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点亮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以前,人们见面,通常会问:“吃了吗?”
今天,人们见面,大概会聊:“最近有啥好电影?看了啥书?”
这一社交细节的变化,折射出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从追求物质生活的温饱到重视精神生活的丰盈。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产品极大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举办换书活动,小学生在换书阅读。 新华社发
文化产品日益丰富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农村文化生活曾被这样描述。
当时,城市的文化生活也算不上丰富。1949年末,我国广播电台仅有49家。1952年全国拍摄的电影故事片只有9部。收音机在一般人家绝对是奢侈品,看电影也算得上比较高级的文化消费。文化设施匮乏,文化产品不足,人们白天上班,晚上只能“搁下饭碗摸床沿”。
这样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75年来,文化产品供给从紧缺到丰富,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餐桌”。
《长津湖》《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人世间》《繁花》《三体》等优秀影视作品不断“上新”。仅2023年,全国电影年产量就有近千部;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剧156部、4632集,全国电视剧播出21万部。面对琳琅满目的影视作品,观众有时甚至会面临选择困难。
《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百花争妍。演唱会、音乐节等音乐活动轮番登场并下沉至县城。2023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原创首演剧目1993部,原创首演节目3805个。
图书出版飞速发展,图书品种空前丰富,2023年我国出版图书达119亿册(张),约20万种。网络文学快速崛起,平台驻站作者总数接近3000万,现实、历史、青春、科幻等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学精品大量涌现,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文化产品极大丰富的背后,是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持续投入。2023年我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2018年及以前为文化事业费)达1280.4亿元,而1953年至1957年,我国文化事业费总投入仅为5亿元。
河北省滦州市葛庄村地秧歌队在村广场扭起秧歌庆丰收。 新华社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十分缺乏,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896个,而公共图书馆仅有55个。
1953年,当时的文化部颁布《关于整顿和加强文化馆、站工作的指示》,明确了文化馆(站)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此启动。此后几十年,公共文化机构的设施建设、设备条件逐步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现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3752个、公共图书馆3246个、备案博物馆6833家。从城市到乡村,公共文化场馆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实践中,各地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促进基层文化设施科学布局、优化功能,涌现出浙江“文化礼堂”、甘肃“乡村大舞台”、湖南攸县“门前三小”(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山东“农村文化大院”等各具特色的基层文化空间。此外,上海嘉定的“我嘉·秀空间”、广西北海的海岛智慧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也不断涌现,目前全国已经超过3.35万个。
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通过推行总分馆制,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下沉。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总分馆制深入推进,让优质文化资源流动起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供给和高效利用。
——完善“订单式”“菜单式”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对接。山西太原推出“周二剧场”,根据观众的口味选择演出剧目;福建闽侯县建立“队伍节目库”,设立“周末农家戏台”点单台,群众想看什么点什么。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广东引入社会力量,试点建设“公共文化共同体”,拓宽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来源;云南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彩云之南等你来”等文化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
青年艺术爱好者在天津青年宫青年夜校学习油画。 新华社发
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下班后去干吗?”
“去上夜校!”
9月2日,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报名通道开启,共投放1072门课程、2.5万个名额。八年来,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不断扩容,但仍然“一课难求”。今年秋季班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最多时90万人同时在线抢课,很多热门课程都是“秒光”。
除了上海,重庆、济南、广州、天津、成都等很多城市都推出了不同特色的夜校,涉及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不同的公共文化机构。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夜校之火说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把文化艺术追求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总校负责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说。
上夜校只是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上班路上,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中午休息,刷一部心仪已久的大剧;下班后,进电影院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晚饭后,跳一场酣畅淋漓的广场舞;临睡前,翻翻枕边书,伴着书香入眠;周末,带着孩子打卡博物馆、美术馆……这些曾经是老百姓想象中的文化享受,而今已无处不在,成为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数据勾勒出当下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样貌:2023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12万场,服务人次18.4亿;全国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11.6亿,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29.4万次;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54.2万场,观众9亿人次;全国公共美术馆举办展览9813场,观展人次6217.9万。
市民在山东省济南市文化馆参观迎国庆剪纸艺术精品展。 新华社发
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推开一扇门,打开一扇窗,美丽新农村,翻卷着金色麦浪……”舞台上,一群农民朋友手持麦克风,高唱着《美好的日子唱着过》,一脸的陶醉和幸福。这是近日在河南兰考举办的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上的一个场景。
日子越过越好,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群众不再满足于坐在舞台下当观众,也希望登上舞台唱起来、跳起来,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52岁的辽宁省朝阳县唐杖子村村民李春军,已连续29年组织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村晚”。每年“村晚”上演,正值天寒地冻,可村民们参与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涨,从最初只有十几人到现在有100多名演职人员。在李春军的带动下,现在朝阳县几乎每个乡都有了自己的群众文化活动。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村民们不仅开心,也自信了。“以前你要说采访哪个村民,他们指定都扭扭捏捏的,现在当着几千人的面,让唱就唱,让跳就跳,接受采访更不在话下,这不就是文化自信么!”李春军颇为感慨地说,“以前搞活动,大家积极性不高,现在只要说办活动,村民们都争着抢着报名,每次都要优中选优。”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
过去十多年,从“四季村晚”到“大家唱”群众歌咏比赛,从“村超”“村BA”到广场舞展演,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站到文化舞台中央,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以前在台下当观众,如今登台当主角,感觉不一样,有种当主人的感觉。”农民朋友这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随着群众自身文化造血能力的增强,《敲起琴鼓劲逮逮》《扫街》《阿婶合唱团》《一分不能少》《打扁担》《看见自己》《爱上这座城》《阳台的花儿开了》《守望·撒麻》《两室一厅》《公鸡过寿》等一大批群众文艺作品,从“群星奖”评奖活动中脱颖而出,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不同艺术门类,展现了新时代群众文艺创作的最新成果。
在线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创作文艺作品,展现艺术才华,记录日常生活,主要短视频平台日均短视频更新量近8000万,日直播场次超350万。
数据
1949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00个,到1978年末增加到3150个,2023年末达到17781个。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仅有群众文化机构896个,到1978年末增加到6893个,2023年末达到43752个。
1949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55个,1978年末增加到1218个,2023年末达到3246个。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01日 08版)
[责编:张倩 ]
网址:文化点亮美好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1949
相关内容
遇见美好点亮生活!宝山多彩文化活动受欢迎文旅惠民乐民 点亮美好生活——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
“建行生活” 点亮你的美好生活
创新为民,金融科技“点亮”美好生活
消费金融点亮美好生活
用乐趣点亮生活:自娱自乐的美好时光
金融服务点亮新市民美好生活
适老化创新改造亮点多
8个化妆小技巧点亮你的妆容
【图说新闻】特色养殖点亮群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