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通焦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5-01-14 14:08

安眠药并不能治疗失眠的根本原因,如压力、焦虑等,需要综合治疗。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睡眠调整技巧# #安眠药使用注意事项#

摘要:目的 探讨补中通焦法治疗中虚焦滞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组给予补中通焦法组方的中药汤剂,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复发率为3.70%(1/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6/23)(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DDQ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补中通焦法治疗PDS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应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是一种非器质性、系统性、代谢性的功能性胃肠疾病[1],包含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和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两个亚型[2],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常规西医多予抑酸、促进胃肠蠕动、调节肠道菌群、助消化、根除幽门螺杆菌、抗焦虑抑郁等对症综合治疗[3],但需长期用药,且具有停药后症状易反复等问题。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基础是脾胃虚弱,以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为病机,多以健脾理气之法治疗[4]。但临床上部分患者若一味予以理气,其胀满症状会不减反增。笔者结合已故中医专家姚荷生之三焦焦膜理论[5,6],针对中虚焦滞型PDS,根据中气不足、中焦壅滞(气滞、水饮、痰湿、血瘀、火郁等)的病机理论,采用补中通焦法进行辨治,有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2年2月—2023年1月萍乡市中医院门诊确诊为中虚焦滞型PDS的患者60例,年龄18~75岁,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8~75岁,平均(47.730±15.015)岁。治疗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75岁,平均(46.230±12.30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两组中虚焦滞型PDS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2016年罗马Ⅳ诊断标准[7,8]。中医诊断: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9]及《痞满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10],制定中虚焦滞证诊断标准。主症为胃脘痞闷或胀痛,早饱,纳呆;次症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嗳气,便溏。

1.3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胃镜示非萎缩性胃炎,且碳14呼气试验阴性;年龄18~75岁;近2周内未使用抑酸剂、促动力药等西药或相关中药;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胃镜检查存在糜烂、息肉、溃疡、肿瘤等病变;经腹部彩超、腹部CT或生化等检查,考虑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病变;合并各脏器严重疾病或全身衰竭;处于妊娠期、哺乳期;过敏体质。

1.4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嘱患者注意休息、清淡规律饮食、戒酒戒烟、适当运动、畅情志等,禁服其他药物。

1.4.1对照组

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规格:5 mg),餐前15 min口服,每次5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4周。

1.4.2治疗组

予补中通焦法组方的中药汤剂。组方:党参12 g,黄芪10 g,麸炒白术10 g,茯苓10 g,陈皮10 g,木香6 g,枳壳10 g,紫苏叶10 g,淡豆豉10 g,炙甘草5g。由煎药室代煎,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平均分装成两袋,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服用4周。

1.5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疗程结束4周后复发情况。(1)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证候积分减少≥90%为治愈,90%>证候积分减少≥70%为显效,70%>证候积分减少≥30%为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生活质量:采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3)复发情况:疗程结束4周后对两组患者中治疗有效者进行随访,采用PDS“五级评分体系”对其主要症状进行评定,评价远期疗效。复发指数>30%为复发。复发指数=(随访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随访总积分×100%。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3,P=0.028<0.05)。见表1。

2.2中医证候总积分、FDDQL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FDDQL评分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且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t=-4.23)、FDDQL评分高于对照组(t=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两组中虚焦滞型PDS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FDDQL评分比较

2.3复发情况

疗程结束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为3.70%(1/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7,P=0.023<0.05)。见表3。

表3两组中虚焦滞型PDS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3、讨论

FD以进食后有饱胀感、早饱感及上腹部疼痛、灼热感,伴恶心、纳差、嗳气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依据罗马Ⅳ标准可分为EPS、PDS两个亚型[12]。研究[13]显示,我国FD发病率高达40%,约85%的患者以餐后饱胀、早饱感为主要症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精神压力的增加,FD患病率逐年递增。目前尚未明确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考虑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肠道益生菌紊乱、脑肠轴传导异常、精神心理等相关[14,15]。针对本病,西医在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的基础上,予以对症综合治疗,但服药时间长、种类多且停药后症状易反复,导致后期患者依从性降低[16]。近些年来,患者比较认可中医药治疗。

