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书业】岁月书坊:“垃圾书”变成香饽饽
宋朝有一种习俗,新婚夫妇在洞房中挂上避邪的‘子孙饽饽’祈求早生贵子。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智慧小知识# #历史文化趣闻#
【本文为孔夫子旧书网“古旧书业观察”系列文章,转载请注明“孔夫子旧书网”】
在进入古旧书行业之前,张明号是一位广告人。彼时正值世纪之初,网络方兴,他讲自己平生最初的梦想是写作,希望能靠“卖”自己的文字生存、生活。
然而,往日沉浮,当年的梦想并未实现。不过就是在那段岁月,书店成为张明号经常光顾之地。他回忆,当时住在武汉黄鹤楼路武昌司门口,去的最多的不是至今依然还在的民主路新华书店,而是早已不知去向的武昌三联特价书店。“更不知道,在繁华喧嚣的背后一街之隔的巷口,还有一个每日中午才开始的旧书地摊集市。”
人生总是很难分辨偶然还是必然。就在某一个午后,当张明号走到了那个旧书地摊集市,就注定了与古旧书结缘。他感慨,“我更是清晰地记得,在某个交不起房租的日子,我把自己买的书背到了那个集市,也摆起地摊。从此走上了卖旧书,‘卖’别人的文字生存、生活的路。”
从爱好到事业
与大多数书友一样,涉足古旧书行业之处,张明号只是将自己从前买的旧书拿来销售,属于玩票性质。不过,随着对这个行业的日益熟悉与了解,他渐渐喜欢上了这种自由,“更主要是出于对浩瀚旧书的兴趣,于是决定将买卖旧书当作一辈子的事业去经营。”
如果想要将古旧书当作事业,一直摆地摊总是不现实。加上环境的变化,巷道里的地摊越来越少,张明号自然想到了开书店。
岁月书坊书库图/受访者提供
经营实体书店十数年,最初在繁华街面十几平米的店铺,在生意最好时,扩大经营面积换到近百平米的店铺,租金自然也是节节攀升。到后来受到网络市场的冲击,生意下滑、成本增加,最终搬迁到背街小巷。张明号目睹了十余年来,这一条街上从辉煌时期的十几家书店到如今仅剩下两家书店在苦苦支撑。“这是武昌某个我所在的一个小小区域的旧书市场的变迁,也是整个武汉乃至全国旧书市场的缩影”,他说。
坚持信仰:注重网店不放弃实体店
目前国内实体书店经营萧条,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网络书店的兴起。可是,在张明号看来,网络书店和实体书店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就算是转投古旧书行业,张明号也保持了广告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敏感。他很早就接触到网络,就在实体书店开业不久,张明号已经有了“通过网络卖旧书”的想法。他回忆,“只是那个时候,是在网吧上网,不像今天这么方便。我的第一个网上书店,就是在网吧注册的,当时也需要实名认证,都是通过邮局邮寄相关资料、证件复印件完成的,这在今天是很难想象的。
最初在网络上卖旧书并不容易,也有些麻烦。“当时,白天经营实体书店,晚上把书名、版本版次等等信息记录在一个手抄本上到网吧去录入。慢慢地,网店零星有了点生意,就把需要发货的书名、收货人相关信息抄在本子上,第二天打包发货。”
网络逐渐带来了生意,张明号认为网络市场大有可为,于是他买来了电脑,用心经营网络书店,自然而然地也在孔夫子旧书网开通了书店。
张明号认为,网络书店的兴起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实体书店虽然日趋没落,但是绝对也有存在的理由。他说,“随着网络市场的不断发展,古旧书市场的‘蛋糕’份额也越来越大。所以我经营书店的重心在网店,这是顺应时代,但我绝不会放弃经营实体书店,只因为这是心中坚持的信仰,就算终归就会是没落。尽管辉煌不再,但并不表示实体书店、实体旧书店在一个城市已经没有未来!”
