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解脱与救赎,来自于禅修冥想与健康生活
《瑜伽禅修:冥想与禅定的结合》- 瑜伽与佛教禅修的融合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瑜伽与冥想指南#
这本书是在读完明就仁波切的上一部《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后继续阅读的,两本书都是非常通俗易懂,并附带了很多科学常识。大体上内容相近,但本书讲的更加透彻一些,禅修冥想的实操方法也更为直接明了。首先声明我不是佛教徒,也并非以此悟道成佛。读这两本书的契机,正好处于我人生的十字路口。一面是逝去的过往,一面是崭新的未来,迷茫、困惑、痛苦、悲伤、犹豫、徘徊、落寞伴随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未来何去何从,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选择,这一切的一切被这本书唤醒,开始自我的蜕变和成长。
在追寻内心平静的道路上,又太多的哲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和禅修大师给了太多的建议,咏给·明就仁波切,是一个热情、乐观、积极的年轻僧人,在他世界各地的演讲和YouTube的账号上,可以直接看到这个人的亲和力、幽默感和真诚心。他从小的命运就和佛教绑定在了一起,个人的际遇也延续着佛教最为传统的教义一直在求道的路上快乐幸福地走着。
他选择了一条他自己的道路,而我呢,我们每一个人嗯?在追逐各种各样的目标时,是否也都是如此的快乐与幸福?显然,为了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社会的认可、朋友的夸赞,我们加倍努力学习、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却忽略了最为关键的问题,我是谁?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究竟在追寻的是什么?
相信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寻到自己的答案,而禅修(冥想)是拓展自己大脑意识边界的有力手段,科学证明了其有效性。而在锻炼大脑和心智的同时,扩充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人际关系,丰富课余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得到最为直接、正向、积极的反馈。我从中感悟了、成长了、蜕变了,那么还在阅读本书的你呢?
(以下摘抄+总结书中精华)
我们的生命是自心所塑造的,我们是自心之所思(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法句经》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身处黑暗的可怜众生点燃一盏明灯。
——荣格,《回忆、梦、省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我们容许欲望和其他情绪发挥的空间有多大,就会发现它相对想要发挥的范围有多大。
——卡鲁仁波切,《柔和低语》,(Gently Whispered)
我们必须乐意当一个完全平凡的人,也就是接受我们本来的样子。
邱阳.创巴仁波切,《自由的迷思》,(The Myth of Freedom)
我的情绪暴风雨,就是自心力量的证据。
对抗恐惧和害怕通常有两种办法: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你加强自我保护,构建防线,运用正念对治妄念,但你还是充满了希望和恐惧;无论是希望还是恐惧,都是念头占据上风而并非你的能够自主控制的;另一种方法是,你干脆正视内心的恐惧和害怕,甚至让它成为你自己内心的防线,看看他有多壮硕,多强大。如果你经常这么做,那恐惧终究只是你的一部分体验,它会来来去去,你会跟它相处愉快,甚至开始依赖它。当你把恐惧本身作为你的防线时,你能看到自己的心是那么的强而有力,你会知道,恐惧有多大,你自己就有多强大。
走出去的最好办法,就是穿越它。
罗伯特.弗罗斯特,《仆人的仆人》,(A Servant to Servants)
我们现在拥有的闲暇而圆满的人身,它是如此难得获得且不会长久。
巴楚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
真正的解脱并不是从生活中抽离,而是在生命所有的过程中置入更深、更多的觉知。