FD的亚型PDS可归属于中医学“痞满”范畴[17,18]。已故中医专家姚荷生言,三焦包裹并保卫着脏腑,其实质是一包括胸膜、肋膜、隔膜、腹膜等的网膜,将脏腑分居为上、中、下三个区域[19]。三焦焦膜为元气之主,可宣透人体脏腑之气。而现代人贪食冷饮、暴饮暴食、长期熬夜、缺乏运动、久坐空调下、过于情绪化、滥用药物甚至不当输液等,均可损伤脾气,甚至脾阳,导致中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或火为水郁、交结不解两种常见的中焦焦膜病变。结合三焦焦膜理论,若患者诉胸腔和腹腔闷、胀、堵、痛,则考虑病变多牵涉“焦膜”。基于此,可将PDS纳入“中焦焦膜病”范畴,从中气不足、中焦壅滞(气滞、水饮、痰湿、血瘀、火郁等)的病机理论进行辨证论治,能更好地揭示其病机特点,且用药上注重“宣通”两字。

本研究所用方根据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其中党参、黄芪健脾益气,为君药;白术健脾利水、陈皮燥湿化痰、茯苓渗湿泻浊,共为臣药;木香、枳壳、紫苏叶、淡豆豉、甘草司佐使之功,具健脾宽中、解郁除烦、畅达中焦气血之用。全方共奏健脾补中益气、通焦泻浊消痞之效。本研究结果示,治疗后治疗组FDDQL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证实补中通焦法辨治中虚焦滞型PDS患者优势突出。

综上所述,基于焦膜理论运用补中通焦法治疗中虚焦滞型PDS,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康复,降低复发率,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壮,李襄,张胜华,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研究,2022,3(1):42-46.

[2]孙晓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Ⅳ标准解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9):661-663.

[3]杜丽梅,贺国斌.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现状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22,50(6):788-792.

[4]范明明,韩海瑞,林伟,等.餐后不适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22,18(6):216-220.

[5]姚荷生,姚梅龄,姚芷龄.三焦焦膜病辨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4):1-5.

[6]贺丹.姚梅龄应用焦膜理论治疗胃胀验案浅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3):27-28.

[7]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J].胃肠病学,2008,13(2):114-117.

[8]侯政昆,胡文,刘凤斌,等.罗马Ⅳ共识对功能性胃肠病中医临床评价研究的启示[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0):2168-2176.

[9]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595-2598.

[10]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痞满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J].中医杂志,2019,60(17):1520-1530.

[1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9.

[12]王新智,季雪梅,张玲.餐后不适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2,31(9):1059-1062.

[13]范明明,常雨,张艮霜,等.基于脑-肠-菌轴探讨FD相关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2,51(6):1-4.

[14]李冠江,蒋莹,董晓倩,等.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研究,2021,2(6):51-55.

[15]张成.功能性胃肠病伴抑郁、焦虑状态与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8):22-24.

[16]方秀才.中国功能性胃肠病规范化诊治的特殊性[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9,28(4):361-364.

[17]黄培铭.胃痞的古今文献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

[18]沈会,李吉彦,朱炜楷,等.从“滞”探析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观[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9):3328-3332.

[19]姚荷生,姚梅龄,姚芷龄.三焦辨证:焦膜病辨治[J].江西中医药,2009,40(1):5-9.

基金资助: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No.2021A125】;

文章来源:夏文萍,黎明,段丽.补中通焦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22):150-152.

网址:补中通焦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观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13511

相关内容

侗药刮痧膏与侗医刮痧治疗1586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科普】干燥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生活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这些心理调适技巧,帮你应对“节后综合征”
中医技术配合运动饮食治疗肥胖症与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补肾降浊法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观察
孕期预激综合征的健康宣教.pptx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Kappa 700 DDD与DDDR模式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
推拿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