通进行更有效的融合,为我们慢行交通的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到2025年,上海全市将完成超过300项的慢行交通专项提升,创建50个慢行交通示范区,基本形成“全年龄友好、空间融合”的慢行交通体系。

市道运局设施运行处袁满介绍:“当前我们主要涉及到我们整个上海的一个慢行网络的总体规划,以及我们慢行骨干通道的整体规划。将来这些骨干网络上的一些慢行的设施会进一步的进行提升,让我们市民在这些骨干通道上面这种慢行的体验也能够进一步的增强。”

网址:【听】提升“慢行交通“品质,步行+、自行车出行愈加便捷友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08025

相关内容

DC出品 | 浅谈打造慢行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智慧交通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
提升出行体验,智慧交通真的很便捷!
优化绿色出行环境 打造品质慢行系统服务通勤
三秦通etc:助力便捷出行,提升交通效率
便捷交通“给力”市民出行
智能交通出行查询助手:让您的出行更加便捷
慢行交通受出行环境影响,其环境连通性好坏影响出行者的出行体验
慢行系统让出行更便利
智能交通让出行更便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