佛陀“四圣谛”
第一谛:“苦谛”,痛苦是存在的。
Dukkha(堵嘎):意思是苦、不安、疾病、不舒服、不满等,有点不太对劲的感觉,比如说要是情况不同,我的生活就会好一点,要是我们更有钱、更年轻、更瘦、有更好的伴侣,我们就会比较快乐。
自然的痛苦:生、老、病、死,痛苦的四道河
自己造作的痛苦:自心的产物
苦苦:病苦、恶毒的闲言闲语等,直接体验到的各种痛苦和不适,包括身体上的疼痛和不舒服,也包括其他剧烈的情绪,像生气、嫉妒、难堪、别人说不好的话、以不好的行为伤害我们,或失去挚爱造成的伤痛,还包括沮丧、寂寞、自卑这类。
坏苦:可以看成是一种“瘾”,无止境地追寻无法达到的持续“巅峰状态”,就像我们一再地想要从外物与外境中找到快乐、舒适和慰藉。比如追寻人际关系融洽、工作顺利、考试取得好成绩或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
行苦:它是一种根本的不安,是潜意识里一种持续的渴望。那个渴望、不满足的微细痛苦,是从何而来的呢?因为我们周遭一直在改变,包括我们的身体、想法、感觉,甚至是看法,因缘不停地交互影响,产生了特定的结果,这个结果又成了“无常”。不管我们有多么渴望,也无法停止时间或阻止它带来的改变,因此接待无常很关键。
第二谛:“集谛”,痛苦其实源自你的执着。
一开始,先是有了“我”的想法,接着就对“我”产生执着;然后,有了“我的”的想法,之后就对“事物”产生执着。「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着法。」
——月称菩萨,《入中论》,(Introduction to the Middle)
第二谛强调不只有我们单独在面对困境,所有的众生也同样执着“我是谁、我是什么,我想要什么或需要什么、我不想要什么或不需要什么”的想法。我们习惯认为外境是痛苦的原因,但痛苦的因并不是建立在事件或环境上,而是我们如何理解和诠释自己的体验。如果“心”能够观察“体验”,那理论上“心”就大于“体验”。认出心和体验是分开的一刹那,你可能瞥见自心的宏伟。
身为人类,我们的痛苦来自得不到想要的及无法保有已经得到的。
——卡卢仁波切,《明光心:佛陀的行持》,(Luminous Mind: The way of the Buddha)
我们通常都渴望恒常和稳定,往往试图否定和忽视“无常”。这些渴望的最基本的根源就是佛教所说的“无明”;认为人、事、物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这种观点,来源于“贪欲”,即渴望获得或保有让我们愉悦的一切事物;和“嗔恨”,即躲避或除掉我们界定为不愉快的事物。
贪欲、嗔恨、无明(贪、嗔、痴)是根植在心中的习气,把我们的心遮蔽或毒害,往往这三毒又产生无数其他心态和情绪,例如傲慢、焦躁、自卑或厌恶自己。这些心态和情绪就是“烦恼”和“障碍”,因为它们限制了我们诠释体验的方式,接着抑制了思考、感觉和行动的潜能。
所有众生、宇宙万物,都是无常的。
——蒋贡·康楚仁波切,《了义炬》
第三谛:“灭谛”,洞悉体验的本质,并且告诉我们痛苦能够结束。
一旦认出是什么在束缚你,你就解脱了。
——第九世噶玛巴,《大手印:了义海》
念头的本质,就是本初的觉性(妄念体性即法身)。
——蒋巴·桑波,《金刚总持祈请文》,(Short Invocation of Vajradhara)
灭,或者说“从痛苦中解脱”,之所以可行,是因为觉性在根本上是清澈且不受制约的。如果我们放下执着,痛苦就会减少。放下不是压抑,而是将觉性转二向内,去审视困扰我们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并且开始注意它们,甚至欣赏它们,视它们为觉性的展现。简单地说,我们体验到:各种痛苦的因,就是疗愈我们的药。紧抓不放的那颗心和释放我们的心,是同一颗心。
当你身处黑暗时,为何不去寻找光明(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法句经》,(The Dhammapada)
佛性:具有体验一切事物的无限潜能。它不是创造或想象出来的事物,而是所有众生本来就有的精髓或本质。佛性具有能够执行、看到、听到和体验一切事物的无限潜能。因为我们具有佛性,所有能够学习、成长和改变。佛性只能靠自己体悟它,无法用言语诠释。
佛性的三种特性:①无限的智慧,也就是了知万事万物的能力,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②无穷的力量,也就是将自己与他人从各种痛苦中救度出来的无限力量;③无量的慈悲,也就是跟所有众生联结的一种无限的感觉,对他人报持开放的心,并激发出创造众生都能富饶的因缘。
第四谛:“道谛”,要止息痛苦,就必须斩断感知的二元习气以及支撑二元习气的幻相。
一旦感知之门被净化了,万事万物就会如实展现......