“不过反过来想一想,实体书店也可以受益于网络书店,曾经进回来的某种书,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却发现实体书店辐射的书友群体没有受众,在实体书店几年都卖不出去,最后通过网络销售给了实体书店受众之外的书友。”
面对竞争:保持好心态把握住现在
如今,古旧书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应对竞争带来的压力,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张明号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摆正自己的心态去面对”。
“因为有利可图,参与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参与到旧书市场中的人越来越多,说明古旧书市场这一‘蛋糕’份额还很大。但是,这么大的‘蛋糕’一个人是不可能都吃得下的。”所以在他看来,“同行不一定就是冤家。做实体书店,我和本地的很多书店同行都有业务往来,大家位置不同面对的受众也不同,同样一种书,在他的书店可能卖不动,在我的书店可能非常畅销,那就调剂过来,反之一样。有淘书的书友想要某一本或者某一类书,我这里没有,但是依稀记得某个同行书店那里有,告知书友到那里去淘,不过举手之劳。在网络上,某个书友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本店曾经售出的一本书,但是该书友并不知道孔夫子旧书网上还有更多,我把相关有售的图书链接发给书友,也不过只是举手之劳。总之,摆正自己的心态,直面激烈的竞争。”
对于古旧书经营来讲,掌握了货源就能够在竞争中占领先机,而当下“货源紧张”似乎是大多数店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岁月书坊稍显凌乱的书库图/受访者提供
谈起货源的问题,张明号感慨,“常常听到有同行回忆往日繁华。有时候我也会想起:曾经某个厂办图书馆处理旧书,堆满仓库十几吨五六十年代的老报纸合订本,收旧书的挑挑拣拣,大部分都没有人要。我也曾经目睹过,几麻袋七十年末期、八十年代初期的粮票没人要,被废品站老板直接泡在水里化为纸浆。也听闻过,某人面对新华书店处理出来的几百公斤七十年代关于周总理的墙贴宣传画都懒得要的故事。”
不可否认,货源,或者说优质的旧书货源少了。除了自然损耗,还有就是收藏的人多了,需求多了,自然会造成货源紧缺。
面对这样的问题,张明号的办法是“把握住现在。”
“人们都说在价格最低的时候买进,在价格高企的时候卖出。问题是在价格最低的时候,大家都不敢买进的时候你敢买么?武汉很多的旧书同行都知道,我喜欢囤书,哪怕是几吨,只要是我感兴趣的觉得还有价值的,我不怕量大。在大家都觉得多了、价格处于低位的时候囤进来,既然已经决定了从事一辈子的旧书买卖事业,今天囤积的就是明天的货源。这十多年来,我曾经囤积的旧书,有些早已卖完,有些已经卖了十年,有些有可能还要卖十年。这些曾经囤积的旧书,有些在当时就是市场上无人问津的‘垃圾书’,如今已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我们预测不了未来,就不用去后悔昨天。与其去感慨昨天,不如把握住现在。”
古旧书的“读”与“藏”
古旧书市场很大,孔夫子旧书网出售的古旧书数量很多。张明号将这些书大体分为两类:“可供阅读的书”和“藏而不读的书”。
相信“读”与“藏”也是不少古旧书爱好者一直以来纠结的问题。不过,就张明号来讲,其涉足古旧书之处便是因为“读书”,兴趣点在于“读”,自然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买卖可供读的书。”正因如此,从业十多年来,他并没有真正将书作为一种收藏品。“在我看来,那些都是终究要卖出去的,那是别人的藏书,只是暂时寄存在我这里而已。”
《瓦尔登湖》岁月书坊图/受访者提供
“黄金有价书无价,从收藏角度来说,黄金面对所有人都有一个统一的市场价。而‘无价’的古旧书,却不一定是所有人都愿意花‘无限高价’去购买的。很多书友收藏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类型的书,很多玩票性质的孔夫子旧书网卖家销售的也是自己感兴趣的某一类型的书,比如专门买卖武侠小说的、专门收藏创刊号的爱好者。在市场上淘书买书要有平常心,你喜欢的书,我不一定感兴趣;我感兴趣的书,在你眼里就是大路货。坚持自己就好!”
被访者说:古旧书市场的未来,无论是实体市场,还是网络市场,是否会如某些悲观者的哀叹——终将没落?这是一个庞大的命题,我只知道两点:一,人们在物质生活需求不断满足之后,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简言之,社会越发展,学习、读书的人和有读书藏书兴趣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二,无论网络资讯如何发达,纸质书依然有独特的长久的魅力!
(小编注:有书友询问岁月书坊的实体店地址,现附上:武昌粮道街得胜桥6号,即文华中学前50米(往长江方向)文华中学同侧得胜桥路口即到)
责任编辑:
网址:【古旧书业】岁月书坊:“垃圾书”变成香饽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19552
相关内容
图书服装手机交易 循环利用异常活跃 “二手货”渐渐成为香饽饽“二手货”渐渐成为香饽饽 闲置交易成为潮流
浙江居民“买旧换新” 二手家电成“香饽饽”
爱好变职业?游戏产业成年轻人就业“香饽饽”
春节前兼职保洁成“香饽饽”
循环利用异常活跃 “二手货”渐渐成为香饽饽
健康照护师成就业“香饽饽”
“回收电子产品”升值,成为“香饽饽”?如何变废为宝
江南访旧书,穿越岁月的书香
墨香与岁月:探寻古旧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