——威廉·布莱尔,《天堂与地狱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从观察自心习性开始,我们认为的“我、我的、我喜欢的、我厌恶的”和“他、他的、他做的事、他说的话”都是坚实的,二元概念生起了各种内心习性,而内心习性又决定了我们的世界观。我们执着于“恒常”的想法,自始至终都认为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是相同的,那个“他”很坏,明天“他”也会一样,却不知人、事、物都在无时无刻发生着改变,哪有所谓的“恒常”呢;我们从“恒常”的谬见衍生出“单一”的信念,我们深信这个永恒不变的基本核心是不可分割且独一无二的,我们习惯于说“对啊,这都是我的一部分。”人既然有多面性那哪来的“单一”呢;“独立”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用它来定义自我、他人、地点和事物,甚至是念头和情绪,我们认为它们是自己存在、独立的个体,但是其实“独立”是幻相,所有人、事、物都可以划分为更小的单位,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是由于因缘条件的聚合所产生的,也就是“互为缘起”的概念。
每一个刹那都很相似,因此我们被蒙骗了。
——冈波巴大师,《解脱庄严宝鬘》
没有什么事物能被形容为存在或不存在(如云此是彼实无所表,如云此非彼实无所遮)。
——第三世噶玛巴,《大手印:无穷的喜悦与解脱》,(Mahaamudra:Boundless Joy and Freedom)
毕竟空,就是具足一切。
——詹姆斯·道格拉斯,《抵抗与沉思:解放之路》,(Resistance and Contemplation: The Way of Liberation)
在理智活动之后,直觉的心取而代之,并乍现了明晰的洞见,因而带来了许多喜悦与欣喜。
——福理乔·卡普拉(Fritof Capra)
只要领悟心的意涵,就含摄了所有的了悟。
——蒋贡·康楚仁波切,《要点提纲》
了悟就像地图,带领我们该往哪里去,还有如何到达目的地,但是地图并不是旅程。从理智的观点了解空性,就是将事物分解成愈来愈小的部分,因而了解无常和缘起。通过“观禅”(卓越地照见或看透)那些极其坚实的对于“实相”的看法就会逐渐被分解掉。“观禅”不只是理智上的练习,而是内在深层的修持,斩断对概念的执着,就能体会到空性和明性的双融合一。
虽然我们习惯去感受经过觉性的念头,而不是去感受觉性本身,但是觉性就是我们的真实本性,它具有无限的张力。它能够觉察到各种流经自身的经验或者体验,也能觉察到自身是有限、受困、丑陋、焦虑、孤单或害怕等的误解。当我们开始感受永恒的本初觉性,而不是感受经过觉性的念头、感觉和感官知觉时,我们就朝着真实本性的自由跨出了第一步。
当我们执着于这些分别是绝对的而非相对的,这就是“轮回”的基本写照。我们虽然感受到移动和改变,但实际上我们只是以不同形式在重复同样的内心习气。“涅槃”是通过直接的体验了悟我们本然的自由本质——远离了概念、贪着、嗔恨等的一颗完全平静的心。我们游历在一个互为缘起且具有无常特性的地方,轮回恰恰是涅槃的展现,就像世俗谛是胜义谛的展现。体验万物的能力,加上感知显相的能力,就是空性与明性的双融合一,就是涅槃。
网址:自我的解脱与救赎,来自于禅修冥想与健康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22244
相关内容
道家思想自救,寻找内在平衡的智慧之道(道家思想:重拾自我,寻求心灵解脱)解锁心灵枷锁:焦虑症患者的自我救赎之路
冥想与自我疗愈的艺术
《自主保释:实现自我救赎的技巧与策略》
我,30岁,用“冥想”与自己和解了
“正念减压”不等同于“禅修”和“冥想”
坚持冥想,拥有自由解脱的生命和灵魂
心经与生活禅:在生活中观自在
健身女子图鉴:生活“暴政”下的自我救赎
“正念减压”和“禅修”、“冥想”有什么区别?